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口

shǐ kǒu [ shi kou]
注音 ㄕˇ ㄎㄡˇ

词语释义

矢口 shǐkǒu

(1) 一口咬定

矢口否认
flatly

(2) 随口;信口

矢口成篇
speak thoughtlessly or cacually

词语解释

  1. 犹开口,随口。常表示不用思索,或敏捷。

    汉 扬雄 《法言·五百》:“圣人矢口而成言,肆笔而成书。” 汪荣宝 义疏:“矢口肆笔,犹云正口直笔,言不假思索也。” 明 屠隆 《綵毫记·散财结客》:“奇哉!矢口成篇,雄壮激烈,真才子也。” 清 曹寅 《病起弄笔戏书》诗:“鯫生肠无一勺油,矢口便駡东诸侯。”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纵横家流﹞擅专对之才,泉涌风发,辩若悬河,虽矢口直陈,自成妙论。”

  2. 誓口。谓赌咒发誓,一口咬定。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张炳垣传》:“﹝ 刘鸦头 ﹞被搒掠无完肤,矢口不吐同谋一人。”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良吏平反冤狱》:“及 张君 蒞任,过堂见此妇神气静雅,举止大方,谓必非逼死其姑者,疑其有冤,再三研詰,矢口不移。”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章:“母子二人很奸狡,矢口咬定没有人来过。”

引证解释

⒈ 犹开口,随口。常表示不用思索,或敏捷。

汉扬雄《法言·五百》:“圣人矢口而成言,肆笔而成书。”
汪荣宝义疏:“矢口肆笔,犹云正口直笔,言不假思索也。”
明屠隆《綵毫记·散财结客》:“奇哉!矢口成篇,雄壮激烈,真才子也。”
清曹寅《病起弄笔戏书》诗:“鯫生肠无一勺油,矢口便駡东诸侯。”
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纵横家流﹞擅专对之才,泉涌风发,辩若悬河,虽矢口直陈,自成妙论。”

⒉ 誓口。谓赌咒发誓,一口咬定。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张炳垣传》:“﹝刘鸦头﹞被搒掠无完肤,矢口不吐同谋一人。”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良吏平反冤狱》:“及张君蒞任,过堂见此妇神气静雅,举止大方,谓必非逼死其姑者,疑其有冤,再三研詰,矢口不移。”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十章:“母子二人很奸狡,矢口咬定没有人来过。”

矢口的国语词典

随口、信口。

矢口的网络释义

矢口

  • 矢口,指出口;不改口。常表示不用思索,或敏捷。见汉 扬雄 《法言·五百》:“圣人矢口而成言,肆笔而成书。”
  • 矢口的翻译

    德语: sich versprechen, ein unbedachtes Wort (V)​
    法语: désavouer catégoriquement, nier absolument

    矢口造句

    虽然人证物证俱在,他还是矢口狡赖。
    毛毛矢口否认他动过桌上的东西。
    说他昨天没有参加打扫卫生一事,他矢口否认,还列出几个证人说明他参加了。
    他矢口否认自己将窗户打破了。
    他对他的罪行,非但没有坦白交待,还公然在众人面前矢口抵赖。
    在人证物证俱备的情况下,他还矢口否认从保险柜中窃走了巨额现金。
    铁证如山,他还在矢口否认自己的罪行。
    他矢口否认那事是他干的。
    在初审过程中,他对那件事矢口否认。
    不过听说是一对双红姐妹布置的陷阱,但是她们两矢口否认,还说洋人往正经姑娘身上扣屎盆子。
    甘罗勃然变色,矢口否认道“一派胡言!老夫对秦国衷心一片,对君上那更是忠心耿耿!又怎么会如你所说的有那不臣之心!”。
    次日,记者也见到了这名收集人员,但他矢口否认这些废油是从温州市区收过来。
    事后有其他受刑人得知后,向狱方举发王男恶行,王男矢口否认,辩称是遭人陷害;法院调查发现,陈姓被害人虽是同志,但他与王男并无恩怨,且他指证历历。
    她对这一指控的矢口否认,反倒更使人相信这一指控是真的。
    警方表示,翁男被大学生追上后,矢口否认偷窃,双方并发生争执、拉扯,警察赶到后,翁男因觉得到了警局也无从抵赖,才俯首认罪。
    既然嘉莉矢口否认,为自己辩解,他对嘉莉的信赖又大大恢复了。
    现在进退两难,只得矢口不移,同他再辩论。
    有的轻声细语,有的矢口猖言,马背上的莫瞿也不由得眉头紧皱,但却没有上前阻止的意思。
    他矢口否认那些有关他憎恨所有英国人的推测,声称这些指控是“荒唐的”。
    元斌和李娜英的热恋传闻日前受到各界媒体及粉丝的高度关注,对其矢口否认的经纪公司方面不久前发布官方立场改口承认了两人的恋情。

