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课

kuàng kè [ kuang ke]
繁体 曠課
注音 ㄎㄨㄤˋ ㄎㄜ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旷课 kuàngkè

(1) 学生 未经请假而缺课

truant;skip school work;cut school

词语解释

  1. 耽误授课。

    沙汀 《困兽记》十一:“他原想再看护 孟瑜 几天……但是 孟瑜 不肯答应,担心旷课久了他会遭到非难。”

  2. 指学生未请假而擅自缺课。

    《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班上的高材生 明珠 竟然旷课了。”

引证解释

⒈ 耽误授课。

沙汀《困兽记》十一:“他原想再看护孟瑜几天……但是孟瑜不肯答应,担心旷课久了他会遭到非难。”

⒉ 指学生未请假而擅自缺课。

《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班上的高材生明珠竟然旷课了。”

旷课的国语词典

学生没有请假而缺课。

如:「小明最近交了坏朋友,经常逃学旷课。」

旷课的网络释义

旷课

  • 旷课,即逃课,又叫翘课,通指学生无缘无故、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去学校上课。一般用于学生行为上。这属于不好的现象。在校规中,旷课行为一般都属于严重违纪,会受到相应处罚。
  • 旷课造句

    他因旷课而受到了处分。
    你要把缺课的原因向老师说清楚,要不老师会以为你无故旷课。
    平时不旷课老师那边基本印象还是可以的,但是毕竟是期末考试,你不去总得有个说法吧,你赶紧去找老师说一下,毕竟这关系到挂科问题。所以老师好说话的话,说不定还能给你一次机会让你考试。坏一点就是直接给你挂科了,但这种几率应该不大。
    这次旷课,他也是偶一为之,况且还是因汽车碰伤到医院包伤而耽误了时间。
    你应该向老师解释一下你旷课的原因。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有的同学能认真听课,有的同学却讲话、睡觉、做其它作业,甚至还出现无故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
    正义和公道或许会迟到,却绝不会旷课。
    经验是一所好学校,可它的学生却经常旷课。
    甩女朋友就像旷课那么随便,而且从来不写请假条,说走就走,连声招呼都不打。
    佟欢的两名手下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旷课弄惯了,老师们也对他们早就放弃了,只要不影响其他学生,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们去了。
    期末考试考了三门满分六门九十分以上的成绩足以傲视群雄,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旷课与基本不读书的诟病也终于不在成为老师和学生们一直不满的理由。
    看吧,这就是不好好学习的成果,她含沙射影的点出,龙天羽不该旷课的事情!“老师,关于今天我先和你说声对不起!”。
    比起那些天天翘课,或者干脆旷课在操场上打篮球的不良少年,沈流君的表现就已经让她很满意了。
    正义与公平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旷课。
    因为沉迷于网络,学生睡眠不足,上课萎靡不振,甚至为上网而逃课、旷课,荒废了大好的学习时光,贻误终身。
    两所安纳汉学区学校成为加州率先采用追踪,防止习惯旷课的学生跷课。
    考伯说:“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实行考勤制度,吓唬学生,督促他们来上课。我们不得不说,‘如果你旷课超过两天,就不能取得学位。’”。
    聂扬恍然大悟,自己和刘岳南王胖子揍了荀华两顿,对荀华心有怨恨的方莹自然投桃报李,在聂扬等人一下午旷课后帮聂扬三人写了假条。
    林姓少年就读的学校表示,林男是转学生,在校表现平平,老师对他无特别印象,因旷课时数太多,遭留校察看,年初办休学后即未返校。
    甲旷课后问室友:“老师今天点名没?”室友回答:“没点!”甲庆幸地说:“这老师每次都点名,今天居然没点,我太幸运啦!”室友无奈地回道:“今天上课,就我一个人去了。”。

    汉字详情

    kuàng [kuang]
    部首: 429
    笔画: 7
    五笔: JY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AI
    四角: 600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义兼形声。从日,广声。本义:光明;明朗)

    (2) 同本义

    旷,明也。——《说文》

    旷,光明也。——《玉篇》

    此人谓照旷。——《庄子·天地》

    旷若发矇。——《后汉书》

    (3) 又如:旷旷(光明;明亮)

