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缬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眼花。
宋 苏轼 《聚星堂雪》诗:“未嫌长夜作衣稜,却怕初阳生眼纈。”亦指醉眼。 宋 曾慥 《类说·拾遗类总·眼缬》:“醉眼曰眼纈。”
引证解释
⒈ 眼花。
引宋苏轼《聚星堂雪》诗:“未嫌长夜作衣稜,却怕初阳生眼纈。”
亦指醉眼。 宋曾慥《类说·拾遗类总·眼缬》:“醉眼曰眼纈。”
眼缬的网络释义
眼缬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目,艮(
)声。本义:眼珠)(2) 同本义
眼,目也。——《说文》
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释名》
巽为多白眼。——《易·说卦》
比干剖心, 子胥抉眼,忠之祸也。——《庄子·盗跖》
(3) 泛指眼睛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杜甫《新安吏》
(4) 又如:眼馋肚饱(贪得无厌;不知足);眼意心期(眼中传意,心中期待);眼黄地黑(心怀叵测,见财起意);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眼张失道(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痴呆的样子);眼里出火(形容极贪婪的神情);眼同检验(会同人员,共同检验);眼皮子薄(比喻气量小,喜欢斤斤计较);眼上眼下(上下端详);眼盻盻(喻指极为厌恶憎恨的人)
(5) 眼力 。如:眼明手快(眼光锐利,手脚灵活);眼光忒忒(眼神贼溜溜的样子);眼忙心乱(眼神发急,心情慌乱);眼离了(视物昏花模糊);眼紧(眼光);眼辨(眼力好)
(6) 耳目;眼线
当下就带孙小二做眼,飞马赶到 北关门下。——《警世通言》
(7) 见证
教地方公同作眼,将梁公家家财什物变卖了。——《古今小说》
(8) 又如:眼证(当场目睹可作证的人;见证人)
(9) 指孔;洞穴
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小池》
(10) 又如:眼子(孔洞);眼孔(孔;小洞)
(11) 任何网状物的线间空隙 。如:网眼;筛眼
(12) 事物的关键所在 。如:节骨眼儿
(13) 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
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红楼梦》
量词
——主要用于井的量词。如:两眼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an3 [客英字典] ngan3 ngien3 [海陆丰腔] ngien3 ngan3 [东莞腔] ngan3 [陆丰腔] ngan3 [梅县腔] ngian3 ngan3 [台湾四县腔] ngien3 ngan3 [宝安腔] ngan3 [客语拼音字汇] ngan3 ngia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眼 | 五限 | 疑 | 山開 | 上聲 | 潸 | 開口二等 | 山 | 山 | ngrenx/ngaaen | ŋæ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中国古代的一种印染方法
缬,谓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
(2) 又如:缬帛(染印彩帛);夹缬(唐代的一种印花锦)
(3) 有花纹的丝织品
衣绫绮缬。——《魏书》
(4) 两颊红晕。亦泛指一般红晕 。如:缬纹(酒后脸上呈现的红晕);缬晕(红晕);缬林(秋季叶红,树林呈红色,故称。一般指枫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