    汉字详情

    shǐ [shi]
    部首: 518
    笔画: 5
    五笔: TD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OK
    四角: 808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镝括羽之形。本义:箭)

    (2) 同本义。以竹为箭,以木为矢

    矢又谓之箭。——《释名》

    矢,弓弩矢也。——《说文》

    掌六弓、四弩、八矢法。——《周礼·司弓矢》

    矢,箭也。——《广雅》

    嗑得金矢,解得黄矢。——《易·噬》

    疾如锥矢。——《战国策·齐策》

    侍投则拥矢。——《礼记·少仪》

    既挟我矢。——《诗·小雅·吉日》

    矢以柘若棘。——《大戴礼记·投壶》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汉· 贾谊《过秦论》

    入于太亩,还矢先王。——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飞矢;矢石(箭和礧石。古代守城的武器);矢人(造箭的工匠);矢如雨下(箭像雨一样射来。极言其多);矢房(箭袋);矢书(战争中用箭射至敌方的文字);矢干(箭杆);矢锋(箭的尖端);矢镝;矢镞(箭头);矢刃(箭和刀。泛指兵器)

    (4) 古代投壶用的筹码

    主人奉矢。——《礼记·投壶》

    (5) 又如:矢跃(谓投壶时筹从壶中跳了出来。亦泛指投壶活动)

    (6) 几何学名词。弧弦之半径

    值弧与弦之半曰矢。——清· 戴震《句股割圜记上》

    (7) 通“屎”。人或动物排出的粪便

    杀而埋之马矢之中。——《左传·文公十八年》

    以筐盛矢。——《庄子·人间世》

    是人也,所谓以孤父之戈钃牛矢也。——《荀子·荣辱》

    顷之,三遗矢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毛泽东《送瘟神》

    动词

    (1) 通“誓”。发誓

    永矢弗谖。——《诗·卫风·考槃》

    夫子矢之曰……《论语·雍也》

    遗风令歌,永矢不愃。——《汉·平舆令薛君碑》

    (2) 又如:矢孤介(誓守清高不随世俗的品格);矢素志(立誓实现自己的夙愿);矢慎矢勤(立誓谨慎和勤勉);矢棋(棋艺高明的人);矢日(指着太阳发誓);矢心不二(立誓无二心);矢死(誓死);矢志不渝(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矢盟(立誓);矢誓(立誓;盟誓);矢忠

    (3) 通“施”。施行

    矢其文德,洽此四国。——《诗·大雅·江汉》

    书曰:公矢鱼于棠。——《左传·隐公五年》

    (4) 又如:矢谋(施行计谋)

    (5) 陈述

    皋陶矢厥谟。——《书·大禹谟》

    (6) 又如:矢心(陈示衷心)

    (7) 陈列

    公矢鱼于棠。——《春秋·隐公五年》

    形容词

    (1) 直;正直,端正

    矢,直也。——《广雅》

    其直如矢。——《诗·小雅·小东》

    捍矢言而不纳。——潘岳《西征赋》

    (2) 又如:矢节(正直守节);矢夫(正直之臣);矢言(正直之言;直言,直说)

    英文翻译

    arrow, dart; vow, swear

    方言集汇

    ◎ 粤语:c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h1 [客语拼音字汇] si3 [陆丰腔] chi3 [宝安腔] ci1 ci3 | si3 [海陆丰腔] chi1 [客英字典] chi3 shi5 [东莞腔] si3 [梅县腔] she5
    ◎ 潮州话:s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式視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sjiix/sjyyɕi
    kǒu [kou]
    部首: 319
    笔画: 3
    五笔: KKK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
    四角: 6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后上聲開口一等kʰəukhux/q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