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雪

hóng xuě [ hong xue]
繁体 紅雪
注音 ㄏㄨㄥˊ ㄒㄩㄝˇ

词语释义

1.喻枝头红花。 2.犹红云。喻荔枝。 3.古代一种珍贵的化妆用品。犹今之护肤油脂之类。

词语解释

  1. 喻枝头红花。

    唐 白居易 《同诸客携酒早春看樱桃花》诗:“緑餳粘盏杓,红雪压枝柯。” 元 胡祗遹 《阳春曲·春景》曲:“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 刘春池 ﹞《雨中海棠》云:‘黑云若得明朝霽,红雪犹餘未放枝。’”

  2. 犹红云。喻荔枝。

    宋 韩元吉 《醉落魄》词:“ 玉环 旧事谁能説,迢迢驛路香风彻。故人莫恨东南别。不寄梅花,千里寄红雪。”参见“ 红云 ”。

  3. 古代一种珍贵的化妆用品。犹今之护肤油脂之类。

    唐 王建 《宫词》之六七:“黄金合里盛红雪,重结香罗四出花;一一傍边书勅字,中官送与大臣家。” 唐 刘禹锡 《代谢历日面脂口脂表》:“中使 霍子璘 至,奉宣圣旨……兼赐臣墨詔及 贞元 十七年新历一轴、腊日面脂、口脂、红雪、紫雪并金花银合二、金稜合二。”

引证解释

⒈ 喻枝头红花。

唐白居易《同诸客携酒早春看樱桃花》诗:“緑餳粘盏杓,红雪压枝柯。”
元胡祗遹《阳春曲·春景》曲:“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刘春池﹞《雨中海棠》云:‘黑云若得明朝霽,红雪犹餘未放枝。’”

⒉ 犹红云。喻荔枝。参见“红云”。

宋韩元吉《醉落魄》词:“玉环旧事谁能説,迢迢驛路香风彻。故人莫恨东南别。不寄梅花,千里寄红雪。”

⒊ 古代一种珍贵的化妆用品。犹今之护肤油脂之类。

唐王建《宫词》之六七:“黄金合里盛红雪,重结香罗四出花;一一傍边书勅字,中官送与大臣家。”
唐刘禹锡《代谢历日面脂口脂表》:“中使霍子璘至,奉宣圣旨……兼赐臣墨詔及贞元十七年新历一轴、腊日面脂、口脂、红雪、紫雪并金花银合二、金稜合二。”

红雪的网络释义

红雪 (基本解释)

  • 红雪,喜马拉雅山5000米以上的冰雪表面,常点缀着血红色的斑点,远看如同红雪。
  • 红雪造句

    女的叫柳红雪,生的貌如天仙,身材婀娜多姿,整日一袭白衣,惹来无数的酸眉醋眼。
    傅红雪走进一家破败不堪的酒馆,刚一坐下,突然闯进一群奇怪的人,动作迅速地把酒馆布置得涣然一新,之后有好多姑娘翩翩起舞。
    明月心,原是公子羽的妻子卓夫人,蜀中唐门长房的长女,开始自称原名唐阑,为了公子羽假扮成与翠浓长相极似的明月心接近傅红雪。
    有了这张手机卡,自己不仅能够成为快刀浪子傅红雪,而且还能够成为处处留香的盗帅楚留香,遭事的陆小凤,专情的李寻欢,还有天下第一剑的谢晓峰……
    大弟子傅红雪,果敢,攻无不克,擅长外门功夫。
    冬天来临,被霜风染得火红的枫叶,被风一吹,淅漓涮啦的从树丫上飞下,就像片片红雪从空中飘落,把我家房前屋后的坡地,以及房顶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叶片,漫山遍野一片红褐色,把我们这小村庄装扮得艳丽多姿。
    梅红雪亮春光好,新年喜气飘到家。锣鼓喧天响天地,举杯同饮庆元旦。烟花绽放新人生,新年乐曲献祥瑞。短信带来福寿禄,绵绵祝福甜心间。祝朋友元旦快乐!
    作为古龙经典改编的剧作,如何改编、如何创新便成为了观众关注的话题,对此,主演朱一龙在拍摄就向曾成功演绎傅红雪一角的吴岱融前辈取经。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红雪姐弟俩租住的房子是常州西新桥一处老式公寓楼,叫纺织公寓。
    制作乐器的欧洲云杉和枫木,上等红雪松,桃花心木,热带美洲产木材等等。
    挡在钱鑫鑫面前的路让了出来,温红雪慢慢的向钱鑫鑫走去。
    生产商一般更喜欢白或浅红色的红雪松音板。
    男主角朱一龙透露,在拍摄前向曾成功演绎傅红雪一角的吴岱融前辈取经。
    傅红雪等人也吃惊的不得了,他们原本已经能得到三四千个已经谢天谢地了,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至少得有五六百万个。

