砑虫

yà chóng [ ya chong]
繁体 砑蟲
注音 一ㄚˋ ㄔㄨㄥˊ

词语释义

1.昆虫名。即蚜虫。农业害虫之一。

词语解释

  1. 昆虫名。即蚜虫。农业害虫之一。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上·灯檠去虫》:“桃树生小虫,满枝黑如蚁。俗名砑虫。”参见“ 蚜虫 ”。

引证解释

⒈ 昆虫名。即蚜虫。农业害虫之一。参见“蚜虫”。

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上·灯檠去虫》:“桃树生小虫,满枝黑如蚁。俗名砑虫。”

汉字详情

[ya]
部首: 517
笔画: 9
五笔: DAHT
五行:
仓颉: MRMVH
四角: 116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用卵形或弧形的石块碾压或摩擦皮革、布帛等使密实而光亮

次以洛河石棍砑,次掺滑石末,令匀。——《营造法式》

(2) 用砑光机碾压、摩擦皮革等,使表面密实光亮 。如:把牛皮砑光

(3) 轻轻地接触;碰撞

轮铁棒,丢了磁杯,望长老脊背上砑了一下。——《西游记》

(4) 强使对方接受

几番要砑在小娟处宿歇。——《初刻拍案惊奇》

英文翻译

to grind, to calender, to polish; to roll with a stone roller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a5 [客英字典] nga5 [台湾四县腔] nga5 [梅县腔] nga5 [客语拼音字汇] nga2
◎ 潮州话:ghê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吾駕麻二開去聲開口二等ŋangrah/ngeah
chóng [chong]
部首: 603
笔画: 6
五笔: JHN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MI
四角: 501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 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2) 同本义

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说文》

风为虫。——《孔子家语·执辔》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虫飞薨薨。——《诗·齐风·桑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民不胜虫蛇。——《韩非子·五蠹》

(3) 又如:虫豸(昆虫;虫子);虫蛭(小虫子);虫天(百虫能各自适应所处的环境);虫吊(虫声。其声凄切,有如吊问);虫出(人死后数日则尸体生虫。喻死后不得入土安葬)

肉腐出虫。——《荀子》

(4) 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

蛟虫死。——《吕氏春秋·览冥》

(5) 又如:长虫(大虫。方言。指老虎);虫虾(指鱼虾);虫虱(泛指蛀虫);虫网(谓蜘蛛布网)

(6) 虫灾 。如:虫霜水旱(指农田的四大害);虫妖(虫类造成的灾害。多指蝗灾)

英文翻译

insects, worms; KangXi radical 142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wa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ng2 fui3 [宝安腔] cung2 | fui3 [台湾四县腔] cung2 fi3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东莞腔] cung2 [客英字典] chung2 [梅县腔] chung2 [陆丰腔] ch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偉微合上聲合口三等xĭwəihyoix/xvoj

砑虫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