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绳

hóng shéng [ hong sheng]
繁体 紅繩
注音 ㄏㄨㄥˊ ㄕㄥˊ

词语释义

1.红色绳子。 2.犹红线。谓缔结婚姻。

词语解释

  1. 红色绳子。

    《金史·礼志九》:“肆赦仪,设捧制书木鹤仙人一,以红绳贯之,引以轆轤,置於御前栏干上。” 元 宋无 《春愁诗》:“金雁尘香暗凤絃,红绳风紧阁秋千。”

  2. 犹红线。谓缔结婚姻。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不须玉杵千金聘,已许红绳两足缠。”川剧《谭记儿》第一场:“说什么人言可畏,非是奴守志不坚,想淑女 卓氏 文君 ,奔 司马 佳话早传。又怎奈红绳已被我剪断,红叶逐水去不还。”

引证解释

⒈ 红色绳子。

《金史·礼志九》:“肆赦仪,设捧制书木鹤仙人一,以红绳贯之,引以轆轤,置於御前栏干上。”
元宋无《春愁诗》:“金雁尘香暗凤絃,红绳风紧阁秋千。”

⒉ 犹红线。谓缔结婚姻。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不须玉杵千金聘,已许红绳两足缠。”
川剧《谭记儿》第一场:“说什么人言可畏,非是奴守志不坚,想淑女卓氏文君,奔司马佳话早传。又怎奈红绳已被我剪断,红叶逐水去不还。”

红绳的网络释义

红绳

  • 传说中的月老都是用一根红线牵男女姻缘的线,所以不言而喻女子单独带红绳是为了祈求姻缘的到来。过去待嫁大龄女子为了祈求美好姻缘,会去月老寺庙求来带在手上,另外手系红线也可以表明自己正待嫁求偶,有表示“女未婚”的意思。
  • 红绳造句

    今天七夕月老备足了红绳打算一顿狂扯,丘比特备足了金箭想要一顿狂射。别说没提醒你,赶紧去找寻你的真爱吧!已经找到了的就要幸福一辈子!
    月老红绳一线牵,天成良配地为缘,新娘乘轿郎骑马,一对璧人春宵暖,钟鼓乐之琴作响,凤鸾和鸣喜上颜,珠联璧合百年作,前世修得共枕眠。祝:新婚愉快!
    月老的一根红绳,给我拴住了心爱的她;定下了佳期,我即将谱写幸福的神话;一封邀请函,将我的甜蜜快乐默默传达;愿我的婚姻有好友你的参加!敬请光临哟!
    金职院一幢女生宿舍楼下,一位男孩冒着大雨将打包好的饭放进一只塑料袋,楼上,用红绳牵着塑料袋的女孩把饭钩上去。
    划地三尺只为转世灵魂换你的生辰,诵一段因果结来世的红绳,绣花针针恨缝鸳鸯的枕,我用一生来陪你等,等缘分认真。
    若隐若现,却掩藏不住极具诱惑人的暗香,越过窗棂,就这样缔结一段美丽的邂逅,在缘分的红绳牵绊下,彼此相爱今生余下的岁月!
    如今红绳系足,拴在刘家的桩上,一辈子也迈不出刘家门,心中千般不甘,万般不愿,却又无力反抗,只有在锣鼓丝弦声中认命。
    它敢悠然自得地在红绳上散步,可见刚才那虫王并不是真的忌惮牵阳索。
    我抢了唐师父的白马,夺了丘比特的箭,还偷了月老头的红绳,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做你的白马王子,一辈子生活里只有我陪着你过!
    门前站着一个俏生生的女子,明眸善睐,风华绝代,三千青丝被一根红绳随意的束起,散发着温婉气息。
    有情人多么希望月下老人能给他们一条“红绳”得以结良缘。
    至尊宝也不知道是真懂假懂,反正那头点得跟个轱轳鼓似的!果不出他所言,只见那精瘦老头在阵中走着走着,突然伸手轻轻捏着根红绳一拉、一弹……
    脖子上系一根红绳、带一个银饰长命锁,锁上有一条龙,还有两个小铃铛。
    清明节断桥之上初次相遇,七夕节鹤桥之上重逢相聚,中秋节明月之下红绳相牵,情人节红毯之上喜结良缘。佳节有情,佳节有缘!
    慢慢解下脚踝上那一缕红绳,这是婚礼时系上的,说是红绳系足,姻缘前定。
    七夕节鹊桥之上重逢相聚,清明节断桥之上初次相遇,中秋节明月之下红绳相牵,情人节红毯之上喜结良缘。佳节有情,佳节有缘!
    不多时,文书轻叹一声,合起《乩神临洲志》,继而又从抽屉中取出一捆红绳、一把铰剪和数支亮银灸针,将诸物事整齐地码放于案前,似将有所作为。
    忆往昔相思岁月苦,日日思君不见君,美酒入肠更添愁;看今朝月老做媒红绳牵,花开并蒂树结果,酒不醉人人自醉。葡萄情人节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让我们共饮爱的美酒!
    鞋袜等,至少得系条红腰带或佩戴红绳,以趋吉避凶。
    小道消息:今年七夕月老备足了红绳打算一顿狂扯,丘比特备足了金箭想要一顿狂射。别说没提醒你,赶紧去找寻你的真爱吧!已经找到了的就要幸福一辈子!

