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物

hǎn wù [ han wu]
注音 ㄏㄢˇ ㄨˋ

词语释义

稀有、珍贵的物品。

词语解释

  1. 少见之物。

    《水浒传》第四五回:“押司週年,无甚罕物相送,些少掛麵,几包京枣。”

引证解释

⒈ 少见之物。

《水浒传》第四五回:“押司週年,无甚罕物相送,些少掛麵,几包京枣。”

罕物的国语词典

稀有、珍贵的物品。

罕物的网络释义

罕物

  • 罕物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ǎn wù ,是指少见之物。
  • 罕物造句

    后来还是不死心,就相约着几个人摸黑溜到泉边,屏声敛气,一动不动,不相信“稀罕物”不显影。
    比如香料,沉香、龙涎香、奇南香……都是身价非凡的稀罕物。
    晚餐虽非烹龙炮凤,倒也是山珍海味却格外丰盛,各类稀罕物堪称是美味佳肴,况且岚姨亲自下厨,有如此手艺;更加上瑶婷厨房帮忙,别名更是诗意。
    犁耙绳索成稀罕物,圪塔镰钐镰下了岗。
    剑走偏锋,与众不同的种地思想,别人种啥他不种,专挑别人不种的稀罕物,在古佛舍利通天法力的暗助之下,种出新的天地!地都种不精,不如去跳井——张静语。
    手艺当然是一代精于一代,巴爷家的人只要是件稀罕物儿就能如数家珍的给你说出来历,该怎么用?做什么物件?闭上眼睛都知道,然而花无百日红。
    黄锦图忙双手捧了,生怕掉了一粒,这可是远渡重洋而来的稀罕物,大有一骑绝尘妃子笑,无人知是澳洲坚果来的味道。
    张大千在信里不仅与方召麐在艺术上互相切磋,生活上也请她帮忙卖画、给内地汇款子,帮着买原子锅、手表等当时的稀罕物寄给内地。
    发现稀罕物后,两人心里一直惴惴不安,遂于当天晚上赶到稀罕物旁烧香磕头,为用镰刀割它的行为进行“忏悔”,并祈求稀罕物莫开罪自己。
    空间法器同凝香丸相仿,一样都是修仙界难得一见的稀罕物。
    心中暗思,还真是个稀罕物,这小东西学名矛隼,俗称海东青,数量极其稀少,王公贵戚以重金求购,常常是有价无货。
    这枪可是稀罕物,尽管不是铜壳子弹的那种,但是这钢珠弹的汽枪在近距离时,杀伤力却不小。
    他已经有些讨厌被人当作希罕物了。
    博古架上陈设着古董,都是价值不菲的稀罕物件。

    汉字详情

    hǎn [han]
    部首: 218
    笔画: 7
    五笔: PWF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CMJ
    四角: 374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字为爳”。形声。小篆字形,从网,干声。本义:捕鸟用的长柄小网)

    (2) 同本义

    爳,网也。《说文》

    罕车飞扬。——扬雄《羽猎赋》

    毕曰罕车,主弋猎。——《史记·天官书》

    (3) 又如:罕车(载有猎狩等网具的车;星宿名,毕宿的别名。因毕八星排列如网,故名)

    (4) 旌旗名

    云罕九游。——张衡《东京赋》

    (5) 又如:罕旗(古代帝王所用的旗帜。旗有九斿,或有九旒);罕毕(古代帝王仪仗之旗)

    形容词

    (1) 稀;少

    叔发罕忌。——《诗·郑风·大叔于田》

    罕见曰闻名。——《礼记·少仪》

    盖以罕书也。——《公羊传·桓公六年》

    则功筑罕。——《谷梁传·庄公二十九年》

    子罕言利。——《论语·子罕》

    人之罕至。——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又如:罕物(希罕的、名贵的物品);罕事(少有的事);罕伦(很少能够与之相比);罕闻(很少听说);罕发(很少发生)

