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口常开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2) 同本义
笑,喜也。——《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 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
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
一握为笑。——《易·萃》
载笑载言。——《诗·卫风·氓》
言笑晏晏。
两小儿笑曰。——《列子·汤问》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论语·宪问》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笑而止之。——《列子·汤问》
笑而不顾。——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笑唏唏(笑嘻嘻);笑咍咍(大声地笑);笑浪(无拘束地大笑);笑面夜叉(外貌和气、心地狠毒的人)
(4) 讥笑;嘲笑
顾我则笑。——《诗·邶风·终风》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笑端(笑柄);笑骂从汝(我行我素,不顾他人饥笑责骂);笑弄(讥笑;嘲弄);笑侮(嘲笑戏弄)
(6) 玩笑;逗乐
勿以为笑。——《诗·大雅·板》
(7) 又如:笑嗷(喜笑;玩闹);笑乐院本(戏曲演出在正戏前加演的小戏);笑耍头回(宋元时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讲一个小故事作引子)
(8) 喜爱;羡慕 。如:笑眼传心(相视而笑,以目传情);笑悦(欢笑喜悦);笑叹(可笑可叹)
(9) 比喻花朵开放
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唐太宗《赋得残菊花》
(10) 又如:笑笑(花盛开的样子);笑靥金(菊花的别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siau5 [陆丰腔] siau5 [客语拼音字汇] seu4 xiau4 [台湾四县腔] siau5 seu5 [客英字典] siau5 [海陆丰腔] siau5 [东莞腔] siau5 [沙头角腔] siau5 [梅县腔] sia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方言集汇◎ 粤语:h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2) 同本义 纪于太常。——《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 载是常服。——《诗·小雅·六月》 (3) 裙子 叔旦泣涕于常,悲不能对。——《逸周书》 常,下裙也。——《说文》。朱骏声曰:“常裳二字,经传截然分开,并不通借。” (4) 规则,规律 陈常于时夏。——《诗·周颂·思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桀亡。——《荀子·天论》 (5) 又如:常古(旧法,常法);常故(旧例;常例);常式(法式) (6) 封建社会宣扬的所谓恒久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即伦常;纲常 。如:常伦(伦常);三纲五常 量词 古代长度单位。一丈六尺为常 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小尔雅·广度》 蒲筵常。——《仪礼·公食礼》。注:“丈六尺曰常,半常曰寻。” 酋予常有四尺。——《考工记》 争寻常以尽其民。——《左传·成公十二年》 不过墨丈寻常之间。——《国语·周语》 寻常之沟。——《庄子·庚桑楚》 形容词 (1) 恒久;长久不变 常,质也。——《广雅》 未变常也。——《易象下传》。虞注:“恒也。” 鲁邦是常。——《诗·鲁颂·閟宫》 天命靡常。——《诗·大雅·文王》 日月以为常。——《国语·越语》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墨子·尚贤》 圣人无常师。——唐· 韩愈《师说》 (2) 又如:常德(始终不变的品德);常心(固执不变的心);常安(永久的平安) (3) 一般;普通;正常 其有常。——《诗·唐风·鸨羽》 则维其常。——《诗·小雅·十月之交》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唐· 韩愈《杂说》 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常时(平时;平日);常言(平常的话;普通的话) (5) 一定 。如:常刑(一定的刑罚);常序(一定的次序) 副词 (1) 经常,常常 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列子》 汉王急,推堕 孝惠、 鲁元车下; 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良因异之,常习诵之。——《史记·留侯世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唐· 韩愈《杂说》 (2) 又如:常见面;常则是(经常是,总是);常时(时常,常常);常参官(日常参朝的官吏);常惺惺(佛教语。指头脑经常或长久保持清醒);常经(经常);常赁(经常受雇于人) (3) 通“尝”。曾经 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权成。——《庄子·人间世》 主父常游于此。——《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常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荀子·天论》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史记·高祖本纪》 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史记·留侯世家》 英文翻译common, normal, frequent, regular
方言集汇◎ 粤语:soe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ong2 [陆丰腔] shong3 [梅县腔] shong2 [东莞腔] song2 [客语拼音字汇] song2 [台湾四县腔] song2 [沙头角腔] song2 [宝安腔] song2 [海陆丰腔] shong2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详细解释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2) 同本义 開,张也。——《说文》 天门开阖。——《老子》十章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老子》 开物成务。——《易·系辞上》 开我东阁门。——《乐府诗集·木兰诗》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记》 开轩面场圃。——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开城(打开城门);开门钱(男家迎亲的轿子到女家,女家开门前索取的钱财) (4) 打开,开启 微子开封于 宋。——《荀子·议兵》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开卷有益;旗开得胜;顿开茅塞;开封(拆开书函);开窗放入大江来(只要一打开窗子,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开箱(女子出嫁后第一次打开其配嫁的箱柜);开着眼(睁着眼) (6) 引申为开放;舒放 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寺桃花始盛开。——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只在花开之数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7) 又如:春暖花开;盛开(花开得茂盛);开眉(舒展双眉。解愁、欣喜的意思);开眉展眼(形容高兴的样子。应作开眼展眉) (8) 创立,建立,开创,设立 欲开置县。——《海瑞传》 旁开小窗——明· 魏学洢《核舟记》 (9) 又如:开工厂;开店;开茶馆;开屏(张设屏风) (10) 摆开 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11) 又如:开宴(摆开酒席) (12) 开掘;开通 天门中断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13) 又如:开天辟地;开源节流;继往开来;开达(开通明达);开敏(开明通达) (14) 教导,启发 移风易俗之本,乃在开其心而正其精。——王符《潜夫论》 便开此议。——《资治通鉴》 (15) 又如:开诱(启发诱导);开晓(开导启发,让人明白);开譬(开导警惕) (16) 开拓,扩展 开地数千里。——《韩非子·初见秦》 开荒南野际。——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武皇开边意未已。—— 唐· 杜甫《兵车行》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17) 又如:开封(开拓疆土);开境(开拓疆域);开济(开创大业,匡济时艰);开边(开拓疆域);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 (18) 开始,开端 。如:开演;开业;开沽(卖酒);开笔(学童开始学做文章);开江(船由内河启程驶入长江);开八(十年一秩,七十一岁为八十纪数的开始,称为开八。同此,五十一岁称开六,六十一岁称开七) (19) 戏剧开场角色的说白 外扮老夫人上开。——元· 王实甫《西厢记》 (20) 释放;赦免 。如:开释(赦免,释放);开放(开脱;释放) (21) 解除,免去 。如:开除(开脱,免除;杀戮,消灭);开复(官员被降职、免官,后又免除处分恢复原职) (22) 分离,分开 连月不开。——《后汉书·列女传》 (23) 又如:开交(分开;解决) (24) 起刺激作用,尤指诱发特征性的生命活动 。如:开胃;开口(初生婴儿喂奶之前,请有奶水的妇女用咸菜抹上香油在婴儿口内抹上数次,称为:“开口”) (25) 书写,开列,填写 。如:开票;开账;开报(开列呈报) (26) 放晴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 量词 (1) 黄金成色单位,等于纯金占合金的1/24 。如:16开金含16/24纯金 (2) 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附在数词之后 。如:十六开 (3) 〈方〉∶冲茶一次,叫做一开 吃过五六开茶,朴斋将一角小洋钱会了茶钱。——《海上花列传》 名词 姓 英文翻译open; initiate, begin, start
方言集汇◎ 粤语:hoi1
◎ 潮州话:kai1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