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

hóng mù [ hong mu]
繁体 紅木
注音 ㄏㄨㄥˊ ㄇ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指豆科、紫檀属一类树木的木材。多为紫红色或红褐色,质地坚硬有光泽,纹理细致美观,多用来做贵重的家具。多产于东南亚,我国广东云南亦有引种。

词语解释

  1. 指豆科、紫檀属一类树木的木材。多为紫红色或红褐色,质地坚硬有光泽,纹理细致美观,多用来做贵重的家具。多产于 东南亚 ,我国 广东 、 云南 亦有引种。

    《孽海花》第五回:“ 雯青 就在窗前一张小小红木书桌旁边坐下。”

引证解释

⒈ 指豆科、紫檀属一类树木的木材。多为紫红色或红褐色,质地坚硬有光泽,纹理细致美观,多用来做贵重的家具。多产于东南亚,我国广东、云南亦有引种。

《孽海花》第五回:“雯青就在窗前一张小小红木书桌旁边坐下。”

红木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胭脂树科胭脂树属,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心形,先端锐尖。圆锥花序,顶生,花淡红色。蒴果扁三角形,密被软刺,种子红色。木质坚硬,多用来做贵重的家具。

红木的网络释义

红木 (红木总称)

  • 红木是我国高端、名贵家具用材的统称。红木为热带地区所产,豆科,紫檀属(pterocarpus)的植物。最初是指红色的硬木,品种较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人们对红木的需求日益增加,行业亟待规范,国家根据密度等指标对红木进行了规范,把红木规范为:二科、五属、八类、二十九种。红木因生长缓慢、材质坚硬、生长期都在几百年以上,原产于我国南部的很多红木,早在明、清时期就被砍伐的所剩无几,如今的红木,大多是产于东南亚、非洲,我国广东、云南有培育栽培和引种栽培。当然黄花梨、缅甸花梨、鸡翅木等木材的颜色不会呈红色。木材花纹美观,材质坚硬,耐久,为贵重家具及工艺美术品等用材。红木为热带地区豆科檀属木材,主要产于印度, 我国广东、 云南及南洋群岛也有出产,是常见的名贵硬木。"红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称,广东一带俗称"酸枝木"。
  • 红木的翻译

    英语: red wood, mahogany, rosewood, padauk
    德语: Rosenholz (S)​
    法语: palissandre, roucou

    红木造句

    红木制成的木勺舀上茶叶放进盖碗,用旁边壶中烧开的水淋过,蒸汽携带着茶香袅袅上升。
    红木家具因质地坚硬,做工细致,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
    这是一套崭新的红木家具。
    红木台座及配件名称从森时钟与新奇。
    他提着一根柄上镶银的红木手杖。
    据其介绍,现在很多红木藏家都非常谨慎,根本不要上漆的,只要“素颜”家具,宁愿拖回去自己找人上蜡,就是害怕花大价钱被人坑。
    如墙面是麦色的壁纸,家具是红木的,地板也是红木的,床品就可以采用浅色系物品,这样不仅看起来舒服,也很显亮。
    西燕城人杰地灵,更是天风帝国一些富户所中意之地,这里冻暖夏凉,而且盛产优质的红木与沉香木,曾经就有人说过‘西山富户铅笔千百家,燕城独去分五亭。
    国家森林自成区域,如西北部太平洋沿岸的红木森林区。
    不见用途,木材就无优劣之分,红木是作家具的优材,可不能用来盖房子松木作家具是劣材,打桩可是优材,正如斯皮尔曼教授一再强调的那样每个人都可能是天才,每一个人都可能是白痴。
    刘文清表示,做秤杆的材料是在干燥处堆放两个伏天后的柞栎木、红木等,另外还需要特制的金属挂钩、秤盘等。
    在岁月的氤氲流变中,红木家具已经成为一道绵延不尽的中国风景。
    某个周日,一名村民找到教堂钥匙,打开大红木门,让一位外国稀客入内一探究竟。
    不髹生漆、不施明油,而是取红木家具的工艺,用烫蜡的作法,隐隐地罩上一层光泽。
    黑光如同冰雪遇春,刹那间消释不见,红木棺材仿佛失了光彩,周身暗淡无比,裂纹无数。
    东方红木的一款餐台椅就是以“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入韵,堪称经典融入时尚的新创造整体造型与书法艺术异曲同工,兼有中国泼墨写意画的视觉效果。
    乘电梯到负二层抵达中图特藏部阅览室,红木屏风、酸枝桌椅映入眼帘,一派幽然古韵,迎面墙壁悬有“学如穿井”四字,由著名书画家赖少其题写。
    一位做了多年红木家具贸易的张经理告诉记者,其实近两年红木价格一直在涨,像酸枝木、鸡翅木的就没停过,只是近来价格暴涨得厉害。
    径直走入的,却不是天桥剧场,而是在旁边的一个小剧院,剧院内的布置还是民国时期的风格,一张张的红木桌子摆在台下,台子上唱的是一出四郎探母。
    在这为期数天的展会上,最受市场关注的并非是争先布展的各大红木家具企业,而是低调的行业领先品牌“状元坊”。

