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

shí yán [ shi yan]
繁体 石巖
注音 ㄕˊ 一ㄢˊ

词语释义

岩石。

词语解释

  1. 岩石。

    唐 孟浩然 《宿立公房》诗:“何如石巖趣,自入户庭间。” 唐 胡曾 《咏史诗·四皓庙》:“四皓忘机饮碧松,石巖云殿隐高踪。” 曹禺 《原野》序幕:“他象征着严肃,险恶,反抗与幽郁,仿佛是那被禁梏的 普饶密休士 ,羁绊在石岩上。”

引证解释

⒈ 岩石。

唐孟浩然《宿立公房》诗:“何如石巖趣,自入户庭间。”
唐胡曾《咏史诗·四皓庙》:“四皓忘机饮碧松,石巖云殿隐高踪。”
曹禺《原野》序幕:“他象征着严肃,险恶,反抗与幽郁,仿佛是那被禁梏的普饶密休士,羁绊在石岩上。”

石岩造句

李莉雅)近半月来,赞皇县嶂石岩风景区虎寨口村羊栏沟庄的村民发现,每天下午在村子附近的一处小山崖上,都会有两只猴子前来觅食。
通讯员郑东)乌石岩山是同安汀溪最高的一座山峰,且山势陡峭。
依据岩石岩性、沉积构造、垂向组合,将湖底扇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
建国后石岩一直大面积培植沙梨,每年都有大宗出口。
记忆里的莫羽,常常是一副寂静出尘的模样,披着紫色道袍,背着七星龙渊,在九石岩上任雨打风吹。
本报讯近日,有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两项桂冠的赞皇县嶂石岩风景区再添殊荣,被评为“河北最美的地方”。
以窑沟橄榄辉石角闪石岩岩体为代表,研究了涞源岩基中超镁铁质岩石。
车子刚到石岩水田公交车站,有三个穿便衣的人,自称是警察,要胡先生父子俩下车。
他在一块苔绿石岩上重重跪下,全身飞蹿着暴乱游走的黑之火。
潭心无风月不动,倒影射入紫石岩。
龙族天生性情高傲,巨石岩龙虽只是地龙,却也向来在妖兽中目空四海、为我独尊,今天不但被璧无尘所骗,还招至灵石被毁,早气得它兽血沸腾。
公园内有经过千万年冲刷而成的单面山、豆腐岩、小海岬等自然石岩景观,石岩林立,堪称东海岸特殊的景观。
石岩的水果品种主要有沙梨、黄梅和方柿等,其中沙梨最为著名。
杂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辉长岩、长辉绿岩、辉石岩、榄辉石岩等。
目送走了两只可爱的小白狐,两人来到了河对岸的青石岩上,共赏一碧如洗的夜空,星辰稀落,仿佛是谁撒去的一盘玉珠。
从秋到冬,从春到夏,日久天长,居然炼出一身好力气来,四五百斤的石岩,抱将起来绕打谷场转三圈,面不改色,气不发喘。
可能很多人没有去过富民县永定街道的白石岩村委会,其实在富民当地,这里的冬桃名声是响当当的。石岩造句。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昨日,嶂石岩国家地质公园挂牌仪式在赞皇县嶂石岩风景区举行。
最早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诗句就刻在独秀峰的石岩上。

汉字详情

shí,dàn [shi,dan]
部首: 517
笔画: 5
五笔: DGT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R
四角: 10602

详细解释

dàn

量词

(1)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 白居易《官牛》

(2)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3) 〈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他家有两石田

(4) 另见 shí

shí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2) 同本义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

它山之石。——《诗·小雅·鹤鸣》

山体曰石。——《释名》

介于石。——《易·豫》

艮为小石。——《易·说卦传》

原声石。——《周礼·典同》

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吕氏春秋·精通》

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石田(石多不可耕种的田,比喻不会生育的妇女);石髓(钟乳石);石头记(《红楼梦》之本名);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简称“石城”。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石子甬路(用鹅卵石铺成的甬路);石桥三港(三孔的石桥。港:桥下的涵洞);石灰布袋(比喻到处生事、惹祸,留下不好影响的人)

(4) 石刻,碑碣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石牛(石雕之牛);石人,石像(石雕的人像);石鲸(石雕的鲸鱼);石璧(石雕的璧);石驼(石刻的骆驼);石犀(石刻的犀牛);石本(石刻的拓本);石碣(圆顶的石碑);石铭(刻有文字的碑石)

(6) 指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禁芳草石药。——《素问·腹中论》。注:“石药,英乳也。”

(7) 又如:石水(矿泉水,亦泛指泉水);石肝(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石药(指矿物类药物)

(8) 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宋· 黄庭坚《寄陈适用》

(9) 古针,古代的医疗用具

石之则狂。——《素问·腹中论》。注:“以石针开破之。”

扁鹊怒而投其石。——《战国策》

(10) “结石”的省称 。如:胆石;排石

(11) 姓

形容词

(1) 硬;坚固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素问》

(2) 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石骨(坚硬的岩石);石镫(坚固的铠甲)

(3) 通“硕”。大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汉书·匈奴传》

无石师而能言。——《庄子·外物》

石者,大也。——《汉书·律历志》

英文翻译

stone, rock, mineral; rad. 112

方言集汇

◎ 粤语:daam3 sek6
◎ 客家话:[陆丰腔] shak8 [客语拼音字汇] sag6 [台湾四县腔] sak8 [宝安腔] sak8 [沙头角腔] sak8 [客英字典] shak8 [海陆丰腔] shak8 [东莞腔] sak8 [梅县腔] sha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常隻昔開入聲開口三等ʑĭɛkzjek
yán [yan]
部首: 325
笔画: 8
五笔: MD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MR
四角: 226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严声。“岩”为会意字。从山,从石。本义:高峻的山崖)

(2) 同本义

嵌岩窦穴。——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高岩峭壁。——宋· 沈括《梦溪笔谈》

植土龛岩。

(3) 又如:岩电(山崖间的闪电);岩阿(山崖旁边凹下的地方);岩徼(山崖边远的地方);岩下(山崖之下);岩饰(岩壁上的雕饰)

(4) 山峰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楚辞》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高山

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鲍照《登庐山诗》

(6) 又如:岩岫(山崖峰峦);岩隈(深山曲折处)

(7) 石穴,石窟 。如:岩栖(居住在岩穴中。指隐居);岩穴隐相(隐居在深山野林里的高人);岩房(石房);岩窟(山洞)

(8) 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岩。——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形容词

(1) 高险

保其岩阻。——《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岩邑(险要的城邑);岩墙(高而危险的墙)

英文翻译

cliff; rocks; mountain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m4
◎ 客家话:[梅县腔] ngam1 ngam2 [宝安腔] ngam2 [客语拼音字汇] ngab5 ngam2 [东莞腔] ngam2 [客英字典] ngam2 [台湾四县腔] ngam2 [沙头角腔] ngam2 [海陆丰腔] ng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七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五銜平聲開口二等ŋamngram/ng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