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种植
(1) 栽种植物或庄稼
(2) 细胞,尤指肿瘤细胞脱落至一个新的部位并继续生长
词语解释
栽种培植。
唐 翁洮 《苇丛》诗:“得地自成丛,那因种植功。” 明 陈子龙 《礼论》:“夫古之制礼,如种植焉,其播之均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 李公起 ﹞晚年尤好种植,奇花异卉,常满堦庭。”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 潘永福 同志允许他们也在工地附近开垦小块土地,利用工地水肥来种植,产品归他自己。”
引申为积累功德。
宋 叶适 《东塘处士墓志铭》:“其行常损己益物,种植甚远,积累可称纪者众矣。”
引证解释
⒈ 栽种培植。
引唐翁洮《苇丛》诗:“得地自成丛,那因种植功。”
明陈子龙《礼论》:“夫古之制礼,如种植焉,其播之均也。”
清周亮工《书影》卷三:“﹝李公起﹞晚年尤好种植,奇花异卉,常满堦庭。”
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潘永福同志允许他们也在工地附近开垦小块土地,利用工地水肥来种植,产品归他自己。”
⒉ 引申为积累功德。
引宋叶适《东塘处士墓志铭》:“其行常损己益物,种植甚远,积累可称纪者众矣。”
种植的国语词典
栽种培植。
种植的网络释义
种植
反义词
种植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hóng
形容词
(1) 幼稚
种,稚也。——《玉篇》
(2) 另见
zhǒng
名词
(1) 植物的种子
诞降嘉种。——《诗·大雅·生民》
其谷宜五种。谓黍、菽、麦、稻也。——《周礼·职方氏》
种不得下。——《汉书·沟洫志》。注:“五谷之子也。”
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黄芩之种。——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点种(点播种子);种籽(即种子);种食(谷种种粮食);种粮(谷物的种子);种实(即种子);种粒(犹种子);种子田(也叫“留种田”)
(3) 人的种族或其他生物的族类
种马一物。——《周礼·校人》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李白《出自蓟北门行》
(4) 又如:种落(部族居住的地方);种人(同种族的人);种落(种族部落);种众(同一种族的群众);种号(种族名号);种诛(族诛);种豪(种族中的豪强);种辈(同一种族的人);种孽(对非我种族的蔑称);种界(种族的界限);种性(种属的特性)
(5) 人种
本以救国救种为志。——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一》
(6) 又如: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有色人种;蒙古人种;灭种
(7) 种类;类别
序六艺为九种。——《汉书·艺文志》
(8) 又如:剧种;兵种;工种;军种;种切(种种切切,一切的意思);种别(类别);种类(类别)
(9) 即物种 。生物分类系统上所用的基本单位。如:种火(火种)
(10) 另见
zhòng
动词
(1) (形声。从禾,中(重)声。本义:播种;散布)
(2) 同本义
种,先种后熟也。——《说文》
黍稷种稑。——《诗·大雅·閟宫》
而生种稑之种。——《周礼·内宰》
种之黄茂,实方实苞。——《诗·大雅·生民》
慎其种,勿使数,亦无使疏。——《吕氏春秋·辩土》
仲秋乃劝种麦。——《礼记·月令》
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梦溪笔谈·采草药》
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书·大禹谟》
(3) 又如:种田;种子(下种);种惠(施予恩惠);种祸(埋下祸根);种福(积福);种祉(赐福);种毒(埋下毒根)
(4) 种植;栽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乐府诗集·焦仲卿妻》
条桑腊月下,种杏春风前。——唐· 王维《送六舅归陆浑》
(5) 又如:种瓜(栽植瓜果);种菜(种植蔬菜);种栽(犹栽种);种插(插枝栽种);种殖(栽种繁殖);种瓜得瓜(比喻有其因必得其果)
(6) 繁殖;养育
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唐· 韩愈《祭鳄鱼文》
(7) 又如:种鱼(养鱼)
(8) 移植;接种
种痘而愈,遂传于世。——《医宗金鉴》
(9) 又如:种齿(镶补牙齿);种牙(修镶牙齿)
(10) 培养;培植
