考语

kǎo yǔ [ kao yu]
繁体 考語
注音 ㄎㄠˇ ㄩˇ

词语释义

考辞。

对人的品德行为的评语。

词语解释

  1. 考辞。

    明 唐顺之 《廷试策一道》:“輒凭廵按考语,不復稽其实迹。”《明会典·吏部·考核一》:“ 弘治 元年,令各衙门属官考满,堂上官出与考语送都察院并本部覆考。如原来考语得当,续出考语不嫌雷同。”《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若照 藎翁 的大才,这几句考语,著实当之无愧。”参见“ 考辞 ”。

  2. 对人的品德行为的评语。

    《红楼梦》第七七回:“ 王夫人 自来不曾听见这等考语,真是意外之喜。” 叶圣陶 《义儿》:“赞美他的声息一丝也听不到,却时时听得些愚笨懒惰欢喜捣乱等对于他的考语。” 张天翼 《畸人手记》:“姑妈很坦白地谈到那时候他们对我下的考语,他们认为我没有良心。”

引证解释

⒈ 考辞。参见“考辞”。

明唐顺之《廷试策一道》:“輒凭廵按考语,不復稽其实迹。”
《明会典·吏部·考核一》:“弘治元年,令各衙门属官考满,堂上官出与考语送都察院并本部覆考。如原来考语得当,续出考语不嫌雷同。”
《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若照藎翁的大才,这几句考语,著实当之无愧。”

⒉ 对人的品德行为的评语。

《红楼梦》第七七回:“王夫人自来不曾听见这等考语,真是意外之喜。”
叶圣陶《义儿》:“赞美他的声息一丝也听不到,却时时听得些愚笨懒惰欢喜捣乱等对于他的考语。”
张天翼《畸人手记》:“姑妈很坦白地谈到那时候他们对我下的考语,他们认为我没有良心。”

考语的国语词典

对公职人员的工作及各方面表现作考核的评语。

考语的网络释义

考语

  • 考语(kǎo yǔ)指对人的品德行为的评语。
  • 考语造句

    一次学校考语文,因为改卷太急,几名好学生被叫去同老师一起批改其他班的试卷。有一名言题:吾生也有涯,只见答卷上工整的填写:尔死也无边。
    量化的标准性与语文学科的复杂性是高考语文试题的主要矛盾。
    有时候考语文这一门,他甚至连作文都不写,不是不会写,而是罢考。
    昨日,高考语文阅卷组的一些阅卷小组组长在其中的一个机房参加试评会议。
    今年期末只考语文和算术,其他科目不再考试。
    减少审题误差与往年不同,今年中考语文试题在题目设置上,对考生审题可能存在误差之处加了着重号。
    但无奈,杜预的武学天赋实在太差,最终得到了田伯光的八字考语骨骼清奇,天赋异禀。
    张恩勇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所以语文想得高分,首先要了解高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重点,要先明确语文考什么。
    一篇评论小沈阳“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文章,在今天进入收尾阶段的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阅卷中,被评为了一类高分卷。
    是啊,我的名声是不好,这蛇蝎心肠四字考语嘛,倒也是贴切的很,对待我的敌人,我是从来不择手段的。
    听着伯邑考那情意绵绵的歌曲,妲己满脸红晕,青梅竹马的感情,令情窦初开的花季少女完全漠视了伯邑考语调中浓浓的凄凉和无奈,以及深深的惶恐。
    昨天,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和数学阅卷组,分别对这两门试卷进行评析。
    考语文,写作文的时间不够了;考数学,不会做嫌弃时间太难熬了;考英语,阅读题少一点就好了;考文中,脑子一片混乱很想作弊了。浑浑噩噩,高考就这么结束了!
    今年语文数学卷到底出得咋样?昨天,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和数学阅卷组,分别对这两门试卷进行评析。
    实在走投无路了,出来卖了,难免有“满楼红袖招”的时候,但大半在青春不再后,自己给自己留下一段“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考语。
    今天上午考语文的时候,老爸老妈本来也要学那些傻乎乎的家长们一样,去给我陪考的,被我给严词拒绝了。
    上海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周宏教授在近日举行的“全国语文名师成长大讲堂”上分析,这类作文语言很美,但内容极其空洞。
    晕,考哪些科目都不知道就嚷嚷着要考大附中,告诉你,大附中只考语数外和物理化学,其它的科目都不要考。
    你告诉那些高考状元们明天不考语数英了,改考了,他们一样会在对战中发发爆头,这才就是能力。
    尤其是作文占据着高考语文试卷高份额的分数,每年的作文命题,更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汉字详情

    kǎo [kao]
    部首: 418
    笔画: 6
    五笔: FTG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KMVS
    四角: 440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老省,丂( kǎo)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同本义

