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剂

nián hé jì [ nian he ji]
注音 ㄋ一ㄢˊ ㄏㄜˊ ㄐ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使两个物体互相黏合的物质,如各种胶﹑水玻璃以及赛璐珞的丙酮溶液等。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粘合剂(Bonding agent)是最重要的辅助材料之一,在包装作业中应用极为广泛。粘合剂是具有粘性的物质,借助其粘性能将两种分离的材料连接在一起。粘合剂的种类很多。

粘合剂的网络释义

粘合剂

  • 粘合剂(Bonding agent)是最重要的辅助材料之一,在包装作业中应用极为广泛。粘合剂是具有粘性的物质,借助其粘性能将两种分离的材料连接在一起。粘合剂的种类很多。
  • 粘合剂造句

    一种粉刷用的复合布主要由海绵、粘合剂、底布粘合而成,在底布上植有尼龙毛。
    在骆驼可溶解旗帜下的新产品,是无烟和无痰产品,它们由精细的粉状烟草制成,用食品等级的粘合剂连在一起。
    论述了各类织物经化学助剂接枝改性,在不使用粘合剂的情况下,用浸染方法对织物在常温下进行涂料染色的新工艺。
    对刘咸炘先生来说,《周易》思想既是粘合剂,又是方法论,在其考镜源流、横中纵观、执两用中、任天圆道,尽心知性、立命事天的学术理念中始终具有领贯性的特殊作用。
    用玉米淀粉为原料氧化制备淀粉磷酸酯,配以催化剂、催干剂、防腐剂,研制出用于瓦楞纸板的氧化淀粉粘合剂。
    我的工作是粘鞋帮或压鞋底,常接触有芳香气味的粘合剂。
    这些有毒物质在生活中来源广泛,包括粘合剂、天花板砖、影印机和室内装潢。
    无皂聚合物乳液在涂料、粘合剂等传统领域已得到应用,并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用于制清漆,油漆去除剂,粘合剂及天那水等。
    集帖后,把各帖的脊切去,成为单张,然后用胶或合成粘合剂粘紧。
    本产品价格主要以植物炭化物,以及粘合剂等原料经过充分混合,采用特殊工艺制成烧烤炭块。
    例如,一个实施方案中,可在起绉操作期间将所述添加剂组合物作为起绉粘合剂施加到所述纸幅。
    氢碳粘合剂。混合沥青中碳化重馏分含量的测定。比重计法。
    粉体物料与粘合剂在圆筒形容器中由底部混合浆充分混合成湿润软材,然后由侧置的高速粉碎桨切割成均匀的湿颗粒。
    制造推进剂的最后操作是粘合剂的固化。
    将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吞咽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粘合剂将固着粘附在口腔内部。
    采用改进的工艺方法合成了桐油改性酚醛树脂,将其作为粘合剂制备了摩阻材料。
    水泥是一种在空气中和水中硬化后能防水的粘合剂,主要由氧化钙、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和三氧化二铁等化合物组成。
    这些树脂可用作粘合剂配制品中的增粘剂,其包括氯丁二烯接触型粘结剂。
    经适当的表面处理后,京津釉质粘合剂和普通光固化复合树脂可以用于粘接金属托槽与瓷修复体。

    汉字详情

    nián,zhān [nian,zhan]
    部首: 610
    笔画: 11
    五笔: OHK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FDYR
    四角: 91960

    详细解释

    nián

    形容词

    (1) (形声。从米,占声。本义:具有粘性) 同本义 。如:粘粥(粘稠的粥);踩在一些粘东西上;粘涎(口涎;亦在方言中谓言语、举止不爽利,令人乏味);粘稠(浓厚而带粘性);粘粘涎涎(形容言语不简要)

    (2) 另见 zhān

    zhān

    动词

    (1) 粘( nián)的东西互相连接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 。如:粘合(粘贴胶合);粘竿(一种顶端涂粘质,用以捕鸟的竹竿);粘着(用胶质把物体固定在一起。亦指执着,不能超脱)

    (2) 另见 nián

    英文翻译

    viscous, mucous; glutinous

    方言集汇

    ◎ 粤语:nim1 nim4 zim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am1 ngiam2 [客语拼音字汇] zam1 [沙头角腔] niam2 [东莞腔] zam1 [海陆丰腔] zham1 ngiam2 [客英字典] zham1 ngiam2 [梅县腔] ngiam2 zham1 fu2 [宝安腔] zam1 | ngiam2
    ◎ 潮州话:娜奄1 [潮州]罗奄1 ,niam1 [潮州]liam1 [澄海]ni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女廉鹽B平聲開口三等鹽Bnriem/nyemɳĭɛm
    hé,gě [he,ge]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WG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R
    四角: 806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容量单位, 市制十合为一升

    十合为升,十升为斗。——《汉书》

    (2) 另见

    动词

    (1) (会意。从亼( ),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2) 同本义

    合,合口也。——《说文》

    公孙龙口呿而不合。——《庄子·秋水》

    (3) 引申为开合之称

    合则成体。——《庄子·达生》

    合盖隆起。——《后汉书·张衡传》

    四面竹树环合。——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绿树村边合。——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暝色已合。——《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4) 又如:蚌合;合上书;合祛(开闭);合喙(闭口);合盘(犹合掌);合瞑(闭目;闭目入睡)

    (5) 会聚,聚合

    于是乎合其州乡朋友婚姻。——《国语·楚语下》

    将合诸侯。——《周礼·秋官·司仪》

    离则复合,合则复离。——《吕氏春秋·大乐》

    齐桓公合诸侯。——《吕氏春秋·精谕》

    公子即合符。——《史记·魏公子列传》

    晋鄙合符。

    合江夏战士。——《资治通鉴》

    五万兵难卒合。

    卒与尸合。——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如:合众(集合众人);合族(聚合全族的人);合火(结伙,结伴);合军(集结军队);合散(聚合消散);合绪(聚集在一起)