    英文翻译

    rare, scarc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hon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on3 han3 [陆丰腔] hon3 [海陆丰腔] hon3 han3 [客英字典] hon3 [宝安腔] hon3 [梅县腔] hon3 [东莞腔] hon3 [客语拼音字汇] ho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三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旱上聲開口一等xɑnhanx/xaan
    [wu]
    部首: 422
    笔画: 8
    五笔: TRQ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QPHH
    四角: 275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 同本义

    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说文》

    物以群分。——《礼记·乐记》

    四时之散精为物。——《淮南子·天文》

    物也者,大共名也。——《荀子·正名》

    九曰物贡。——《周礼·太宰》

    (3) 又如:物品(各种财货、物件);物母(万物的本源);物曲(物的性能);物如(事物的本源);物序(事物的规律);物祖(万物之祖);物际(事物的界限);物恺(愿各物安乐);物灵(万物之灵);物用(百物器用)

    (4) 物件,东西

    庞然大物。——唐· 柳宗元《三戒》

    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一物无所持。——明· 魏禧《大铁椎传》

    夺其物。

    (5) 又如:物外(有形事物之外);物变(事物变化);物隐(事物的隐秘);物端(东西,物品);物诱(为外物所引诱);物势(事物的趋势、态势);物惑(外物的诱惑);物则(事物的法则);物像(样子)

    (6) 事;事情

    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传:“事也。”

    (7) 又如:物务(事务);物事(事情);物格(事理得到穷究)

    (8) 社会,外界环境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9) 又如:物外人(尘世以外的人);物道(世道);物运(世运);物外交(超世脱俗的交谊)

    (10) 杂色牛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诗·小雅·无羊》。毛传:“异毛色者三十也。”

    (11) 杂色的旗

    杂帛为物,以杂色缀其边为燕尾,将帅所建,象物杂色也。——《释名》

    司常掌九旗之物品,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旃龙为旂,通帛为旃,杂帛为物…。——《周礼》

    (12) 牲畜的种类、 品级

    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驽马一物。——《周礼》

    (13) 又如:物类(同类,物的同类;种类);物汇(物类)

    (14) 颜色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15) 又如:物采(色彩)

    (16) 哲学用语。物质,与“心”相对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

    (17) 又如:唯物论;物气(物质性的妖气);物观(客观)

    (18) 物产

    此物故非西产。——《聊斋志异·促织》

    (19) 又如:物图(物产分布图);物殷俗阜(物产丰盛,风俗淳厚);物阜民康(物产丰富,人民安康);物阜(物产丰盛)

    (20) 他人;众人

    损己以利物。——唐·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21) 又如:物听(众人的言论);物意(众人的心意);物师(众人的师表);物鬼(人鬼);物迹(人迹);物轨(众人的榜样);物宗(众人所景仰的人);物和(人和);物物(人对于万物的役使、支配);物忌(众人忌惮或忌妒);物心(人心);物望(人望;众望)

    (22) 景物 。如:物华(自然景物);物是人非(景物依然,人事已非);物景(景物)

    (23) 财富,财物;特指不动产 。如:物业(家业;家产);公物

    (24) 物品。某一有形物品 。如:物帛(物品财帛);物殉(用物品殉葬)

    (25) 神灵

    辑江淮物,会大海气,以合 泰山。——《汉书》

    (26) 标记,记号

    叔孙氏之甲有物,吾未敢以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动词

    (1) 选择

    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周礼》

    (2) 观察

    物土方,议远迩。——《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英文翻译

    thing, substance, crea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mat6
    ◎ 客家话:[陆丰腔] wut8 [东莞腔] wut8 [海陆丰腔] wut8 [梅县腔] wut8 [沙头角腔] wut8 [宝安腔] wut8 [台湾四县腔] wut8 [客语拼音字汇] vud6 [客英字典] vu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八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文弗入聲合口三等mĭuətmyot/mi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