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允

dā yǔn [ da yun]
注音 ㄉㄚ ㄩㄣˇ

词语释义

答允 dāyǔn

(1) 对别人的要求表示同意和承诺

那位答允让雨停止的法师现在也表示他已无能为力了
undertake;promise

词语解释

  1. 同意;应允。

    张天翼 《谭九先生的工作》:“他老先生还答允出面来募捐,好在慰劳出征家属的时候多办点东西。” 沙汀 《替身》:“﹝ 烂狗 ﹞要紧的是那把兄弟已经答允了通融,于是跟定保长飘飘荡荡就走。”

引证解释

⒈ 同意;应允。

张天翼《谭九先生的工作》:“他老先生还答允出面来募捐,好在慰劳出征家属的时候多办点东西。”
沙汀《替身》:“﹝烂狗﹞要紧的是那把兄弟已经答允了通融,于是跟定保长飘飘荡荡就走。”

答允的国语词典

答应、应允。

如:「他的这项决定,希望能得到父亲的答允。」

答允的网络释义

答允

  • 答允,是汉语词汇,出自 《谭九先生的工作》,解释为同意、应允。
  • 答允造句

    朱思忖后遂答允,寇白门短衣匹马带着婢女斗儿归返金陵。
    英雄难过美人关,像袁紫衣那样美貌的姑娘,又为胡斐所倾心,正在两情相洽之际而软语央求,不答允她是很难的。
    亚哈随鲁王欣然答允,就像第一次一样,驿卒又要马上传达取消的谕旨。
    小僧既已答允了慕容先生,岂能畏难而退?
    很好很好!李大人诗酒风流,看上了我邦的女子,那是我南诏之福,李大人尽管说,本王一口答允。
    日前,大难不死的郑希怡宣布已接受男友求婚,答允下嫁。
    到而今,好个人头也始终没找着,不知到哪儿去了,这当殃的家人也只好收葬他那没头的死尸,他的寡母娘也哭呛了天,只悔没事先答允给他李二舒服一个晚上。
    皇上口不应心,不是真心答允老奴,老奴还是不能起来。
    律的转折还意味着,番邦学生不消再像以前一样,必需摆这个国度才略请求任务答允证。
    我知道阿坎剑法并非能事,如蒙答允,我当以一路骑士剑法相赠,于殿下不无小补,殿下意下如何?
    是……是这样的,你们大宋答允给咱们进贡的,可一直不……不见岁贡送来,咱们这才出兵的。
    尹哭自问不曾答允魔傲天任何事,是以他是毫无负担的观摩天魔淬魂诀,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仙武之道草创,这得来不费功夫的天魔淬魂诀正好可以用来借鉴。
    杨玄感摸一摸长髯,大大方方答允了,罗成怕他反悔,再说了几句话之后就道扰告辞,同着李客师往自己下处去。
    季某答允半年内还给何小姐,季,梅毒的传染途径某拿钱后就杳无消息。

    汉字详情

    dá,dā [da]
    部首: 624
    笔画: 12
    五笔: TWG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OMR
    四角: 88601

    详细解释

    (1) ——义同“答”( ),专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竹,合声。①本义:以竹补篱。②答谢,报答)

    (2) 回话;应对

    听言则答。——《诗·小雅·雨无止》

    既发则答君而俟。——《仪礼·乡射礼记》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以来。具答之。——陶潜《桃花源记》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乐府诗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渔歌互答。——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皆缄口不答。——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应答如流;答教(预先写好的准备答问的书面文字);答言(用言语回答);答语(回答的话;应对的话)

    (4) 报礼;报答。引申为酬答

    适不答兹谓不次。——《仪礼·五行志》。注:“报也。”

    因厚赂单于,答(报答)其善意。——《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又如:答施(报答恩惠);答效(报效;为报答恩德而为对方尽力)

    形容词

    (1) 粗厚 。如:答布(粗厚的布)

    (2) 另见

    英文翻译

    answer, reply; return; assent to

    方言集汇

    ◎ 粤语:daap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dap7 [陆丰腔] dap7 [宝安腔] dap7 [台湾四县腔] dap7 [梅县腔] dap7 [沙头角腔] dap7 [客语拼音字汇] dab5 [海陆丰腔] dap7 [东莞腔] da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合入聲開口一等toptɒp
    yǔn [yun]
    部首: 209
    笔画: 4
    五笔: CQ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HU
    四角: 232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为“以”(呂)字,下为“儿”(人)字。以是任用,用人不贰就是“允”。本义:诚信)

    (2) 同本义

    允,信也。——《说文》

    允,信也;允,诚也。——《尔雅》

    众允。——《易·晋》

    允恭克让。——《书·尧典》

    允也天子。——《诗·商颂·长发》

    命汝作纳言,风夜出纳联命,惟允。——《方言》

    (3) 又如:允元(信任仁厚之人);允直(诚实正真);允忠(忠信)

    (4) 公平

    祖父经,为郡县狱吏,案法平允,务存宽恕。——《后汉书》

    (5) 又如:允正(允当平正);允切(切当);允衷(恰 当);允情(合乎情理);允帖(妥贴,妥当)

    动词

    (1) 答应,许可

    慰留不允。——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允帖(旧时男家向女家求婚,女家表示同意的帖子);允从(允诺,依从)

    (3) 符合 。如:允合(符合);允符(符合);允值(相符,相当)

    (4) 使人信服;受人敬重

    你吃我这杯酒,应允我的话,我才起来。——《儒林外史》

    (5) 又如:允孚(得人心,使人信服);允赖(信赖,依靠)

    (6) 用,使用

    允厘百工。——《书·尧典》

    副词

    (1) 确实,果真

    度其夕阳,豳居允荒。——《诗·大雅·公刘》

    (2) 又如:允袭(确实相合);允臧(确实好;完善);允迪(认真履践或遵循)

    英文翻译

    to grant, to allow, to consent

    方言集汇

    ◎ 粤语:wan5
    ◎ 客家话:[梅县腔] jun1 jun3 [陆丰腔] jun3 [客语拼音字汇] ngiun1 yun1 [东莞腔] jiun1 [客英字典] jun3 [宝安腔] jun1 [沙头角腔] jun1 [海陆丰腔] run1 [台湾四县腔] j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七準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余準上聲合口三等jĭuĕnjynx/jviin

    答允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