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襻

niǔ pàn [ niu pan]
繁体 紐襻
注音 ㄋ一ㄡˇ ㄆㄢˋ

词语释义

亦称'纽绊'。 扣住纽扣的套。

词语解释

  1. 亦称“ 纽绊 ”。扣住纽扣的套。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三:“衣纽之牝者曰纽襻。” 萧乾 《草原即景》:“跑在最前边的一个穿着一身藏青长褂,上襟镶着一排四个杏黄色的纽绊。”

引证解释

⒈ 亦称“纽绊”。扣住纽扣的套。

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三:“衣纽之牝者曰纽襻。”
萧乾《草原即景》:“跑在最前边的一个穿着一身藏青长褂,上襟镶着一排四个杏黄色的纽绊。”

纽襻的网络释义

纽襻

  • 纽襻,指扣住纽扣的套。
  • 纽襻造句

    那种长衫长过膝盖好几寸,右腋下有一长排密密的布纽襻,据说做一件长衫要一丈好几尺布。
    纽襻的作为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体现出它的艺术价值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用白稠做的宽松裤褂,对襟纽襻,腰上用黑色绸带束腰,裤腿打小绑腿,脚穿薄底布鞋。
    苍阔海此时怒气仍是未消,双手叉腰,本是扣着的纽襻此时也已解开,身上肌肉不知是因过于激动还是因怒气勃发所致热的浑身栗抖。
    另外也可以通过对比的手法,包括面料的对比和色彩的对比来突出纽襻的设计等。
    宝宝鞋上的纽襻松了,走路的时候绊了她一跤。

    汉字详情

    niǔ [niu]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NFG
    五行:
    吉凶:
    仓颉: VMNG
    四角: 27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丑声。从糸,与丝线有关。本义:指可解的结)

    (2) 同本义

    纽,系也。一曰结而可解。——《说文》。按,结而不可解曰缔。

    并纽约。——《礼记·玉藻》。疏:“带之交结之处。”

    冠帻簪簧结发纽。——《急就篇》

    (3) 又如:纽约(用以扣合衣服的纽结)

    (4) 比喻事物的根本,关键

    禹 舜之所纽也。——《庄子·人间世》

    (5) 又如:电纽;枢纽

    (6) 纽绊。器物上用以提携或系绳带的部件

    延纽。——《周礼·弁师》。注:“小鼻在武上,笄可贯也。”

    (7) 又如:秤纽;印纽

    (8) 钮扣 。如:纽门(纽扣的套孔,纽攀儿);纽门儿(纽门)

    (9) 汉语音韵学名词,指辅音或声母。如“声母”又称“声纽”

    (10) 姓

    英文翻译

    knot; button; handle, knob; tie

    方言集汇

    ◎ 粤语:nau2

    宋本广韵

    pàn [pan]
    部首: 525
    笔画: 24
    五笔: PUSR
    五行:
    仓颉: LDDQ
    四角: 34252

    详细解释

    名词

    (1) 系衣裙的带子 。如:襻带(系衣裙的带);襻膊(宋代的一种挂在颈项间,用来搂起衣袖方便操作的工具)

    (2) 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 。如:纽襻儿

    (3) 外形、用途或功能类似于襻的东西 。如:篮子襻儿;车襻儿;鞋襻儿

    (4) 底细

    提起来大概都知道他个根儿襻儿。——《儿女英雄传》

    动词

    绕住 。如:用绳子襻上,使连在一起;襻上几针

    英文翻译

    a loop; a belt or band

    方言集汇

    ◎ 粤语:paan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an5 [海陆丰腔] pan5 [客语拼音字汇] pan4 [台湾四县腔] pa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普患刪開去聲開口二等pʰanphranh/phe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