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李纲《与吕安老书》:“善棋者,觉一处少屈,则经营他处,率以取胜;不善棋者,黏吝缴绕,不肯暂舍,率以取败。”
成语用法
粘吝缴绕作谓语、定语;用于下棋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nián
形容词
(1) (形声。从米,占声。本义:具有粘性) 同本义 。如:粘粥(粘稠的粥);踩在一些粘东西上;粘涎(口涎;亦在方言中谓言语、举止不爽利,令人乏味);粘稠(浓厚而带粘性);粘粘涎涎(形容言语不简要)
(2) 另见
zhān
动词
(1) 粘(
)的东西互相连接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 。如:粘合(粘贴胶合);粘竿(一种顶端涂粘质,用以捕鸟的竹竿);粘着(用胶质把物体固定在一起。亦指执着,不能超脱)(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am1 ngiam2 [客语拼音字汇] zam1 [沙头角腔] niam2 [东莞腔] zam1 [海陆丰腔] zham1 ngiam2 [客英字典] zham1 ngiam2 [梅县腔] ngiam2 zham1 fu2 [宝安腔] zam1 | ngiam2
◎ 潮州话:娜奄1 [潮州]罗奄1 ,niam1 [潮州]liam1 [澄海]nia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黏 | 女廉 | 孃 | 鹽B | 平聲 | 鹽 | 開口三等 | 鹽B | 咸 | nriem/nyem | ɳĭɛm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文声。本义:顾惜,舍不得)
(2) 同本义(爱惜过分,当耗费的舍不得耗费,该使用的舍不得使用)
吝,恨惜也。——《说文》。字亦作恡,作悋。
凡贪而不施或谓之悋。悋,恨也。——《方言十》
以往吝。——《易·蒙》
坤为吝啬。——《易·说卦》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易·系辞》
出纳之吝。——《论语》。皇疏:“难惜之也。”
商甚恡于财。——《孔子家语·致思》。注:“啬甚也。”
改过不吝。——《书·仲虺之诰》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袁枚《黄生借书说》
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
又何吝一躯以啖我而全微命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吝色(舍不得的神情);吝情(舍不得的表情)
(4) 认为耻辱
得之不休,不获不吝。——张衡《应间》
(5) 吝啬;小气
固吝者何。——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赏赐无所吝。——清· 邵长蘅《清门剩稿》
(6) 又如:吝爱(过分吝啬);吝悭(吝啬);吝简(吝啬);吝骄(吝啬而骄傲)
(7) 非分贪求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楙字 子休,其性最急,又最吝。——《三国演义》
(8) 感到为难 。如:吝色(为难的神色);吝道(困难之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n5 [海陆丰腔] lin6 nin6 [梅县腔] nin5 lin5 [宝安腔] lin5 [客英字典] nin5 lin5 [东莞腔] lin3 [客语拼音字汇] lin4 [台湾四县腔] lin5 ni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遴 | 良刃 | 來 | 眞A | 去聲 | 震 | 開口三等 | 臻 | 眞A | lĭĕn | linh/linn |
详细解释
jiǎo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敫( )声。①( )本义:系在箭上的生丝绳,射鸟用。②缴绕:缠绕,纠缠不清)(2) 缠绕
名家苛察缴绕。——《汉书·司马相如传》。注:“犹缠绕也。”
年事渐蹉跎,世缘方缴绕。——白居易《早梳头诗》
(3) 又如:缴臁(绑脚布);缴壁(墙帏);缴绕(纷乱,纠缠);缴消(公事办理完毕后消清手续);缴缠(纠缠;缠绕)
(4) 交纳 (指履行义务或被迫)。如:缴公粮;奉缴;上缴;不缴不行;缴进(呈交,呈进);缴凭(交纳凭限)
(5) 扭动;搅动
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水浒传》
(6) 迫使战败的敌人或罪犯等交出 。如:缴械
(7) 〈方〉∶合 。如:我们缴伙干
(8) 另见
zhuó
名词
(1) 生丝线
缴,生丝缕也。——《说文》
(2) 系在箭上的生丝绳
思援弓缴而射之。——《孟子·告子》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尧声。本义:缠束)(2) 同本义
绕,缠也。——《说文》
绕黄山而款牛首。——张衡《西京赋》。注:“裹也。”
(3) 又如:把丝绕在卷筒上;绕搭(缠绕);绕缭(缭绕,盘旋围绕);绕手(犹棘手);绕网(陷入罗网);绕结(回旋缠结)
(4) 环绕
白水绕东城。——唐· 李白《送友人》
黄芦苦竹绕宅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绕梁声(形容歌声优美动听,长久萦回耳畔);绕袭(迂回突袭敌人)
(6) 迂回绕过
一边是陡山,一边是深峪,更无别处好绕。——《老残游记》
(7) 又如:绕弯(波折);绕过暗礁;绕袭(绕道袭击)
(8) 逃避…力量,规避 。如:你必须明确回答,想绕是绕不过去的
(9) 使模糊 。如:你的话把他绕住了
(10) 纠缠(如事情或问题)
我看昨天晚上你是有点绕住了;遇上急事,谁也保不住迷头。——老舍《骆驼祥子》
(11) 弯曲
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文选·傅毅·舞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