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裳

xiù shang [ xiu chang]
繁体 繡裳
注音 ㄒ一ㄡˋ ㄔㄤˊ

词语释义

1.彩色下衣。古代官员的礼服。 2.犹绣衣。指侍御史。

词语解释

  1. 彩色下衣。古代官员的礼服。

    《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毛 传:“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 汉 张衡 《思玄赋》:“袭温恭之黻衣兮,被礼仪之绣裳。” 宋 毛滂 《玉楼春》词之二:“红颜緑髮已官高,赤舃绣裳今 仲父 。”

  2. 犹绣衣。指侍御史。

    唐 颜真卿 《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登闻黼扆,骤列绣裳。”参见“ 绣衣直指 ”。

引证解释

⒈ 彩色下衣。古代官员的礼服。

《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毛传:“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
汉张衡《思玄赋》:“袭温恭之黻衣兮,被礼仪之绣裳。”
宋毛滂《玉楼春》词之二:“红颜緑髮已官高,赤舃绣裳今仲父。”

⒉ 犹绣衣。指侍御史。参见“绣衣直指”。

唐颜真卿《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登闻黼扆,骤列绣裳。”

绣裳的网络释义

绣裳

  • 绣裳,注音gǔn yīxiù cháng,衮衣绣裳,画有卷龙的上衣和绣有花纹的下裳
  • 汉字详情

    xiù [xiu]
    部首: 332
    笔画: 10
    五笔: XTEN
    吉凶:
    仓颉: VMHDS
    四角: 22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秀声。从“糸”( )与丝织有关。本义:刺绣) 同本义 。用彩色线在布帛上刺成花、鸟、图案等

    绣,五采备也。——《说文》。按考工记,以言画缋之事。则凡黹与画之五采备者,皆曰绣也。

    絺绣。——《书·益稷》。郑注:“刺者为绣。”按,谓针缕所紩者,其色备五采。紩者,黹字。郑以刺释黹,非以刺释绣也。

    妾自绣腰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著我绣夹裙。

    朝绣夹裙。

    灿若图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绣幌(乡花的帷幔,窗帘);绣鹄(锦绣的飞禽图梆);绣鹄(绣花的头巾);绣佛(用彩色的丝刺绣成的佛像);绣被(绣有彩色花纹的衾被)

    名词

    (1) 绣花的衣服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之夜行,谁知之者?——《史记》

    (2) 又如:绣文(彩色绣花的丝织品或衣服);绣衣、绣服(用彩线刺绣的丝绸衣服);绣裳(绣衣)

    (3) 绣花的物品

    绣十匹,锦三十匹。——《史记·匈奴列传》

    (4) 如:湘绣;苏绣

    形容词

    (1) 绘饰华美的

    文绣有常。——《礼记·月令》

    黼衣绣裳。——《诗·秦风·终南》

    (2) 又如:绣毬(用五色丝绸扎成的球状物);绣错(色彩错杂如绣)

    (3) 华丽,精致如绣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行我无缘。——杜甫《草堂诗笺》

    骈四俪六,锦心绣口。——柳宗元《乞巧文》

    (4) 又如:绣口锦心(形容辞句华丽、文思优美);绣阁琼楼(精美秀丽的楼舍);绣闼(雕绘华美的宫中小门);绣草(沿阶草)

    英文翻译

    embroider; embroidery; orna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au3

    宋本广韵

    cháng,shang [chang,shang]
    部首: 623
    笔画: 14
    五笔: IPKE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FBRYV
    四角: 90732

    详细解释

    cháng

    名词

    (1) (形声。从衣,尚声。本义:下衣)

    (2) 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

    裳下饰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裳元吉。——《易·坤》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制芰荷 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楚辞·离骚》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裳衣(裳与衣。泛指衣服);裳服(衣服);裳裾(衣襟)

    (4) 泛指衣服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如:裳袂(衣袖);裳裙(衣襟)

    (6) 另见 shang

    shang

    (1) ——用于“衣裳”

    (2) 另见 cháng

    英文翻译

    clothes; skirt; beautiful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ong2 [梅县腔] shong2 [沙头角腔] song2 [东莞腔] song1 song2 song3 [海陆丰腔] shong2 [陆丰腔] shong3 [客英字典] shong2 [宝安腔] song2 [客语拼音字汇] s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市羊陽開平聲開口三等ʑĭaŋzj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