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懈
注音
一ㄢ ㄒ一ㄝˋ
词语释义
迟怠。
词语解释
迟怠。
《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虽復臺使盈凑,会取正属所办,徒相疑僨,反更淹懈。”
引证解释
⒈ 迟怠。
引《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虽復臺使盈凑,会取正属所办,徒相疑僨,反更淹懈。”
淹懈的网络释义
淹懈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水,奄声。本义:古水名,即今金沙江的一段) 同本义。在四川省南部。即今金沙江自发源地至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一段
淹水,一曰复水也,出今四川宁远府徼外,合金沙江入江。——《字林》
英文翻译
drown; cover with liquid, steep
方言集汇
◎ 粤语:ji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am1 jam5 [海陆丰腔] ram1 [梅县腔] jam3 jam1 [台湾四县腔] jam1 [宝安腔] jam3 [客语拼音字汇] yam1 yam3 [东莞腔] j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am1 jam5 [海陆丰腔] ram1 [梅县腔] jam3 jam1 [台湾四县腔] jam1 [宝安腔] jam3 [客语拼音字汇] yam1 yam3 [东莞腔] j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淹 | 央炎 | 影 | 鹽B | 平聲 | 鹽 | 開口三等 | 咸 | 鹽B | ʔĭɛm | qiem/yem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解声。本义:松懈)
(2) 同本义
懈,怠也。——《说文》
夙夜匪懈。——《孝经》
为民兴利除害而不懈。——《淮南子》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诸葛亮《出师表》
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懈懈(怠惰;懒散);懈厥操觚(怠慢从事);懈忒(懈怠失误);懈沮(懈怠沮丧);懈意(懈怠之心)
(4) 疲困;松散 。如:懈倦(松懈倦怠;松软疲困)
英文翻译
idle, relaxed, remiss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3 haai5 haa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ai5 hai3 [海陆丰腔] hai6 hai3 [客语拼音字汇] hai4 [宝安腔] hai3 [梅县腔] hai5 hai3 [东莞腔] hai3 [台湾四县腔] hai5 hai3
◎ 潮州话:ha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ai5 hai3 [海陆丰腔] hai6 hai3 [客语拼音字汇] hai4 [宝安腔] hai3 [梅县腔] hai5 hai3 [东莞腔] hai3 [台湾四县腔] hai5 hai3
◎ 潮州话:h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五卦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懈 | 古隘 | 見 | 佳開 | 去聲 | 卦 | 開口二等 | 佳 | 蟹 | kreh/kaeh | k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