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筆

fěn bǐ [ fen bi]
繁体 粉笔

词语释义

粉笔 fěnbǐ

(1) 熟石膏粉加水搅拌、灌入模型后凝固成的条状物,主要用来在黑板上写字

chalk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化妆所用的白笔。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十一:“燕支染细,粉笔含尖,香思芳情憎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呵呀!那戏场粉笔,最是厉害,一抹上脸,再洗不掉;虽有孝子慈孙,都不肯认做祖父的。”

粉筆的国语词典

白垩制成的细条状,黑板书写所用。

粉筆的网络释义

粉笔 (教学用品)

  • 粉笔是日常生活中广为使用的工具,一般用于在黑板上书写。古代的粉笔通常用天然的白垩制成,但现今多用其他的物质取代。粉笔的成分是硫酸钙的一种白色沉淀物,不容易被分解,颗粒比粉尘大。国内使用的粉笔主要有普通粉笔和无尘粉笔两种,其主要成分均为碳酸钙(石灰石)和硫酸钙(石膏),或含少量的氧化钙。
  • 粉筆的翻译

    英语: chalk,CL:支[zhi1],段[duan4]
    德语: Kreide
    法语: craie

    汉字详情

    fěn [fen]
    部首: 610
    笔画: 10
    五笔: OWV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DCSH
    四角: 989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米,从分,分亦声。本义:米细末。亦指谷类、豆类作物子实的细末)

    (2) 同本义

    粉,傅面者也。——《说文》

    藻火粉米。——《书·益稷》。郑注:“粉米,白米也。”

    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世说新语·汰侈》

    (3) 妆饰用的白色粉末,亦有染成红色者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世说新语·容止》

    (4) 又如:脂粉;粉面(傅粉的脸)

    (5) 泛指细末状物质 。如:粉沸(粉末飞扬腾涌);粉节(带有白粉的竹节。亦借指竹)

    (6) 用米、豆类或马铃薯等淀粉制成的食品,特指粉条或粉丝

    他一时慌了,弯下腰去抓那粉汤。——《儒林外史》

    (7) 又如:米粉;炒粉;凉粉;粉汤(粉丝汤);粉团(食品名。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犹今之麻团)

    (8) 绘画用的颜料 。如:粉墨(绘画用的白粉与黑墨。泛指绘画颜料);粉绘(粉缋。彩色的图画)

    动词

    (1) 研成粉末;粉碎

    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释名》

    (2) 又如:粉零麻碎(极言粉碎);粉骨捐躯(谓粉碎骨,献出生命)

    (3) 涂饰;粉饰 。如:粉拂(粉扑。敷粉时用以蘸粉拍脸);粉堞(用白垩涂刷的女墙)

    (4) 奖饰,称誉 。如:粉饰

    形容词

    (1) 白色的;带白色的;粉红色的

    粉粳五十斛。——《红楼梦》

    (2) 又如:粉粳(呈粉红色的粳米);粉巾(白色汗巾);粉白(形容女子面容白皙、姣好;亦形容洁白);粉色(白色;亦指粉红色。常用以形容有关艳情的事件)

    英文翻译

    powder, face powder; pla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fa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n3 [客英字典] fun3 [台湾四县腔] fun3 [宝安腔] fun3 [沙头角腔] fun3 [梅县腔] fun3 [东莞腔] fun3 [陆丰腔] fun3 [客语拼音字汇] fu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八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吻上聲合口三等pĭuənpyonx/piuun
    [bi]
    部首: 624
    笔画: 12
    五笔: TVFH
    仓颉: HLQ
    四角: 88507

    英文翻译

    writing brush; write; stroke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t7 [沙头角腔] bit7 [宝安腔] bit7 [台湾四县腔] bit7 [梅县腔] bit7 [海陆丰腔] bit7 [东莞腔] bit7 [陆丰腔] bit7 [客语拼音字汇] bi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鄙密質B開入聲開口三等眞Bpit/pytpĭĕ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