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目

xì mù [ xi mu]
繁体 細目
注音 ㄒ一ˋ ㄇ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细目 xìmù

(1) 详细的条目

detailed catalogue

词语解释

  1. 细小事项。

    《晋书·庾亮传》:“时 王导 辅政,务存大纲,不拘细目。”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一》:“朝野上下,大纲细目,久已无存。”

  2. 详细的目录。

    清 何琇 《樵香小记·百国春秋》:“策书详其细目,如 墨子 之所称, 左氏 据以作传者是也。” 孙犁 《澹定集·我的书目书》:“我有一部 清 末 玻璃厂 书肆编印的书目汇刻,正续两编,有当时出版的各种丛书的细目,很便查考。”

引证解释

⒈ 细小事项。

《晋书·庾亮传》:“时王导辅政,务存大纲,不拘细目。”
清恽敬《三代因革论一》:“朝野上下,大纲细目,久已无存。”

⒉ 详细的目录。

清何琇《樵香小记·百国春秋》:“策书详其细目,如墨子之所称, 左氏据以作传者是也。”
孙犁《澹定集·我的书目书》:“我有一部清末玻璃厂书肆编印的书目汇刻,正续两编,有当时出版的各种丛书的细目,很便查考。”

细目的国语词典

小的项目。

如:「请将细目给我看一下。」

细目的网络释义

细目

  • 细目,读音xì mù,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细小事项。
  • 细目造句

    产品已有库存未及列上,请来函或电询供应细目与指定要求…
    早期的绘画,题材分科没有细目化,女性形象揉杂于人物画的创作中。
    按年龄分类,他给出了那些所得税总数的细目表。
    结合信息系统能提供销售信息和供应商细目。
    我们能够把这个问题分拆成更基本的细目。
    我们把支出费用分为饭店住宿、旅行和娱乐三个细目。
    定要等你课本弄丢了,笔记本都烧了,为了准备考试而记在心里的各种细目全部忘记了,剩下的东西,才是你所学到的。
    椭圆面庞,浓眉细目,不似想象中粗犷,果然带着笑模样。
    每个子目下又设若干三级细目,并设置相应的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请提供每个申请项目的资料。凡涉及一组器材的申请而未能提供分项细目者,概不考虑。
    大伙细目瞧来,才见他周身皮肤生满斑纹,毛发脱尽,指节烂掉,大腿缩曲得怕人,却是麻风即俗称癞病的症状。
    金花葵的根、茎、叶粉碎过细目筛后做成称为“榆皮面”的面粉,营养价值很高,经常食用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其他细目在无线电台站的第一套节目的海事专题中说明。
    一定要等到你课本都丢了,笔记都烧了,为了准备考试而记在心中的各种细目全部忘记时,剩下的东西,才是你学到的。
    执行详细目视检查确保钢索没有接触到除了滑轮,扇形盘,钢索封严或者安装在钢索运行行程上的索环的其他部件。
    第二,将是否如实入账作为认定商业贿赂的标准,甚至于细致到是否记入了相应的细目,实际上是避实就虚,舍本逐末,使商业贿赂执法异化为复杂的财务会计审查过程。
    提议的细目尚未披露。
    需求以后应该成为所选择的用户群体需要的特性和功能的细目清单。
    这些琐事当然需要解决,然而,当他们积累起来之后,他们似乎看起来像一座大山而不仅仅是一张细目清单。
    依靠商业需求,时间表应用程序可以看成组织的薪水册程序或者与成本细目分类结构结合用于产品管理。

    汉字详情

    [xi]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LG
    五行:
    吉凶:
    仓颉: VMW
    四角: 261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系( ),囟( xìn)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2) 同本义。和“大”相对

    细,微也。——《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

    细,小也。——《广雅》

    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

    细钧有钟无镈。——《国语·周语》

    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墨子·天志中》

    不积细流。——《荀子·劝学》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斜风细雨。——唐· 张志和《渔歌子》

    不知其细。——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细崽(细作;西崽);细人(细作;姬妾);细探人(多指军队中的探子);细士(小人)

    (4) 纤细。和“粗”相对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墨子·兼爱中》

    细笔钩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细若蚊足。——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细腰(细要。纤细的腰身);细娘家(指容貌美好的少女);细袅袅(细而柔软的样子);细毛(纤细的毛)

    (6) 精致,细密

    还是那年我和你拌嘴的那日起,叫上来做细活的。——《红楼梦》

    (7) 又如:细欺雀舌(指上乘的茶叶);细针密线(喻周密,周到);细攒(密密聚集;精细镶嵌);细果(精美点心)

