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锧

zhēn zhì [ zhen zhi]
繁体 砧鑕
注音 ㄓㄣ ㄓˋ

词语释义

1.亦作"碪礩"。 2.古代斩首或腰斩用的垫板。

词语解释

  1. 亦作“碪礩”。古代斩首或腰斩用的垫板。

    宋 欧阳修 《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将再干於冕旒,宜先伏於砧鑕。” 金 高宪 《长城》诗:“ 祖龙 跋扈侈心开,牛豕生民付碪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碪礩”。古代斩首或腰斩用的垫板。

宋欧阳修《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将再干於冕旒,宜先伏於砧鑕。”
金高宪《长城》诗:“祖龙跋扈侈心开,牛豕生民付碪礩。”

砧锧的国语词典

一种古时的刑具。斩首或腰斩时,人伏卧于其上受刑。

砧锧的网络释义

砧锧

  • 砧锧,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古代斩首或腰斩用的垫板。
  • 汉字详情

    zhēn [zhen]
    部首: 517
    笔画: 10
    五笔: DHKG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RYR
    四角: 116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石,占声。本义:捣衣石)

    (2) 同本义

    秋至式清砧。——杜甫《捣衣》

    (3) 又如:砧杵(捣衣石和棒槌);砧石(捣衣石);砧声(捣衣声)。又指

    (4) 切物用的砧板

    加以砧斧。——韩愈《元和圣德》

    饿猫临鼠穴,馋犬舐鱼砧。——唐· 卢延让逸句

    (5) 又如:砧几(砧板);砧臼(砧板和石臼)

    (6) 古代用于斩首或腰斩的刑具,犯人伏其上以受刑。如:砧斧(砧板与斧钺。古代杀人刑具)

    (7) 锻捶金属用的垫座。如:铁砧

    (8) 捣草石

    砧,农家捣草石。——《正字通》

    (9) 同“椹”。木砧。如:内砧

    (10) 泛指物体下部的垫基

    造门砧之制,长三尺五寸。——《营造法式》

    (11) 捣衣声

    月明遥听远村砧。——唐· 刘沧《秋日山寺怀友人》

    英文翻译

    anvil; flat stone; exe

    方言集汇

    ◎ 粤语:zam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em1 [客语拼音字汇] diam1 zem1 [陆丰腔] zem [宝安腔] zem1 [海陆丰腔] zem1 [客英字典] zem1 [梅县腔] zem1 zem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知林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ţĭĕmtrim/tym
    zhì [zhi]
    部首: 506
    笔画: 13
    五笔: QRFM
    仓颉: OPHJO
    四角: 827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铁砧

    锧,铁锧砧。——《玉篇》

    (2) 古代腰斩用的垫座

    宜先伏于砧锧。——欧阳修《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

    (3) 斧。多指古腰斩刑具,两斤相合,如后之铡刀

    负覉絷,执鈇锧。——《公羊传》

    (4) 又如:锧鈇(锧斧。古代斩人的刑具);锧笮(斧与凿。古代腰斩和黥刑的刑具)

    (5) 星名。“铁锧”的省称

    一曰鈇锧,主诛斩…锧欲其忽忽不明,明则兵起,大臣诛。——《晋书·天文志上》

    动词

    斩,杀

    至路折处,反其目而锧之。——清·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英文翻译

    tungsten, wolfram

    方言集汇

    ◎ 粤语:zat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