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课

quē kè [ que ke]
繁体 缺課
注音 ㄑㄩㄝ ㄎㄜˋ

词语释义

缺课 quēkè

(1) 学生因故没有去学校上课

缺课三天
miss a class;be absent from the lectare (lesson);stay away from class (school)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miss a class;be absent from the lectare (lesson);stay away from class (school)] 学生因故没有去学校上课 缺课三天 quē kè ㄑㄩㄝ ㄎㄜˋ 缺课  ◎ 缺课 quēkè [miss a class;be absent from the lectare (lesson);stay away from class (school)] 学生因故没有去学校上课 缺课三天1

缺课的国语词典

该上课而没上课。

如:「学校规定,学生无故缺课三分之一以上就要扣考。」

缺课的网络释义

缺课

  • 缺课,是汉语词汇,拼音是quē kè,是指应该上的课没上。
  • 缺课造句

    我怀疑她生病了,不然她不会缺课的。
    你要把缺课的原因向老师说清楚,要不老师会以为你无故旷课。
    作为学子,应以学业为重,理当争分夺秒,那有缺课之理,违纪之言。如不痛该前非,则家里将不再供学。
    为了给缺课的同学补课,老师宁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
    小明一误再误地缺课。
    小男孩为自己缺课编造了一个故事。
    你为什么无缘无故缺课呢?
    其中还不乏不曾缺课的认真学生!
    可是,不缺课纪录最近被打破了。
    必须于缺课日期前七天致电本校申请补课。
    除病假外,我永不缺课。人人都把我看作是一个模范生。
    如学生自行缺课,本园恕不补堂、退费或转换课程。
    针对柯震东缺课一事,该校进修部教务组表示,因为柯震东修的课不多,他所选的专业没有修业期限,因此只要操行及格,必修的科目重修就好。
    音乐家无故缺席,或教师无端缺课,一定会带来很多麻烦。
    很遗憾我和马库上周不得不缺课。
    无正当理由的缺课者可能要受到停发津贴的处罚。
    任课教师视情况决定是否允许学生补交因缺课而未按时完成的作业。
    学习内容为滚动制,即便缺课,也能在下次开班时免费补上。
    我十二岁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高中的物理学学生。我依旧用功读书。除病假外,我永不缺课。人人都把我看作是一个模范生。
    我写了一张请假条,说明缺课的原因。

    汉字详情

    quē [que]
    部首: 606
    笔画: 10
    五笔: RMNW
    五行:
    仓颉: OUDK
    四角: 8578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缶( fǒu),夬( guài)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器具破损) 同本义。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

    缺,器破也。——《说文》

    入休乎缺甃之崖。——《庄子·秋水》

    周室既微,载籍残缺。——《汉书·艺文志》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诗·豳风·破斧》

    (2) 又如:墙缺了一块;缺落(破损剥落);缺啮(折角,破损);缺坏(破缺损坏);缺触(残缺剥蚀);缺唇(又叫“缺嘴”,上唇缺损。一名兔唇);缺圮(残缺倒塌)

    动词

    (1) 短少;缺乏

    缺王道之仪。——《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于此微缺然。——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缺盐;缺油;缺员;缺这少那;缺人;缺月(月缺,不圆的月亮);缺势(缺后角的一种坐垫);这本书缺两页

    (3) 该到未到 。如:人都到齐了,一个不缺

    名词

    (1) 旧指官职的空额,后亦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 。如:补缺;缺位(职位空缺);缺项(缺门)

    (2) 空隙;缺口

    锋口为缺。——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缺呀(缺口开张貌)

    (4) 亏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 苏轼《水调歌头》

    (5) 又如:缺月(不圆之月);缺蟾(缺月)

    (6) 缺陷。引申为遗憾

    犹欲保残守缺。——《文选·刘歆·移太常博士书》

    (7) 又如:缺事(工作上的缺失;感到缺憾的事);缺限(缺陷)

    英文翻译

    be short of, lack; gap, deficit

    方言集汇

    ◎ 粤语:kyu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t7 [客语拼音字汇] kiad5 [海陆丰腔] kiet7 [东莞腔] ket7 [沙头角腔] kiet7 [客英字典] ket7 kiet7 [陆丰腔] kiat7 [梅县腔] kiet7 ket7 [宝安腔] k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穴屑合入聲合口四等khuet/quetkʰiwet
    [ke]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JS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WD
    四角: 367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果声。本义:考核)

    (2) 同本义(根据一定的标准验核)

    课,试也。——《说文》

    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

    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管子·七发》

    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苏洵《上皇帝书》

    (3) 又如:课其事业;课试(试验,考核);课绩(考绩)

    (4) 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

    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后汉书》

    (5) 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讲授或学习

    每晚同鲁小姐课子到三更四鼓。——《儒林外史》

    (6) 又如:课子(教子读书);课读(按规定的内容和数量教授或学习)

    (7) 征收赋税;差派劳役

    是岁,始课南徐州侨民租。——《宋书·孝武帝本纪》

    (8) 又如:课役(徵抽财税,分派徭役);课以重税

    (9) 占卜

    有日者,能课,使之课,莫不奇中。——惠洪《冷斋夜话》

    (10) 又如:课筒(占卜的签筒);课语讹言(胡说八道)

    名词

    (1) 教学科目 。如:必修课;基础课;主课;专业课

    (2) 教学时间 。如:上四节课;一节语文课

    (3) ∶教学课程的一部分;特指某一科目在单位授课时间(通常不超过一小时)完成的内容 。如:今日上两课;这个课本内容分为二十课

    (4) 税款,税

    免其课役。——魏征《隋书》

    (5) 又如:国课;盐课;课口(唐时赋税有租、庸、调,其应纳赋税的人口称为课口);课户(应纳赋税的民户)

    (6) 机关学校等行政上的单位(也叫科) 。如:总务课;特高课

    (7) 日本政府各部司、局以下的一级行政单位 。如:外劣省亚洲局中国课

    英文翻译

    lesson; course; class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fo3

    宋本广韵

    缺课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