    (8) 琐碎 。如:细政(繁复的征税);细务(琐碎而无关紧要的小事)

    (9) 仔细,详细

    细瞻景状。——《聊斋志异·促织》

    细疏其能

    大妈原是谢家的使唤丫头,至于怎么嫁给大伯的,却不知细情。—— 魏巍《东方》

    (10) 又如:细罄(详细地说尽);细事(详情;底细)

    (11) 细音,尖细的声音 。如:细音(声韵学名词。凡是有、介音或主要元音为,的韵母,称为“细音”)

    (12) 地位低微

    遂欲满求,不顾细民,非存之道。——《晏子春秋》

    (13) 又如:细夫(小民);细民(平民);细婢(小婢)

    (14) 年幼 。如:细人(青年侍女);细娃(方言。小孩);细佬(方言。小孩);细儿(幼子)

    (15) 柔嫩 。如:细皮嫩肉(形容人长得娇嫩);细柳(初生的嫩柳条)

    (16) 细微,轻微

    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名词

    (1) 微小的丝 。如:细丝(带有丝纹的白银)

    (2) 旧称行为不高尚或地位低下的人

    臣主未宁于上,黔细未辑于下。——郭璞《省刑疏》

    (3) 指轻微的罪过

    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书·君陈》

    (4) 又如:细行(小过;微服出行)

    英文翻译

    fine, tiny; slender, thin

    方言集汇

    ◎ 粤语:sai3
    ◎ 潮州话:soi3

    宋本广韵

    [mu]
    部首: 512
    笔画: 5
    五笔: HHH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U
    四角: 601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 同本义

    目,人眼,象形。——《说文》

    目者,气之清明者也。——《礼记·郊特牲。》

    目者,心之符也。——《韩诗外传》

    夫妻反目。——《易·小畜卦》

    睅其目,皤其腹。——《左传·宣公二年》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瞋目大怒。——晋· 干宝《搜神记》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目不斜视(眼睛不向旁边看,形容为人正派);目见耳闻(亲眼看见,亲耳听到);目治手营(亲眼观察,亲手试验);目空一世(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目眩神摇(眼花缭乱,心神摇荡);目无下尘(眼睛不朝下看。形容态度高傲。下尘,下风,喻指比自己低下的人);目耗(眼睛昏花);目指(用眼睛示意指点);目眦(眼眶);目珠(眼球);目睛(眼珠);目精(眼珠;眼睛)

    (4) 目光;眼力

    四海注目。——《晋书·孙惠传》

    (5) 又如:目捷(目光敏捷);目击道存(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目色(视力);目使颔令(用眼色和下颔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注(目光注视);目波(水波似的目光、谓目光流盼如水波);目逆(以目光相迎);目极(用尽目力远望)

    (6) 孔眼

    举一纲而万目张。——郑玄《诗谱序》

    (7) 又如:纲举目张;一个60目的筛

    (8) 条目;要目 。如:目次(书刊上的目录。表示内容的篇目次序)

    (9) 目录 。如:参考书目;故事节目

    (10) 首领;头目

    夷目嘉符。——《广东军务记》

    (11) 又如:目把(指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小首领)

    (12) 分类学上位于科之上、纲之下的类别 。如:松柏目

    (13) 名目,数目;行列

    不在使者之目。——宋· 文天祥《后序》

    动词

    (1) 观看,注视

    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指目牵引。——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目过(过目;细看);目下十行(形容看书速度极快);目及(看到);目染(因经常看见而受到影响);目笑(目视而窃笑);目礼(以目注视,表示敬意);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目识(看后即记住);目属(瞩目;注视);目艳(看到美好的事物而感到羡慕);目为(看作)

    (3) 递眼色,使眼

    酒阑,吕布因目留 高祖。——《史记·高祖本纪》

    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目交心通(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目挑眉语(以眉目挑逗传情);目指气使(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支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禁(用眼色禁止别人言行);目语额瞬(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

    (5) 看待

    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英文翻译

    eye; look, see; division, topic

    方言集汇

    ◎ 粤语:m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uk7 muk8 [客英字典] muk7 muk8 [台湾四县腔] muk7 muk8 [东莞腔] muk7 [陆丰腔] muk7 [梅县腔] muk8 muk7 [沙头角腔] muk7 [宝安腔] muk7 | muk8 [客语拼音字汇] mug5 mu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miukmĭ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