    考,老也。——《说文》

    富贵寿考。——《新唐书》

    (2) 又如:考寿(长寿);考终(考终年);考终年(享尽天年)

    名词

    (1) 去世的父亲

    父为考。——《尔雅》

    考妣延年。——《苍颉篇》

    有子考无咎。——《易·蛊》

    奔走事厥考厥长。——《书·酒诰》

    生曰父,死曰考。——《礼记·曲礼》

    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礼记·祭法》

    五曰考终命。——《书·洪范》。按,考者,有子孙为后之称。

    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2) 又如:考妣(父称考,母称妣,古为生前通称;今人则称死去的父母为考妣)

    动词

    (1) 假借为“攷”。敲,击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诗·唐风·山有枢》

    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庄子·天地》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考击(敲打);考考(敲鼓的声音)

    (3) 假借为“拷”。拷打

    幽囚考掠,五毒参至。——《后汉书·戴就传》

    (4) 又如:考竟(鞭笞拷问;受拷问而死在监狱中);考死(拷问致死);考杀(拷问击杀)

    (5) 查核,考试

    略考其行事。——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考较(查核;核实);考语(考核官吏政绩的评语)

    (7) 审察,察考

    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争略》序

    (8) 又如:考据(根据);考正(根据文献资料核实证明);考慎(审慎考察);考寻(考察探求;研求);考道(研求应尊之道);考求(探索研求)

    (9) 完成;建成

    考仲子之宫。——《左传·隐公五年》

    (10) 又如:考落(建成;落成);考成(落成;建成)

    英文翻译

    examine, test; investi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au3 [陆丰腔] kau3 [台湾四县腔] kau3 ko3 [客英字典] kau3 [海陆丰腔] kau3 ko3 [梅县腔] kau3 [东莞腔] kau3 [宝安腔] kau3 [客语拼音字汇] ka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浩上聲開口一等kʰɑukhaux/qav
    yǔ,yù [yu]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G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MMR
    四角: 317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2) 同本义

    语,论也。——《说文》

    于时语语。——《诗·大雅·公刘》。传:“论难曰语。”

    旦日,卒中往往语。——《史记》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

    (3) 又如:语怪(谈论怪物);语冰(谈论冰);语议(言谈议论)

    (4) 交谈,说话

    语,言也。——《广雅》

    语使能也。——《礼记·文王世子》。注:“语,言也。”

    (5) 又

    既歌而语。

    可与晤语。——《诗·陈风·东门之池》

    笑语卒获。——《诗·小雅·楚茨》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庄子·秋水》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乃向西北奋头,喃喃细语。——《北史》

    (6) 又如:语涩(说话艰难,不流利);语薄言轻(语言轻薄;说话轻佻,不稳重);语吐珠玑(说话、语言像珠玑般优美);语不间歇;语冰(比喻人的识量受到时、地所拘束,见识不广);语语(语其所当语。即说所该说的话)

    (7) 鸟兽虫类鸣叫

    君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前蜀· 牛峤《菩萨蛮》

    (8) 又如:语风(在风中鸣叫);语燕(会说话的燕子);语鸟(会说话的鸟);语关关(形容鸟儿鸣叫之声)

    名词

    (1) 说的话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汉书·李广苏建传》

    语曰:“唇亡则齿寒。”——《谷梁传·僖公二年》

    齐君之语偷。——《左传·文公十七年》

    (2) 又如:语体诗(用口语写的诗);语话(话语;言语);土语(土话);评语(评论的话)

    (3) 特指谚语、古语或成语 。如:语例(用语的惯例);口头语;熟语;韵语;妙语;俚语;豪语

    (4) 词语

    为人性僻躭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5) 又如:语惊四座;语泄(密语外泄);语义(也称词义。指词语的意义);语妙天下(言语精妙,无人可及)

    (6) 语言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 齐语也。——《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语支(语言学。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比语族小的语言系统);语言文字(语言学与文字学的合称);语简意赅(语言简练,意思完备);语学(研究言语、文字的性质及用法的学问)

    (8) 用以示意的动作或信号 。如:目语;手语;灯语

    (9) 语法学科用来表示句子成人的术语 。如: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

    (10) 另见

    动词

    (1) 告诉,使知道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吾语女。——《论语·阳货》

    若引其许,若至,语人。——《三国志·方使传》

    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晋· 干宝《搜神记》

    贫者语于富者曰…——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语言(告诉);语其友;不以语人

    (3) 另见

    英文翻译

    language, words; saying, expre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5

    宋本广韵

    考语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