    汉字详情

    hóng,gōng [hong,gong]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M
    四角: 21112

    详细解释

    gōng

    (2) 通“工”。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农夫释耒,红女下机。——《汉书·郦食其传》

    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汉书·董仲舒传》

    (3) 通“功”。

    (4) 功服。丧服名

    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汉书·景帝纪》

    (5) 劳绩,功绩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6) 另见 hóng

    hóng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 同本义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3)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4) 后也指各种红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5)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6) 象征革命、进步 。如:红区;红军

    (7)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如:红人;红火;红角儿

    名词

    (1) 美人的代称 。如:红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红袖(指美女);红闺(少女的卧房,同红楼);红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2) 红色物品

    (3) 红衣服或红布。如:穿红带绿的妇女

    (4) 染料。如:酸性红;碱性红;红点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状,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钓一下);红椅子(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表示名单终止。后因称最后一名“坐红椅子”)

    (5) 胭脂。如:对脸敷红

    (6) 红绫等织物 ——旧时常用作礼物。如:红抹额(束在额头上的红巾);红勒帛(用红帛制的腰带);红罗(红帛);红缨帽子(清朝的礼帽,帽上披有红缨)

    (7) 血的婉辞 。如:吐红(吐血);下红(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红铅(妇女月经);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8) 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晓看红湿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9) 又如:红芳(指红花);红林(盛开红花的树林);红萼(红花);红葩(红花)

    (10) 喜事,嫁娶庆贺之事 。如:红白(红事与白事);红白大礼(喜事与丧事的礼仪);红鸾(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主婚配等喜事)

    (11) 红利(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 。如:分红(分配红利)

    (12) 草名 。如:红草(即荭草。泛指红色的草);红兰(兰草的一种)

    (13) 顺利;成功 。如:他唱戏唱红了

    (14) 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秋,蒐于红。——《春秋》

    动词

    (1) 变红,呈现红色 。如:红头涨脸(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红蚕(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红兽(烧红的兽炭)

    (2) 另见 gōng

    英文翻译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宋本广韵

    [mu]
    部首: 420
    笔画: 4
    五笔: SSSS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D
    四角: 40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 同本义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 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

    宋无长木。——《墨子·公输》

    或在木杪。——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花木(供观赏的花和树木);木石(树木与岩石);木化石(树木的化石);木芽(草木的嫩芽);木表(树木的外层;树梢);木披(因果实太多而树枝折断);木斧(伐木斧头)

    (4) 木料,木材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

    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庄子·马蹄》

    径寸之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倚一横木。

    木格贮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木为之者。

    (5) 又如:木猫(木制捕鼠器);木老鸦(战船上使用的一种轻便兵器);木驴(一种装有轮轴的木制刑具,可载犯人游街示众,用于剐刑);木弓(木制的弓);木瓦(覆屋面的木板);木尺(木制尺);木功(木材建筑,制作工艺)

    (6) 五行之一 。如:木王(春季以木为主宰);木行(五行中的木德);木气(五行气之一;肝气)

    (7) 树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8) 又如:木落(叶落);木脉(叶脉);木落归本

    (9) 棺材

    原壤登木。——《礼记·檀弓》。注:“棺材也。”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0) 又如:行将就木

    (11) 某些木制的器物

    以木讯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形容词

    (1) 呆笨 。如:木楂(木桩。比喻痴呆的人);木人(痴呆不慧的人);木木(痴呆的样子);木鸡(呆笨态)

    (2) 麻木;失去知觉

    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红楼梦》

    (3) 又如:木木然(神情麻木的样子);木木樗樗(形容呆呆的样子);木立(呆立,失神站立)

    (4) 朴拙

    勃为人木强敦厚。——《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5) 又如:木质(天性朴拙);木朴(质直,朴实);木强(— jiàng,质直刚强)

    英文翻译

    tree; wood, lumber; wooden

    方言集汇

    ◎ 粤语:muk6
    ◎ 客家话:[东莞腔] muk7 [海陆丰腔] muk7 [梅县腔] muk7 [陆丰腔] muk7 [客英字典] muk7 [台湾四县腔] muk7 [客语拼音字汇] mug5 mug6 [宝安腔] muk7 [沙头角腔] m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卜屋一入聲開口一等mukmuk

    红木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