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

shí hú [ shi hu]
注音 ㄕˊ ㄏㄨˊ

词语释义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多节,绿褐色,开白花,花瓣的顶端呈淡紫色。茎可入药。

词语解释

  1.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多节,绿褐色,开白花,花瓣的顶端呈淡紫色。茎可入药。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石斛出 始兴六安 山傍石上…… 盛弘之 《荆州记》云: 隋郡 永玉县 有 瀧石山 ,山上多石斛,精好如金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石斛》:“其茎状如金釵之股,故古有金釵石斛之称。今 蜀 人栽之,呼为金釵花。” 清 赵翼 《镇安土风》诗:“石斛花论价,桄榔麪可溲。”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多节,绿褐色,开白花,花瓣的顶端呈淡紫色。茎可入药。

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下:“石斛出始兴六安山傍石上…… 盛弘之《荆州记》云:隋郡永玉县有瀧石山,山上多石斛,精好如金环。”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石斛》:“其茎状如金釵之股,故古有金釵石斛之称。今蜀人栽之,呼为金釵花。”
清赵翼《镇安土风》诗:“石斛花论价,桄榔麪可溲。”

石斛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兰科石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根密生须状气根,质硬。茎高十至二十公分,肉质多浆,绿色。叶互生,呈广线或披针形,脉平行。夏日,茎上开白色或淡红色花。可供观赏或入药。

石斛的网络释义

石斛 (兰科石斛属植物)

  • 石斛(学名:Dendrobium nobile Lindl),又名仙斛兰韵、不死草、还魂草、紫萦仙株、吊兰、林兰、禁生、金钗花等。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喻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
  • 石斛造句

    结论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含量比试管苗多糖含量高。
    结合我们在铁皮石斛人工种子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人工种子应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后来,栗商通过多方打听方才知道,当日同乡为他所抓的药草叫做石斛,俗称“还魂草”。
    报道了香蕉提取物的浓度和添加方式对霍山石斛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摘要:目的比较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别。
    因此,用现在采收的三年生铁皮石斛鲜条烘干加工而成的铁皮枫斗,营养价值更高,也是服用的最佳时期,磨粉、干嚼、榨汁、煮汤均可。
    通过以金钗石斛的老茎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诱导无菌苗的试验,结果表明该途径是可行的。
    凭借着天然优势,泥巴沟工程区职工发展起林下种植业,在大棚内种有菊花、石斛等药材。
    它独蕴金钗石斛、天门冬、鲜生地、山药四味本草之滋益精华,拥有唤醒肌肤内在水分的神奇力量,能源源不断滋养肌肤,长保肌肤水润亮泽。
    唐宋以来的历代皇帝都把铁皮石斛列为皇家御用贡品,民间俗称“还魂草”,也叫“抗癌仙草”、“救命仙草”、植物界的“大熊猫”。
    研究可溶性蛋白和同工酶电泳图谱与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之间的关系。
    养生节中有来自雁荡山仿野生铁皮石斛基地、云南、广州等多产地石斛共同参与,读者可在养生节上品鉴地道石斛的优劣与真伪,及学习利用石斛的祛病养生之道。
    森宇的专家团队经过大量实验数据,反复的对比后发现,三年生铁皮石斛是药用有效成分含量、多糖含量积累的最高点。
    濒临灭绝的珍稀名贵药材黑节草,又被誉为“救命仙草”。
    今天介绍的花旗参石斛炖乌鸡汤,除了提神抗乏,还能健脾益胃、养阴生津,十分适合熬夜、烟酒过多人士饮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皮石斛四倍体的培育方法。
    建新小学的张晨磊说,他在一些专题节目中看到过中医药知识“冬虫夏草、铁皮石斛经常看到!”最让他觉得神奇的是知了壳能治病,“清热的”。
    以草药之乡贵州地道药材金钗石斛鲜品入药,配以黄精、蓝布正、朱砂根等地道苗药,精选药材,发挥滋阴养生、清胃火、疏气机、消食滞的作用。
    据了解,铁皮石斛又名黑节草、云南铁皮,主要分布于中国安徽、浙江、福建等地,是一种珍贵的野生药用植物,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为了有效推进铁皮石斛产业和林下经济模式的创新发展,公司建设了林下种植铁皮石斛示范园项目。

    汉字详情

    shí,dàn [shi,dan]
    部首: 517
    笔画: 5
    五笔: DGT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R
    四角: 10602

    详细解释

    dàn

    量词

    (1)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 白居易《官牛》

    (2)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3) 〈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他家有两石田

    (4) 另见 shí

    shí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2) 同本义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

    它山之石。——《诗·小雅·鹤鸣》

    山体曰石。——《释名》

    介于石。——《易·豫》

    艮为小石。——《易·说卦传》

    原声石。——《周礼·典同》

    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吕氏春秋·精通》

    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石田(石多不可耕种的田,比喻不会生育的妇女);石髓(钟乳石);石头记(《红楼梦》之本名);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简称“石城”。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石子甬路(用鹅卵石铺成的甬路);石桥三港(三孔的石桥。港:桥下的涵洞);石灰布袋(比喻到处生事、惹祸,留下不好影响的人)

    (4) 石刻,碑碣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石牛(石雕之牛);石人,石像(石雕的人像);石鲸(石雕的鲸鱼);石璧(石雕的璧);石驼(石刻的骆驼);石犀(石刻的犀牛);石本(石刻的拓本);石碣(圆顶的石碑);石铭(刻有文字的碑石)

    (6) 指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禁芳草石药。——《素问·腹中论》。注:“石药,英乳也。”

    (7) 又如:石水(矿泉水,亦泛指泉水);石肝(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石药(指矿物类药物)

    (8) 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宋· 黄庭坚《寄陈适用》

    (9) 古针,古代的医疗用具

    石之则狂。——《素问·腹中论》。注:“以石针开破之。”

    扁鹊怒而投其石。——《战国策》

    (10) “结石”的省称 。如:胆石;排石

    (11) 姓

    形容词

    (1) 硬;坚固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素问》

    (2) 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石骨(坚硬的岩石);石镫(坚固的铠甲)

    (3) 通“硕”。大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汉书·匈奴传》

    无石师而能言。——《庄子·外物》

    石者,大也。——《汉书·律历志》

    英文翻译

    stone, rock, mineral; rad. 112

    方言集汇

    ◎ 粤语:daam3 sek6
    ◎ 客家话:[陆丰腔] shak8 [客语拼音字汇] sag6 [台湾四县腔] sak8 [宝安腔] sak8 [沙头角腔] sak8 [客英字典] shak8 [海陆丰腔] shak8 [东莞腔] sak8 [梅县腔] sha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常隻昔開入聲開口三等ʑĭɛkzjek
    [hu]
    部首: 407
    笔画: 11
    五笔: QEU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BYJ
    四角: 242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斗,角声。本义: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2) 同本义 。如:斛斗(斛与斗。皆粮食量器名);斛子(粮食量具);斛槛(粮食量具)

    (3) ∶多用于粮食

    十斗曰斛。——《仪礼》

    (4) 比喻物之小 。如:斛舟(小船)

    英文翻译

    dry measure equal to some five or ten dou (U+6597 舒)

    方言集汇

    ◎ 粤语:huk6
    ◎ 客家话:[梅县腔] fuk8 [陆丰腔] fuk8 [客英字典] fuk8 [宝安腔] fuk8 [客语拼音字汇] fu2 fug5 [海陆丰腔] fuk8 [台湾四县腔] f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谷屋一入聲開口一等ɣukghuk/h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