    (7) 联合;联络 。如:合盘(合伙);合出(凑合出来);合字(同伙;黑店)

    (8) 结合 。如:合色鞋(用几种颜色料子凑成鞋面的鞋子)

    (9) 符合,不违背 。如:合机(跟事实相符);合程(合乎格式或规定的程序);合情合理;不合自然

    (10) 适合

    合于桑林之舞。——《庄子·养生主》

    甚合孤心。——《资治通鉴》

    (11) 又如:合式(合适;合意);合中(适中);合折儿(合适);合景(与当时场面相适合,相般配);合折(恰当;合乎心思;合适);合他意思

    (12) 合并 。如:合传(纪传体史书的创作,合两人以上的事迹作传,称合传)

    (13) 覆盖;笼罩 。如:合扑(面朝下扑倒);合在缺底下(蒙在鼓里)

    (14) 匹配;配偶

    天作之合。——《诗·大雅·大明》

    得耦为合。——《周礼·媒氏》注

    岂合令郎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5) 又如:合和(结婚姻之好;亲睦);合姓(指结婚。男女两性合为一家);合独(使鳏夫寡妇结成夫妻)

    (16) 交锋 。如:合刃(军队相遇,刀刃相接);合战(交战)

    (17) 折算等于 。如: 一米合三尺

    (18) 制作 。如:合甲(制成皮革);合寿材

    (19) 应该 。如:合当(合该;应当);合行(合当;应该;集中在一起);合受(应该受到)

    (20) 吵架 。如:合嘴(争吵);合爆(合皂。混闹;喧闹);合嘴合舌(吵架)

    (21) 合掌 。如:合手

    (22) 回答,答 。如:合要(各举简要的言辞,以互相答辩)

    (23) 交媾。雌雄交尾,男女性交 。如:合盖(已得手。特指成男女情事)

    形容词

    (1) 全部;整个 。如:合家团聚;合府(全家);合宅(合家,合门,全家);合境(全境);合穗(合颖)

    (2) 和睦,和谐,融洽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小雅·常棣》

    合群者也。——《荀子·非十二子》。注:“合,谓和合群众也。”

    以比黄钟之宫适合。——《吕氏春秋·古乐》

    议事每不合。——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甚与孤合。——《资治通鉴》

    与宁南意合。——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不谋而合。——《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合心(齐心;同心);合情(和谐情感)

    名词

    (1) 盒子。后作“盒”

    以黑木合盛茶。——冯梦龙《古今谭概》

    (2) 姓

    副词

    一起,共同 。如:合吃;合住;合堂(同处一堂);合约(一同订约)

    介词

    (1) 与;向

    又不好合你再要。——《红楼梦》

    (2) 和 。如:合会(以及;和)

    量词

    古时打斗时双方攻防动作叫一合,也叫一回合 。如:战了五十合;两人交手数合

    动〉,〈形词

    (1) 闭合 。如:合眼

    (2) 全;总共 。如:合县(全县) “閤”

    (3) 另见

    (4) 另见

    英文翻译

    combine, unite, join; ga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gap3 hap6
    ◎ 客家话:[梅县腔] hap8 gak7 gap7 kap7 lap7 [台湾四县腔] hap8 gap7 gak7 kap7 [客英字典] hap8 kap7 gap7 [宝安腔] hap8 [沙头角腔] hap8 [客语拼音字汇] hab6 keb5 [海陆丰腔] hap8 gap7 gak7 kap7 [东莞腔] hap8 [陆丰腔] hap8
    ◎ 潮州话:hah8 , kab4 [澄海]kag4 ,gab4 [澄海]ga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侯閤入聲開口一等ghop/hopɣɒp
    [ji]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YJJH
    五行:
    仓颉: YLLN
    四角: 0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刀,齐声。“齐”亦兼表字义。本义:剪齐)

    (2) 同本义

    剂,齐也。——《说文》

    剂,剪齐也。——《后汉书·刘梁传》注

    其命剂也。——《太玄·永》。注:“剪绝也。”

    永不轨,其命剂也。——《太玄·永》

    剂,剪齐也。——《尔雅》。郭璞注:“南方人呼剪刀为剂刀。”

    (3) 割

    豫让剂面而变容,吞炭为哑。——《新书》

    (4) 调节;调和

    家之所有为剂。——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调剂;剂和(调药;调和);剂救(调和弥补);剂调(调节)

    名词

    (1) 古代买卖时用的契券

    以两剂禁民狱。——《周礼·大司寇》。注:“今券书也。”

    正之以傅别约剂。——《周礼·士师》。注:“各所持券也。”

    听买卖以质剂。——《周礼·小宰》。注:“谓两书一札,同而别之,长曰质,短曰剂。”

    大市以质,小市以剂。——《周礼》

    (2) 分剂,一定的分量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三国志》

    (3) 剂子 。如:面剂儿

    (4) 制剂。能产生化学反应、物理效应或生物效应的物质;主要的有效成分 。如:杀虫剂;催化剂;冷冻剂;乳剂;试剂;毒剂;氧化剂;指示剂

    (5) 指多味药合成的药剂 。如:剂料(按一定分量和比例调制而成的药料);针剂;丸剂;麻醉剂;利尿剂;催吐剂

    量词

    用于若干味药配制的汤药 。如:一剂中药

    英文翻译

    medicinal prepa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ai1
    ◎ 潮州话:zi3

    宋本广韵

    粘合剂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