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ōng,zèng [zong,zeng]
部首 纟部(纟部)
笔画 11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纟部(纟部),总笔画11画,五行属金,姓名学多用男性,吉凶寓意:吉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7EFC
仓颉 VMJMF
郑码 ZWBK
四角号码 23191
电码 4844
区位码 5559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五笔 XPFI
注音 ㄗㄨㄥ,ㄗㄥ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多用男性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55144511234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综的五行属性金,推荐搭配:

宜配:水、土属性字

姓名学分析

根据姓名学分析,综字:

多用男性

吉凶寓意

该字在姓名中的吉凶寓意:

性别倾向

该字在起名时的性别倾向:

适合用于男孩起名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综述、错综、综合、综括、综丝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织布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以受纬线的一种装置

    推而往,引而来者,综也。——《古列女传》

  2. 另见zōng

〈形〉

  1. (形声。从金,呈声。本义:器物经磨擦后闪光耀眼)同本义。如:锃锃(闪光耀眼的样子);锃明彻亮(光亮耀眼)

〈动〉

  1. (形声。从糸(mì),宗声(zòng)。①本义:织布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以受纬线的一种装置②编织。聚总,集合)

  2. 总聚;总合

    错综其数。——《易·系辞》。孔颖达疏:“错谓交错,综谓总聚。”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3. 又如:综理(综合处理事务;总管);综析(综合与分析);综校(综合校理);综核(综合起来而加以考核)

  4. 治理

    由地曹郎综吏部。——《唐故朝仪郎神道碑》

  5. 又如:综典(总管,总揽);综理(掌管一切,总合处理);综事(综理事务);综治(全面治理)

  6. 归纳

    正流俗之华说,综孔氏之旧章。——《七启》

  7. 精通

    当今好之者寡,故世虽多通才达学而未能综于此耳。——《新唐书》

  8. 又如:综练(广泛研习,样样精通)

  9. 起皱纹

    车板上有些血条子,被阳光晒得综起来,发着腥臭。——老舍《四世同堂》

〈量〉

  1. 绺;束。如:一综红线(一束红线)

  2. 另见zèng

详细解释

zèng

名词

(1) 织布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以受纬线的一种装置

推而往,引而来者,综也。——《古列女传》

(2) 另见 zōng

形容词

(形声。从金,呈声。本义:器物经磨擦后闪光耀眼) 同本义 。如:锃锃(闪光耀眼的样子);锃明彻亮(光亮耀眼)

zōng

动词

(1) (形声。从糸( ),宗声( zòng)。 ①本义:织布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以受纬线的一种装置 ②编织。聚总,集合)

(2) 总聚;总合

错综其数。——《易·系辞》。孔颖达疏:“错谓交错,综谓总聚。”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3) 又如:综理(综合处理事务;总管);综析(综合与分析);综校(综合校理);综核(综合起来而加以考核)

(4) 治理

由地曹郎综吏部。——《唐故朝仪郎神道碑》

(5) 又如:综典(总管,总揽);综理(掌管一切,总合处理);综事(综理事务);综治(全面治理)

(6) 归纳

正流俗之华说,综孔氏之旧章。——《七启》

(7) 精通

当今好之者寡,故世虽多通才达学而未能综于此耳。——《新唐书》

(8) 又如:综练(广泛研习,样样精通)

(9) 起皱纹

车板上有些血条子,被阳光晒得综起来,发着腥臭。——老舍《四世同堂》

量词

(1) 绺;束。如:一综红线(一束红线)

(2) 另见 zèng

英语翻译

arrange threads for weaving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3

宋本廣韻

百度释义

[ zōng ]

1. 总合:综合。综括。综述。综览。综核名实(综合事物的名称和实际,加以考核)。错综复杂。

[ zèng ]

1. 织布机上带着经线上下分开形成梭口的装置。

现代汉语词典

综zèng
(名)织布机上使经线交错着上下分开以便梭子通过的装置。

综zōng
(动)聚总;集合;总起来聚在一起:~合|~核|~计|~括。

康熙字典

綜【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𠀤子宋切,琮去聲。《說文》織縷也。《玉篇》持絲交。《列女傳》推而往,引而來者,綜也。

《易·繫辭》錯綜其數。《疏》綜謂總聚。《史記·周本紀》綜其實不然。《前漢·宣帝紀贊》綜核名實。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綜【卷十三】【糸部】

機縷也。从糸宗聲。子宋切

说文解字注

(綜)機縷也。此亦兼布帛言之也。玄應書引說文機縷也。謂機縷持絲交者也。下八字葢庾儼默注。又引三倉綜理經也。謂機縷持絲交者也。屈繩制經令得開合也。按今尚謂之綜。引申之義爲兼綜、爲錯綜。太玄經曰。乃綜于名。从糸。宗聲。子宋切。九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