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堰

shí yàn [ shi yan]
注音 ㄕˊ 一ㄢˋ

词语释义

用以挡水﹑溢流的石筑低坝。可抬高水位,便利灌溉和航运。

词语解释

  1. 用以挡水、溢流的石筑低坝。可抬高水位,便利灌溉和航运。

    《新唐书·食货志三》:“ 河南 尹 裴迥 ……自 龙门 东山抵 天津桥 为石堰以遏水。”《宋史·河渠志四》:“ 涇河 中旧有石堰,修广皆百步。” 萧平 《三月雪》:“栗叶枯黄了……石堰下传来几声断断续续的秋虫的鸣声。”

引证解释

⒈ 用以挡水、溢流的石筑低坝。可抬高水位,便利灌溉和航运。

《新唐书·食货志三》:“河南尹裴迥 ……自龙门东山抵天津桥为石堰以遏水。”
《宋史·河渠志四》:“涇河中旧有石堰,修广皆百步。”
萧平《三月雪》:“栗叶枯黄了……石堰下传来几声断断续续的秋虫的鸣声。”

石堰的网络释义

石堰

  • 石堰村位于镇西,距镇政府驻地3.5公里,东面与秦堰村接壤,西与子陵村交界,西北同乌玉桥村为邻,东北与马堰村相连。2001年2月由原石堰、永福、堰南、王梁4个村合并成石堰村,全村9个自然村分别为上街头、下街头、南堰头、庙山头、西岩堰、范家山、王梁桥、白杨岙、翁郎桥。村委会驻地下街头。辖36个村民小组。2002年全村1326户,3847人。石堰因建闸于山岩之上故称石堰,村因堰名。
  • 石堰造句

    癸丑幸龙门,观修伊水石堰,赐丁夫酒食。
    祁东县风石堰镇沙井老屋村。
    石子清的作坊在夹江县马村石堰村,是一家声誉很高的造纸作坊。
    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工程采用爆破或风镐凿穴、毛石浆砌鱼鳞坑、高标准大鱼鳞坑等形式,实现高标准全面整地,确保石堰整齐美观,布穴均匀。
    此处是伏牛东麓的边缘山区,地势悬绝,唐白河回水不能通流,又逢山洪暴发,毁弃石堰,工程搁浅,后金兵南侵,国道中落,“终湮废焉”。
    石堰河边,胡学奎在岸边钓鱼。
    祁东县风石堰镇、白地市镇等地方的环卫工人,把街面清理好的垃圾以及家家户户丢到垃圾站点的垃圾直接就地进行焚烧,许多居民区都是如此。
    村周围成千上万的沟道、石堰,为收藏石头提供了绝佳的天然场所。
    沙坪坝区石堰湖森林温泉公园重庆华英达置业有限公司。
    然而在方城垭口,由于地势渐高而水不能至,适逢白河上游边降暴雨,石堰冲毁,第一次槽渠开挖就此停止。
    近两年,他把争取到的各级资金还用于筑护路石堰、建休闲广场、水库清淤加固、危房改造等方面。
    当前祁阳县处于特殊防汛期,周新辉一行来到观音滩镇渡口码头和黎家坪镇石堰脑水库,督查渡船安全发航情况和水库防汛工作。
    归阳镇、太和堂镇被省里列入了新型城镇化考核示范镇和中心镇,风石堰镇沙井村入选湖南省“传统村落”。

    汉字详情

    shí,dàn [shi,dan]
    部首: 517
    笔画: 5
    五笔: DGT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R
    四角: 10602

    详细解释

    dàn

    量词

    (1)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 白居易《官牛》

    (2)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3) 〈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他家有两石田

    (4) 另见 shí

    shí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2) 同本义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

    它山之石。——《诗·小雅·鹤鸣》

    山体曰石。——《释名》

    介于石。——《易·豫》

    艮为小石。——《易·说卦传》

    原声石。——《周礼·典同》

    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吕氏春秋·精通》

    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石田(石多不可耕种的田,比喻不会生育的妇女);石髓(钟乳石);石头记(《红楼梦》之本名);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简称“石城”。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石子甬路(用鹅卵石铺成的甬路);石桥三港(三孔的石桥。港:桥下的涵洞);石灰布袋(比喻到处生事、惹祸,留下不好影响的人)

    (4) 石刻,碑碣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石牛(石雕之牛);石人,石像(石雕的人像);石鲸(石雕的鲸鱼);石璧(石雕的璧);石驼(石刻的骆驼);石犀(石刻的犀牛);石本(石刻的拓本);石碣(圆顶的石碑);石铭(刻有文字的碑石)

    (6) 指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禁芳草石药。——《素问·腹中论》。注:“石药,英乳也。”

    (7) 又如:石水(矿泉水,亦泛指泉水);石肝(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石药(指矿物类药物)

    (8) 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宋· 黄庭坚《寄陈适用》

    (9) 古针,古代的医疗用具

    石之则狂。——《素问·腹中论》。注:“以石针开破之。”

    扁鹊怒而投其石。——《战国策》

    (10) “结石”的省称 。如:胆石;排石

    (11) 姓

    形容词

    (1) 硬;坚固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素问》

    (2) 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石骨(坚硬的岩石);石镫(坚固的铠甲)

    (3) 通“硕”。大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汉书·匈奴传》

    无石师而能言。——《庄子·外物》

    石者,大也。——《汉书·律历志》

    英文翻译

    stone, rock, mineral; rad. 112

    方言集汇

    ◎ 粤语:daam3 sek6
    ◎ 客家话:[陆丰腔] shak8 [客语拼音字汇] sag6 [台湾四县腔] sak8 [宝安腔] sak8 [沙头角腔] sak8 [客英字典] shak8 [海陆丰腔] shak8 [东莞腔] sak8 [梅县腔] sha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常隻昔開入聲開口三等ʑĭɛkzjek
    yàn [yan]
    部首: 334
    笔画: 12
    五笔: FAJV
    五行:
    仓颉: GSAV
    四角: 411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匽( yàn)声。本义:拦河坝)

    (2) 同本义

    东出千金堰。——《文选·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诗》

    堰,潜堰也,潜筑土以壅水也。——《广雅》

    长分桥西有千金堰。——《洛阳伽蓝记》

    (3) 又如:都江堰;堰塘(筑有堤堰的蓄水池);堰埭(截水的土堰);堰埭(壅水的土坝)

    (4) 田边用以分界或防止水土流失的土埂 。如:堰上塌了个小壑

    (5) 池塘

    桌椅板凳在田里堰里飘着。——闻一多《荒村》

    (6) 又如:一口堰;满满的一堰水

    动词

    堵 ;挡

    堰,壅水也。——《说文》

    谁家能堰东流水?——唐· 卢照邻《行路难》

    英文翻译

    dam; embankment, dike, bank

    方言集汇

    ◎ 粤语:jin2
    ◎ 客家话:[梅县腔] jan3 [台湾四县腔] jen3 [客英字典] jen3 [海陆丰腔] ren3 [客语拼音字汇] yan1 [东莞腔] jen5 [宝安腔] j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幰元開上聲開口三等qianx/iaanʔĭ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