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糠

shāi kāng [ shai kang]
繁体 篩糠
注音 ㄕㄞ ㄎㄤ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用筛子筛糠﹐来回摇晃。比喻身体发抖打颤。

词语解释

  1. 用筛子筛糠,来回摇晃。比喻身体发抖打颤。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只是 安太太 ,那里经过这些事情,只吓得他体似筛糠,泪流满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五章:“ 道静 接过来,像筛糠一样,她的双手簌簌地抖着。还没有看,眼泪就滴到信纸上。”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二章:“庄稼人蹲在草棚屋里,两腿筛糠,胸腔里捣鼓。每家人都求神保佑别让人来捣自己的板门。”

引证解释

⒈ 用筛子筛糠,来回摇晃。比喻身体发抖打颤。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只是安太太,那里经过这些事情,只吓得他体似筛糠,泪流满面。”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五章:“道静接过来,像筛糠一样,她的双手簌簌地抖着。还没有看,眼泪就滴到信纸上。”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二章:“庄稼人蹲在草棚屋里,两腿筛糠,胸腔里捣鼓。每家人都求神保佑别让人来捣自己的板门。”

筛糠的网络释义

筛糠

  • 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 筛糠造句

    躲在岩缝之中的雪女和长白,扑腾跪地,抖似筛糠,纷纷求饶。
    我记得有一对夫妇从德国度假归来,抖得像筛糠一样。
    肥猪吓得浑身跟筛糠一般颤抖起来。
    那矮胖赌徒面如死灰,身体如同筛糠般抖个不停,哭丧着道“王哥,对不起,我我我……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个人脑袋,仔细瞧,是粉面油头的女俊英!武姑子看罢真魂冒,“哎哟“了一声扔在尘,浑身乱抖筛糠战,口内说“打鬼打鬼“不住声。
    空旷的洞穴中,林禹大汗淋漓,气喘如牛,握着石剑的手如同筛糠一样有节奏的颤抖着,胸口起伏,如同破烂风箱呼呼的拉扯着。
    这个态势,在中国统一后定会形成,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中国统一之时手脚颤抖、体似筛糠、去靖国神社求神拜鬼也没用处。
    他两眼发直,连连自语,又惊又怕,双腿也不听使唤,像筛糠似的乱颤起来。
    新娘埋进蚕丝被子里,身子骨儿像筛糠一样,抖个不停,牙巴骨也磕碰个不停。
    为了那些长了一双二五眼或一双筛糠的手的人,“淬毒弓”应运而生了。
    少年口鼻出血,如抖筛糠似的,顿时站立不稳,被那女子擒拿住。
    秦晋此时看起来身如筛糠,面如土色,几于手无缚鸡之力的富家公子哥一般无二。
    张昱见此情景,唰的抽出腰间长刀,擎在手中,孔彪、薛宏二人吓得心胆俱裂,躲在秦琼身后体若筛糠,秦琼当下也是暗自凝神戒备。
    数声、扑跌倒地、唯有瑟瑟发抖……蹲在地下的孔源,更是如同筛糠般的颤栗……
    大惊失色的李谅延和戴颂传带军队撤回赵曙大营内时,却骇然地发现,赵曙此时正在一个人的手底下浑身抖如筛糠。
    我拿个筛子就开始筛糠,等我滤完最后一点糠,幼虫贴在盒面上,像翻船上的水手。
    赤眼青鳞犀嘶声怒吼,吼声震天动地,铜铃也似的双目圆睁,两股更是如筛糠半颤抖不止,尤其是肛门急剧收紧如同铁钳,牢牢将江无涯的右臂卡住。
    唐宗龙看看两人的小腿,发现两人都是筛糠一样,瑟瑟发抖。
    这一下,那些鬼物更是吓得胆战心惊,颤抖如筛糠。

    汉字详情

    shāi [shai]
    部首: 624
    笔画: 12
    五笔: TJGH
    五行:
    仓颉: HLLB
    四角: 8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师声。本义:一种竹器,筛子) 同本义

    滤泉花满筛。——唐· 李洞《喜鸾公自蜀归》

    (2) 又如:筛子喂驴(歇后语。筛子喂驴,豆必漏下。漏豆谐“漏透”,即用光、穷极之意)

    动词

    (1) 用筛子过物

    筛土筑阿房之宫。——《汉书·贾山传》

    (2) 又如:筛瓦(从瓦隙筛过);筛糠(用筛子来回摇晃糠。比喻身体发抖打颤);筛箩(一种形似筛子的竹器);筛扬(用筛簸扬);引申为穿过孔隙

    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斟酒。如:筛酒(斟酒);筛春(筛酒。斟酒)

    (4) 击,敲。如:筛锣(敲锣);筛锣掌号(敲锣吹号);筛金(连声敲锣)

    (5) 摇动;抖动

    摇漾无声,一任风筛,依约翠侵帘隙。——清· 江昉《疏影》

    (6) 洒;分散地落下

    先将叶著怀中令暖,用刀剪碎,筛于纸上。——明· 戴羲《养余月令》

    (7) 把酒盛在容器里,放在火上使热

    两个老婆子蹲在外面火盆上筛酒。——《红楼梦》

    (8) 胡言乱语

    则你那小鬼头胡乱筛,俺判官头何处买?——明· 汤显祖《牡丹亭》

    英文翻译

    sieve, filter, screen; sift

    方言集汇

    ◎ 粤语:sai1
    ◎ 潮州话:tai1

    宋本广韵

    kāng [kang]
    部首: 610
    笔画: 17
    五笔: OYVI
    五行:
    仓颉: FDILE
    四角: 9099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康声。本义:从稻、麦等谷皮上脱下的皮、壳)

    (2) 本作“穅”,“康”。谷的外壳

    邻有糠槽而欲窃之。——《墨子·公输》

    (3) 又

    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

    (4) 又如:糠菜半年粮;糠覈(糠中的粗屑。形容粗糙的饭食);糠粞(谷皮碎米。指粗劣的粮食);糠灯(一种照明用具。以苏子油渣杂粟糠抟在蓬梗上点燃。旧时吉林民间多用之)

    (5) 小麦种子、黑麦种子或其他禾谷的碎裂皮层,从籽粒上分离出来,特别用于家畜饲料

    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扬作两处飞。——《琵琶记·糟糠自厌》

    英文翻译

    chaff, bran, husks; poor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ng1 kong1 [东莞腔] hong1 kong1 [台湾四县腔] hong1 kong1 [客英字典] kong1 hong1 [沙头角腔] hong1 [梅县腔] hong1 [宝安腔] hong1 [客语拼音字汇] hong1 h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岡唐開平聲開口一等khang/qangkʰ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