    汉字详情

    hóng,gōng [hong,gong]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M
    四角: 21112

    详细解释

    gōng

    (2) 通“工”。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农夫释耒,红女下机。——《汉书·郦食其传》

    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汉书·董仲舒传》

    (3) 通“功”。

    (4) 功服。丧服名

    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汉书·景帝纪》

    (5) 劳绩,功绩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6) 另见 hóng

    hóng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 同本义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3)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4) 后也指各种红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5)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6) 象征革命、进步 。如:红区;红军

    (7)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如:红人;红火;红角儿

    名词

    (1) 美人的代称 。如:红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红袖(指美女);红闺(少女的卧房,同红楼);红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2) 红色物品

    (3) 红衣服或红布。如:穿红带绿的妇女

    (4) 染料。如:酸性红;碱性红;红点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状,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钓一下);红椅子(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表示名单终止。后因称最后一名“坐红椅子”)

    (5) 胭脂。如:对脸敷红

    (6) 红绫等织物 ——旧时常用作礼物。如:红抹额(束在额头上的红巾);红勒帛(用红帛制的腰带);红罗(红帛);红缨帽子(清朝的礼帽,帽上披有红缨)

    (7) 血的婉辞 。如:吐红(吐血);下红(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红铅(妇女月经);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8) 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晓看红湿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9) 又如:红芳(指红花);红林(盛开红花的树林);红萼(红花);红葩(红花)

    (10) 喜事,嫁娶庆贺之事 。如:红白(红事与白事);红白大礼(喜事与丧事的礼仪);红鸾(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主婚配等喜事)

    (11) 红利(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 。如:分红(分配红利)

    (12) 草名 。如:红草(即荭草。泛指红色的草);红兰(兰草的一种)

    (13) 顺利;成功 。如:他唱戏唱红了

    (14) 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秋,蒐于红。——《春秋》

    动词

    (1) 变红,呈现红色 。如:红头涨脸(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红蚕(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红兽(烧红的兽炭)

    (2) 另见 gōng

    英文翻译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宋本广韵

    xuě [xue]
    部首: 802
    笔画: 11
    五笔: FV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BSM
    四角: 101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雨,从彗,彗( huì)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2) 同本义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

    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

    平地尺为大雪。——《左传·隐公九年》

    麻衣如雪。——《诗·曹风·蜉虫游》

    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礼记·月令》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杜甫《北征》诗

    (3) 又如:雪案萤窗(比喻勤学苦读);雪里鸿(即雪泥鸿爪);雪浪纸(一种有波浪形暗纹的宣纸)

    形容词

    (1) 借喻白色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唐·杜牧《鹭鸶》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2) 又如:雪厾(白银);雪练(色泽像雪白的绢一样);雪花银(白银);雪肌(白细如雪的肌肤);雪色(白色)

    形容词

    (1) 比喻高洁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前蜀· 贯休《送姜道士归南岳》

    一别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宋· 杨万里诗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唐· 贯休《送姜道士归南岳》

    (2) 又如:雪格(比喻高洁的品格);雪淡(态度淡漠,不热心)

    (3) 姓

    动词

    (1) 下雪

    于时始雪,五处俱贺。——《世说新语》

    (2) 又如:雪夜访普(宋太祖赵匡胤曾于雪夜到大臣赵普家商谈国事的故事);雪峰(积雪的山峰);雪云(降雪的阴云)

    (3) 洗刷,昭雪

    大夫种辅翼 越王勾践而为之报怨雪耻。——《淮南子·氾论》

    (4) 又如:雪正(昭雪更正);雪谤(洗雪污蔑之词)

    (5) 擦净;揩干

    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韩非子》

    有言不可道,雪泣忆兰芳。——唐· 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

    (6) 又如:雪泣(揩拭眼泪);雪除(清除);雪烦(消除烦闷);雪涕(拭泪);雪桃(拭桃)

    英文翻译

    snow; wipe away shame, avenge

    方言集汇

    ◎ 粤语:syu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et7 [宝安腔] set7 [沙头角腔] siet7 [客英字典] siet7 [客语拼音字汇] xiad5 [梅县腔] siet7 [台湾四县腔] siet7 [东莞腔] set7 [陆丰腔] siat7
    ◎ 潮州话:so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相絕薛A合入聲合口三等仙Asyet/svetsĭwɛ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