明州江瑶柱有二种,大者江瑶,小者沙瑶,然沙瑶可种,逾年则成江瑶矣。——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11) 又如:种学(培养学识);种学积文(培养学识,积累文才);种智(佛教语。“一切种智”的省称);种觉(佛教语。佛证一切种智而大觉圆满,故名)
(1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ng1 zhung5 zhung3 [客英字典] zhung3 zhung5 [台湾四县腔] cung1 zung5 zung3 [梅县腔] chu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蟲 | 直弓 | 澄 | 東三 | 平聲 | 東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ɖʰĭuŋ | driung/diu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直声。本义:关闭门户用的直木)
(2) 同本义
植,户植也。——《说文》。按,古门外闭,中竖直木,以铁了鸟关之,可加锁者。
季孙与邑人争门关,决植。——《墨子·非儒》
夏屋宫驾,县联房植。——《淮南子·本经》
(3) 木柱
于四角立植而县。——《考工记·匠人》注
城上百步一楼,楼四植,植皆为通舄。——《墨子》。
(4) 引申为支柱,柱本
井植生梓,而不容瓮,沟植生条,而不容舟。——《淮南子·览冥》。注:“谓材也。”
君子谓坚能用法矣,法者国之植也。——明· 冯梦龙《智囊补》
(5) 特指筑城墙两端所竖的木柱
大役,与虑事,属其植。——《周礼·夏官·大司马》
(6) 又指悬挂蚕箔的柱子
槌,宋、 魏、 陈、 楚、 江、 淮之间谓之植。——《方言》
(7) 植物,谷类、花草、树木等的统称 。如:植保(植物保护);植株(包括根、茎、叶等部分的植物体);动植物
(8) 通“志”(
)。志向上无固植。——《管子·法法》。注:“植,志也。”
弱颜固植。——《楚辞·招魂》
(9) 姓
动词
(1) 栽种;种植;生长
植,种也。——《广雅·释地》
我有田畴,而子产植之。——《吕氏春秋·乐成》。注:“植,长也。”
东西植松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杂兰植桂竹。——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
所手植也。
种植之利。——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又如:植秀(种植花木);植林(植树造林);植治(用大量栽培植物的方法治理沙漠);植养(培植);植成(长成);植柳(插柳)
(4) 移植 。如: 植皮(移植皮肤);植移(移植)
(5) 立;树立
令获者植旌。——《周礼·田仆》
植其杖而芸。——《论语·微子》
植杖而耘耔。——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植刃道上。——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亭亭净植。——宋· 周敦颐《爱莲说》
植梯接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6) 又如:植行(谓所立的品行);植志(立志);植弓(立身);植表(树立标竿);植品(树立人品,培植好的品质);植德(立德);植操(树立志向操行)
(7) 建立
其实皆植党营私,为蠹国害民之事。——顾炎武《日知录》
(8) 又如:植学(立学);植言(立言);植礼(建立礼仪制度);植义(植意;立意)
(9) 竖立
诸侯必值耳。——《淮南子·人世间》
(10) 又如:植发(头发竖起);植发冲冠(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盛怒或踊跃之状);植鳍(竖起的鱼鳍)
(11) 通“置”(
)。安放,放置植璧秉珪。——《书·金縢》。疏:“植,古置字。”
植其杖而芸。——《论语·微子》
天下之势倒植矣。——贾谊《威不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it8 [台湾四县腔] tsiit8 [客英字典] chit8 [陆丰腔] chit8 [东莞腔] tsik8 cit8 [海陆丰腔] chit8 [客语拼音字汇] cid6 [宝安腔] cit8
◎ 潮州话:sêg4(sek) [澄海、饶平]sig8(sî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值 | 直吏 | 澄 | 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ɖʰĭə | drih/di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