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麯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食品的染色材料,用粳米做饭,加上酒曲,密封使发热而成,色鲜红。又可入药。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引用解释
亦作“ 红麯 ”。一种调制食品的材料。可供制造红糟、红酒及红腐乳等。中医入药,活血消食。《初学记》卷二六引 汉 王粲 《七释》:“ 瓜州 红麴,参糅相半,软滑膏润,入口流散。” 宋 苏轼 《次韵钱穆父马上寄蒋颖叔》之一:“剩与故人寻土物,腊糟红麴寄驼蹄。”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作“红麯”。
词语造句
1、目的:研究复方红曲制剂对实验动物调节血脂的作用。
2、例如一名营养学家就曾告诉我说红曲米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而且绝非空穴来风。
3、红曲是一种天然红色素,传统生产工艺以籼米为原料。
4、结论:复方红曲制剂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5、但由于红曲的效力尚未可知,科学家提醒民众不宜自行购买当药用。
6、以马铃薯和普副粉或甘蔗渣和普副粉为原料,添加适量的无机氮源,进行固态发酵,以代替大米原料生产红曲色素。
7、红曲酯化菌21-3具有较强的酯化力,将其应用于制曲生产试验。
8、结论:红曲提取物能显著降低NS大鼠血脂水平,减轻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
9、目的:探讨红曲与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混合剂对大鼠高脂血症的改善及对血清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10、以葡萄糖母液为原料,对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流加发酵生产红曲色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简单的数学模型控制流加。
11、红曲色素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
12、讨论了液体深层生产水溶性红曲色素的工业性试验结果。
13、红曲色素在自然光的作用下会逐渐褪色,紫外线是自然光中引起有机物褪色的主要光线。
14、对以葡萄糖母液为原料进行半连续发酵生产红曲色素进行了初步研究。
15、麦角甾醇的含量普遍偏低,功能性红曲中麦角甾醇的含量更低,原因有可能莫那可林K抑制了麦角甾醇的合成;
16、通过添加红曲以增进果酒色泽,并使其具有很好的药理保健功能。
17、红曲在我国的生产与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祖国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18、因此,这种方法获得的红曲椰果具有多重生理功效。
19、用乙醇萃取红曲米粉提取红曲米素,并采用正交法对真丝绸进行染色试验。
20、红曲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21、但在极酸、极碱条件下,红曲色素的色调会发生变化。
22、结果表明:可用大米、豆粕为原料培养红曲。
23、以含硫化合物还原红曲色素,红斑素和红曲红素分子中的环羰基还原成羟基,得到水溶性红白曲黄色素。
24、固态发酵是红曲色素生产的传统方法,与液体发酵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一直受到研究者关注。
25、阐述了红曲霉菌的应用和功能,同时也分析了红曲霉的重要有效生理活性物质红曲色素在食品加工中的功能及应用。
26、食用添加剂:红曲红、山梨酸。
27、红曲色素是天然色素,具有营养、无毒、多功能等优点。
28、本文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红曲霉液体培养条件与产红曲色素的关系。
29、概述了泸型红曲酯化菌及酯化酶在浓香型酒上应用现况及发展趋势。
30、红曲是一种良好的天然红色素,同时又具有抑菌、抗菌与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功能。并介绍了红曲在调味品工业中的应用情况。
紅麯的网络释义
红曲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gōng
(2) 通“工”。女工,從事手工勞動的女性
農夫釋耒,紅女下機。——《漢書·酈食其傳》
吾已食禄,又奪園夫女紅利虖。——《漢書·董仲舒傳》
(3) 通“功”。
(4) 功服。喪服名
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漢書·景帝紀》
(5) 勞績,功績
雕文刻鏤,傷農事者也;錦綉纂組,害女紅者也。——《漢書·景帝紀》
(6) 另見
hóng
形容詞
(1) (形聲。從糸(
),錶示與綫絲有關,工聲。本義:粉紅色)(2) 同本義
紅,帛赤白色也。——《説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謂粉紅、桃紅也。”
縉紅繎。——《急就篇》。顏注:“紅,色赤而白也。”
紅,絳也,白色似絳者也。——《釋名·釋采帛》
紅紫不以爲褻服。——《論語·鄉黨》
(3) 又如:紅衣(荷花瓣兒);紅香(花瓣);紅脂(蟹黄)
(4) 後也指各種紅色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緑如藍。——唐· 白居易《憶江南》
(5) 又如:紅巾(紅色巾。對緑林好漢的稱呼,因爲他們常用紅巾包頭,史籍上因稱紅巾);紅灼灼(形容鮮紅);紅颩颩(亦作“紅彪彪”。形容鮮紅);紅輪(紅日)
(6) 象徵革命、進步 。如:紅區;紅軍
(7) 指得寵、出名、走運或事業興旺等 。如:紅人;紅火;紅角兒
名詞
(1) 美人的代稱 。如:紅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紅袖(指美女);紅閨(少女的卧房,同紅樓);紅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2) 紅色物品
(3) 紅衣服或紅布。如:穿紅帶緑的婦女
(4) 染料。如:酸性紅;碱性紅;紅點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狀,對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紅筆點圈、釣一下);紅椅子(舊時榜文最後一名底下常用紅筆勾記,錶示名單終止。後因稱最後一名“坐紅椅子”)
(5) 胭脂。如:對臉敷紅
(6) 紅綾等織物 ——舊時常用作禮物。如:紅抹額(束在額頭上的紅巾);紅勒帛(用紅帛製的腰帶);紅羅(紅帛);紅纓帽子(清朝的禮帽,帽上披有紅纓)
(7) 血的婉辭 。如:吐紅(吐血);下紅(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紅鉛(婦女月經);紅刀子(帶血的刀子)
(8) 花的代稱,花多紅色,故借紅代花
曉看紅濕處。——唐· 杜甫《春夜喜雨》
(9) 又如:紅芳(指紅花);紅林(盛開紅花的樹林);紅萼(紅花);紅葩(紅花)
(10) 喜事,嫁娶慶賀之事 。如:紅白(紅事與白事);紅白大禮(喜事與喪事的禮儀);紅鸞(算命者所説吉星中的一種,主婚配等喜事)
(11) 紅利(指工商業將除去開銷以外的盈余) 。如:分紅(分配紅利)
(12) 草名 。如:紅草(即葒草。泛指紅色的草);紅蘭(蘭草的一種)
(13) 順利;成功 。如:他唱戲唱紅了
(14) 春秋時魯國地名。在今山東省境内
秋,蒐于紅。——《春秋》
動詞
(1) 變紅,呈現紅色 。如:紅頭漲臉(發、髮怒時麵色泛紅的樣子);紅蠶(老熟的蠶,體呈紅色,故稱);紅獸(燒紅的獸炭)
(2) 另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ng2 [客英字典] fung2 [台湾四县腔] fung2 [宝安腔] fung2 [海陆丰腔] fung2 [梅县腔] fung2 [陆丰腔] fung3 [东莞腔] fung2 [客语拼音字汇] fu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洪 | 戸公 | 匣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通 | 東 | ɣuŋ | ghung/hu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