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综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经纬线交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盖纬之成经,其犹织综,丝麻不杂,布帛乃成。”
引申指组合。
唐 孔颖达 《<尚书正义>序》:“惟 刘焯 、 刘炫 最为详雅,然 焯 乃织综经文,穿凿孔穴,诡其亲见,异彼前儒。”
引证解释
⒈ 经纬线交织。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盖纬之成经,其犹织综,丝麻不杂,布帛乃成。”
⒉ 引申指组合。
引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序》:“惟刘焯、刘炫最为详雅,然焯乃织综经文,穿凿孔穴,诡其亲见,异彼前儒。”
织综的国语词典
交错组合而成。
织综的网络释义
织综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埴( )声。从“糸”,与丝织品有关。本义:织布,制作布帛的总称)(2) 同本义
织,作布帛之总名也。——《说文》
治丝曰织。织,绘也。——《尔雅》
厥篚织贝。——《书·禹贡》。传:“细紵。”
士不衣织。——《礼记·玉藻》。注:“染丝织之。”
文织良货贿之物。——《周礼·玉府》。注:“文织画及绣锦。”
妇人不织。——《韩非子·五蠹》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女不织。——汉·贾谊《论积贮疏》
织纺井臼。——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织纸(纺织缝紝);织紝(泛指织布。织是织布帛,紝是用以织布帛的丝线,也指织布帛的工人);织造(织作绸、布、呢绒等之总称);织花(用各种纱线、丝缕在织机上织成带有花纹的纺织品);织帛(织作丝织品)
(4) 编制,组成
下展禽,置 六关,妾织蒲,三不仁。——《孔子家语》
(5) 又如:织毛衣;织皮(兽毛织成的毛布或毛衣);织金(交错金丝);织罗(虚构情由,网罗入罪,以诬谄无辜的人;编织罗网)
(6) 搜罗;收集
要什么东西?顺便织来孝敬。——《红楼梦》
名词
(1) 布帛,织布机上的丝
织生自蚕茧。——《后汉书·列女传》
(2) 又
今若断斯织。
何异断斯织。
(3) 掌管制作布帛的官属 。如:织坊(纺织之所。即织室);织室(官署名。“汉代”掌管织造皇室丝帛的官府)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zik4 [揭阳]zêh4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zèng
名词
(1) 织布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以受纬线的一种装置
推而往,引而来者,综也。——《古列女传》
(2) 另见
形容词
(形声。从金,呈声。本义:器物经磨擦后闪光耀眼) 同本义 。如:锃锃(闪光耀眼的样子);锃明彻亮(光亮耀眼)
zōng
动词
(1) (形声。从糸(
),宗声( )。 ①本义:织布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以受纬线的一种装置 ②编织。聚总,集合)(2) 总聚;总合
错综其数。——《易·系辞》。孔颖达疏:“错谓交错,综谓总聚。”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3) 又如:综理(综合处理事务;总管);综析(综合与分析);综校(综合校理);综核(综合起来而加以考核)
(4) 治理
由地曹郎综吏部。——《唐故朝仪郎神道碑》
(5) 又如:综典(总管,总揽);综理(掌管一切,总合处理);综事(综理事务);综治(全面治理)
(6) 归纳
正流俗之华说,综孔氏之旧章。——《七启》
(7) 精通
当今好之者寡,故世虽多通才达学而未能综于此耳。——《新唐书》
(8) 又如:综练(广泛研习,样样精通)
(9) 起皱纹
车板上有些血条子,被阳光晒得综起来,发着腥臭。——老舍《四世同堂》
量词
(1) 绺;束。如:一综红线(一束红线)
(2)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