    (4) 心境开阔,开朗

    则有心旷神怡。——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旷度(宽大的气度);旷澹(心胸豁达,不重名利);旷怀(开阔的心胸);旷逸(心胸开阔,性情超脱);旷士(胸襟开阔之士);旷如(开阔)

    (6) 空旷;开阔

    旷兮其若谷。——《老子》十五章

    居于旷林。——《左传·昭公元年》

    率彼旷野。——《诗·小雅·何草不黄》

    独观于昭旷之道。——《汉书·邹阳传》

    土地平旷。——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下平旷。——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星光照旷野。——明· 魏禧《大铁椎传》

    (7) 又如:旷平(宽广平坦);旷廊(空旷;空阔);旷僻(空阔而偏僻);旷宇(广阔的原野;宽广的胸怀)

    (8) 久

    自夏涉玄冬,弥旷大余旬。——刘桢《赠五官中郎将》

    (9) 又如:旷劫(佛教指过去时间极长);旷代(隔世,谓历时长久)

    (10) 遥远

    旷如望羊。——《孔子家语·辨乐》。注:“用志广远。”

    (11) 又如:旷迥(遥远之处);旷望(极目眺望,远望);旷绝(僻远)

    (12) 无妻的,有时也指无夫的 。如:旷女(无夫的成年女子)

    (13) 罕见;超绝 。如:旷恩(罕见的恩德)

    动词

    (1) 空,使空闲

    祥车旷左。——《礼记·曲礼》

    旷安宅而弗居。——《孟子》

    无旷庶官。——《书·皋谟》

    无旷其众。——《国语》

    (2) 又如:旷虚(虚空;空缺);旷绝(空缺);旷额(空额)

    (3) 绝

    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清· 黄宗羲《原君》

    (4) 耽误;荒废

    弃德旷宗。——《左传·昭公十年》

    今得强赵之兵,以杜 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战国策·赵策四》

    (5) 又如:旷班;旷任;旷惰(怠惰,荒废职守);旷官(官吏荒废职守,才能不足称其职;悬缺待补的官职);旷土(荒芜的土地);旷学(荒废学业)

    英文翻译

    extensive, wide, broad; empty

    方言集汇

    ◎ 粤语:kwong3

    宋本广韵

    [ke]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JS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WD
    四角: 367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果声。本义:考核)

    (2) 同本义(根据一定的标准验核)

    课,试也。——《说文》

    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

    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管子·七发》

    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苏洵《上皇帝书》

    (3) 又如:课其事业;课试(试验,考核);课绩(考绩)

    (4) 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

    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后汉书》

    (5) 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讲授或学习

    每晚同鲁小姐课子到三更四鼓。——《儒林外史》

    (6) 又如:课子(教子读书);课读(按规定的内容和数量教授或学习)

    (7) 征收赋税;差派劳役

    是岁,始课南徐州侨民租。——《宋书·孝武帝本纪》

    (8) 又如:课役(徵抽财税,分派徭役);课以重税

    (9) 占卜

    有日者,能课,使之课,莫不奇中。——惠洪《冷斋夜话》

    (10) 又如:课筒(占卜的签筒);课语讹言(胡说八道)

    名词

    (1) 教学科目 。如:必修课;基础课;主课;专业课

    (2) 教学时间 。如:上四节课;一节语文课

    (3) ∶教学课程的一部分;特指某一科目在单位授课时间(通常不超过一小时)完成的内容 。如:今日上两课;这个课本内容分为二十课

    (4) 税款,税

    免其课役。——魏征《隋书》

    (5) 又如:国课;盐课;课口(唐时赋税有租、庸、调,其应纳赋税的人口称为课口);课户(应纳赋税的民户)

    (6) 机关学校等行政上的单位(也叫科) 。如:总务课;特高课

    (7) 日本政府各部司、局以下的一级行政单位 。如:外劣省亚洲局中国课

    英文翻译

    lesson; course; class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fo3

    宋本广韵

    旷课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