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帐

péng zhàng [ peng zhang]
繁体 篷帳
注音 ㄆㄥˊ ㄓㄤˋ

词语释义

篷帐 péngzhàng

(1) 帐篷

tent

词语解释

  1. 帐篷。

    清 毛祥麟 《三略汇编》:“ 苏州 营守 翁廷魁 、勇目 黄载清 、 夏宝庆 等佈梯上城,烧城上篷帐。” 陈毅 《赣南游击词》:“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晓明。”

引证解释

⒈ 帐篷。

清毛祥麟《三略汇编》:“苏州营守翁廷魁 、勇目黄载清、夏宝庆等佈梯上城,烧城上篷帐。”
陈毅《赣南游击词》:“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晓明。”

篷帐造句

不论住宅是高耸云霄的大楼或是不蔽风雨的篷帐,是富丽堂皇的。
这一日,车队行至一片森林旁,贾布见天色渐晚,而距离下一座城尚有十几里路,当即喝令停车休息,扎起篷帐,燃起篝火,就在林旁休息。
一抬手阻住了围拢上来的众人想要问出口的话,胖子竟是不再管小商队的这些人,径直的走回了篷帐之中。
可不是,他居住在苍穹的篷帐下面,不是穿过山谷,使是踱过平原,或是攀登高山。
太阳刚刚升起,她就溜出了篷帐,漫步走到不远的田野。
之外就是辽阔的牧场,篷帐处处,马羊嘶叫。
简陋的窝铺、篷帐里,跑出一个个手持棍棒弓箭的人,飞快地向那个稍高的土丘跑去。
李思南正自胡思乱想,忽听得似有轻微的声息,悉悉索索,似是有人拉开他的篷帐。
同样,每天根据太阳的位移而相应关闭或打开窗帘也会有所帮助,也可以种植落叶树或安装篷帐来为住房提供阴凉。

汉字详情

péng [peng]
部首: 624
笔画: 16
五笔: TTDP
五行:
吉凶:
仓颉: HYHJ
四角: 883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逢声。本义:车船等用以遮蔽风雨和阳光的设备。用篾席或布制成)

(2) 同本义

篛篷覆之。——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篷舟(篷船);篷船(有篷盖的船);篷厂(棚子,棚盖);篷声(雨落船篷之声);篷庐(像篷盖似的屋子);篷底(船篷之下)

(4) 船帆 。又如:篷帆(船帆);篷索(系船帆的绳子);篷脚(指控制船帆的绳索);篷篙(船帆和篙子);篷樯(船帆和桅杆)

(5) 船 。如:篷窗(船窗)

英文翻译

awning, covering; sail; boat

方言集汇

◎ 粤语:pu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ung2 [台湾四县腔] pung2 [梅县腔] pung2 [海陆丰腔] pung2 [客语拼音字汇] pung2 [东莞腔] pung2 [宝安腔] p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bʰuŋbung
zhàng [zhang]
部首: 318
笔画: 7
五笔: MHTY
五行:
仓颉: LBPO
四角: 4223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长声。巾,麻丝织品。本义:篷帐,有顶的篷帐)

(2) 同本义 。一种张挂或支架起来作为遮蔽用的器物。通常用布帛毡革制成

帐,帱也。——《说文》

帱谓之帐。——《尔雅》

在上曰帐,在旁曰帷,禅帐曰帱。——《何承天纂要》

项羽晨朝上将军 宋义,即其帐中斩 宋义头。——《史记·项羽本纪》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 高适《燕歌行》

(3) 又如:帷帐(帷是四周相围而无顶的篷帐;帐是有顶的篷帐);帐具(陈列帷帐入筵。指备膳、帷帐和膳具);帐门(篷帐的出入口);帐下(营帐中;将帅的部下);帐内(军幕中的将佐);帐天(布篷);帐落(游牧部落聚居之处);帐殿(作为行宫的帐幕);帐幄(帐御。帷帐衣服等);帐饮(在郊野张设篷帐,宴饮送别);帐饯(设帐置酒饯行)

(4) 蚊帐,床帐

帐,张也,张施于床上也。——《释名》

偷夜解齐将军之帱帐而献之。——《淮南子》

(5) 又如:帐檐(帐荫子。帐子前幅上端下垂如檐,用作装饰的横幅);帐钩(床帐的金属框架)

(6) 古代游牧民族计算人户的单位 。因他们逐水草而居,每户住一顶帐篷,故按帐计人户数

帐者,犹中国之户数也。——《后汉书》

英文翻译

tent; screen, mosquito net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