    汉字详情

    hóng,gōng [hong,gong]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M
    四角: 21112

    详细解释

    gōng

    (2) 通“工”。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农夫释耒,红女下机。——《汉书·郦食其传》

    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汉书·董仲舒传》

    (3) 通“功”。

    (4) 功服。丧服名

    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汉书·景帝纪》

    (5) 劳绩,功绩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6) 另见 hóng

    hóng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 同本义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3)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4) 后也指各种红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5)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6) 象征革命、进步 。如:红区;红军

    (7)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如:红人;红火;红角儿

    名词

    (1) 美人的代称 。如:红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红袖(指美女);红闺(少女的卧房,同红楼);红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2) 红色物品

    (3) 红衣服或红布。如:穿红带绿的妇女

    (4) 染料。如:酸性红;碱性红;红点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状,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钓一下);红椅子(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表示名单终止。后因称最后一名“坐红椅子”)

    (5) 胭脂。如:对脸敷红

    (6) 红绫等织物 ——旧时常用作礼物。如:红抹额(束在额头上的红巾);红勒帛(用红帛制的腰带);红罗(红帛);红缨帽子(清朝的礼帽,帽上披有红缨)

    (7) 血的婉辞 。如:吐红(吐血);下红(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红铅(妇女月经);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8) 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晓看红湿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9) 又如:红芳(指红花);红林(盛开红花的树林);红萼(红花);红葩(红花)

    (10) 喜事,嫁娶庆贺之事 。如:红白(红事与白事);红白大礼(喜事与丧事的礼仪);红鸾(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主婚配等喜事)

    (11) 红利(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 。如:分红(分配红利)

    (12) 草名 。如:红草(即荭草。泛指红色的草);红兰(兰草的一种)

    (13) 顺利;成功 。如:他唱戏唱红了

    (14) 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秋,蒐于红。——《春秋》

    动词

    (1) 变红,呈现红色 。如:红头涨脸(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红蚕(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红兽(烧红的兽炭)

    (2) 另见 gōng

    英文翻译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宋本广韵

    shéng [sheng]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KJ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RLU
    四角: 2611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蝇省声。本义:绳子)

    (2) 同本义

    绳,索也。——《说文》

    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小尔雅》

    巽为绳直。——《易·说卦》

    作结绳而为网罟。——《易·系辞传》

    言纶之绳。——《诗·小雅·采绿》

    民结绳而用之。——《庄子·胠箧》

    病者困剧…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绳床(交床;交椅);绳缢跌扑(用绳子吊死,跌倒摔死);绳文(文字未创造以前,结绳代替文字,称为绳文);绳桥(用绳索连结两岸的桥);绳头(绳的一端);绳戏(即绳伎。走绳之杂戏);绳络(绳编的网状饰物);绳床瓦灶(以绳为床,以瓦为灶。比喻生活贫困)

    (4) 墨线

    其绳则直。——《诗·大雅·緜》

    孔子曰:“木受绳则直。”——《孔子家语》

    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5) 又如:绳尺(指墨线和量尺。皆为匠人所用的工具)

    (6) 准则;法度

    王道有绳。——《商君书·开塞》

    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韩非子·孤愤》

    (7) 又如:绳尺(标准;法度);绳治(以法治罪);绳度(法度,准绳;悬度。以绳索相牵引而越度);绳直(犹准绳);绳规(犹法规);绳律(规矩格律)

    (8) 水名

    (9) 金沙江的古称

    (10) 山东省的南阳水、北阳水

    动词

    (1) 继承,通“承”

    绳其祖武。——《诗·大雅·下武》

    (2) 又如:绳法(继承效法);绳祖(继承祖先业迹)

    (3) 衡量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绳尺(衡量);绳量(衡量)

    (5) 纠正

    故举兵绳之。——《孙膑兵法》

    (6) 又如:绳愆(纠正过失);绳正(以墨线正曲直。引申为纠正错误);绳逐(纠正挑剔别人的过失而加以斥退);绳愆纠缪(纠正过失错误);绳劾(弹劾;纠正)

    (7) 约束;制裁

    绳之以法,断之以刑。——桓宽《盐铁论·大论》

    (8) 又如:绳约(拘束,限制);绳之以法(以法律纠治不法之人。指犯罪者接受法律的制裁);绳束(约束;束缚);绳按(亦作“绳案”。约束制裁)

    (9) 称赞

    绳息妫以语 楚子。——《左传·庄公十四年》

    形容词

    直的;正的

    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

    rope, string, cord; control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