秫绌

shú chù [ shu chu]
繁体 秫絀
注音 ㄕㄨˊ ㄔㄨˋ

词语释义

谓妇女针线缝工的粗劣。

词语解释

  1. 谓妇女针线缝工的粗劣。

    《史记·赵世家》:“黑齿雕题,却冠秫絀, 大吴 之国也。”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战国策》作‘秫缝’,絀亦缝紩之别名也。秫者,綦鍼也。古字多假借,故作‘秫絀’耳。此盖言其女功鍼缕之麤拙也。”参见“ 秫缝 ”。

引证解释

⒈ 谓妇女针线缝工的粗劣。参见“秫缝”。

《史记·赵世家》:“黑齿雕题,却冠秫絀, 大吴之国也。”
裴駰集解引徐广曰:“《战国策》作‘秫缝’,絀亦缝紩之别名也。秫者,綦鍼也。古字多假借,故作‘秫絀’耳。此盖言其女功鍼缕之麤拙也。”

秫绌的网络释义

秫绌

  • 秫绌(秫绌)
  • 《史记·赵世家》:“黑齿雕题,却冠秫绌, 大吴 之国也。”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战国策》作‘秫缝’,绌亦缝紩之别名也。秫者,綦针也。古字多假借,故作‘秫绌’耳。此盖言其女功针缕之麤拙也。”。
  • 汉字详情

    shú [shu]
    部首: 505
    笔画: 10
    五笔: TSYY
    五行:
    仓颉: HDID
    四角: 2399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古文术,加禾。本义:谷物之有粘性者。也指不粘者)

    (2) 同本义

    秫,稷之黏者也。——《说文》

    稻黍秫稷粟麻秔。——《急就篇》

    染羽以朱湛丹秫。盖有赤白二种。今北地谓高粱之粘者为秫,秫亦胡秫。——《考工记·钟氏》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陶渊明《和郭主簿》

    (3) 又如:秫田(种植黏粟之田);秫酒(用秫酿成的酒);秫蘖(制酒用的糯黍与曲);秫稻(即糯稻);秫谷(黍米);秫黍(高粱)

    (4) 通“鉥”。长针

    黑齿雕题,鳀冠秫缝。——《战国策·赵策》

    英文翻译

    glutinous variety of millet

    方言集汇

    ◎ 粤语:seot6
    ◎ 客家话:[陆丰腔] sut8 [客英字典] shut8 sut8 [台湾四县腔] sut8 sut8 [东莞腔] sut8 [沙头角腔] sut8 [客语拼音字汇] sud6 [海陆丰腔] sut8 shu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六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食聿入聲合口三等dʑʰĭuĕtzsjyt/djvit
    chù [chu]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BMH
    五行:
    仓颉: VMUU
    四角: 2217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出声。本义:深红色)

    (2) 同本义

    绌,绛也。——《说文》

    却冠林绌。——《史记·赵世家》

    (3) 不足

    然,其短长优绌,不尽出于一轨。——清· 冯俊《谋臣论》

    我们山西没有外销的款子,所以有些事情绌于经费,都不能办。——《官场现形记》

    (4) 又如:相形见绌

    动词

    (1) 通“诎”。屈服;制服

    范雎绌 白起, 公孙弘抑 董仲舒,此同朝共君宠禄争故耶?——《潜夫论·贤难》

    (2) 通“黜”。废除;贬退

    不孝者,君绌以爵。——《礼记·王制》

    世子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史记·老子列传》

    屈平既绌,其后 秦欲伐 齐, 齐与 楚从亲。——《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绌臣(被放逐的臣子);绌约(黜退而穷困);绌陟(升降,同黜陟)

    英文翻译

    sew, stitch; insuffic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zyut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