砲臺

pào tái [pao tai]

词语释义

即炮台,就是架设火炮的台基,是随着火炮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战时工事。一般设在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塞,具有两门以上的火炮,是旧时在江海口岸和要塞构筑的永备炮阵地。主要装备大口径、远射程的火炮。阵地为永备工事,比较坚固。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一种旧式的固定的火炮发射阵地。构筑在江海口岸或要塞上。《清史稿·兵志三》:“以亲军炮队营驻 大沽 炮臺。”如: 上海 的 吴淞 炮台。

汉字详情

pào [pao]
部首: 517
笔画: 10
五笔: DQNN
仓颉: MRPRU
四角: 17612

英文翻译

gun, cannon

方言集汇

◎ 粤语:baau3 paau3 paau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au5 [客英字典] pau5 [海陆丰腔] pau5 [梅县腔] pau5 [陆丰腔] pau5 [客语拼音字汇] pau4 [台湾四县腔] pau5 [宝安腔] pau5
◎ 潮州话:pau3

宋本广韵

tái [tai]
部首: 621
笔画: 14
五笔: FKPF
仓颉: GRBG
四角: 40104

英文翻译

tower, lookout; stage, platform

方言集汇

◎ 粤语:to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oi2 [陆丰腔] toi3 [海陆丰腔] toi2 [客英字典] toi2 [梅县腔] toi2 [客语拼音字汇] toi2 [宝安腔] toi2
◎ 潮州话:t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哀平聲開口一等dai/doidʰɒi

砲臺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