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典

shèng diǎn [ sheng dian]
注音 ㄕㄥˋ ㄉ一ㄢ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盛典 shèngdiǎn

(1) 大规模的、隆重的仪式

开国盛典
grand ceremony;grand celebration

词语解释

  1. 重大的典章制度。

    《后汉书·皇后纪下·陈夫人》:“隆 汉 盛典,尊崇母氏,凡在外戚,莫不加宠。” 宋 秦观 《官制下》:“循名可知其器,而缘实亦得其文,可谓帝王之盛典矣。”

  2. 盛大的典礼。

    《隋书·音乐志上》:“盛典弗愆,羣望咸秩。” 宋 苏轼 《贺明堂赦书表》之一:“宗祀告成,修累朝之盛典;端门肆眚,答万宇之欢心。”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杂流登第》:“不知此例废於何时,使杂职遗贤,不克躬逢盛典,为可憾也。” 方纪 《歌声和笛音》:“好像要开始什么盛典,广场上静极了。”

  3. 隆重的恩典。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摘抄·宅》:“许令子孙永远居住,如此不惟厉仕者廉谨之心,亦祖父舍宅门廕子孙之盛典也。”《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圣运龙兴,闢门访落,此乃帝王盛典。”

引证解释

⒈ 重大的典章制度。

《后汉书·皇后纪下·陈夫人》:“隆汉盛典,尊崇母氏,凡在外戚,莫不加宠。”
宋秦观《官制下》:“循名可知其器,而缘实亦得其文,可谓帝王之盛典矣。”

⒉ 盛大的典礼。

《隋书·音乐志上》:“盛典弗愆,羣望咸秩。”
宋苏轼《贺明堂赦书表》之一:“宗祀告成,修累朝之盛典;端门肆眚,答万宇之欢心。”
清褚人穫《坚瓠馀集·杂流登第》:“不知此例废於何时,使杂职遗贤,不克躬逢盛典,为可憾也。”
方纪《歌声和笛音》:“好像要开始什么盛典,广场上静极了。”

⒊ 隆重的恩典。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摘抄·宅》:“许令子孙永远居住,如此不惟厉仕者廉谨之心,亦祖父舍宅门廕子孙之盛典也。”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圣运龙兴,闢门访落,此乃帝王盛典。”

盛典的国语词典

隆重的典礼。

盛典的网络释义

盛典

  • 盛典,汉语词汇。
  • 拼音:shèng diǎn
  • 释义:1、重大的典章制度。2.盛大的典礼。大规模的、隆重的仪式。3.隆重的恩典。
  • 盛典的翻译

    英语: majestic pomp, grand ceremony
    法语: cérémonie solennelle

    盛典造句

    围绕这届奥运会,一系列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文化、体育活动将陆续展开,汇为普天同庆的文化盛典。
    在每个寂静的夜,莪默默的行走,想到了天堂的盛典。
    在每个寂静的夜,我默默的行走,想到了天堂的盛典。
    在这场冰上盛典之前,甚至到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这场被融入了商演的婚礼是在炒作,申雪和赵宏博说。
    达人群星会、达人年度盛典与达人荣耀时刻。
    今日乃我苏家一年一次的族比盛典,值得可喜可贺。
    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窦文涛、田川、尉迟琳嘉担任音乐盛典的主持人,在“小除夕”这天向观众送去新春的第一声祝福。
    在这个平台上,我能以全新的角色参与到艺术节盛典之中,观摩演出,与观众、艺术工作者们愉悦地交流互动。
    努力拼搏为了那一天,挥洒汗水为了那一刻,四年期待为了那一瞬,奥运盛典,精彩就要呈现。为中国奥运健儿加油!
    “获搜狐电视剧盛典最佳编剧奖为”幸福来敲门”。
    郑伊健居庸关相邀热血传奇史上最大沙巴克盛典。
    它毫无疑问是最隆重的古典音乐盛典之一。
    此次公益盛典将会面向市民开放数桌席位,市民定向捐赠一名贫困学生一年的助学金即可获邀现场出席盛典。
    珠光宝气,奢华盛典!山东省第一珠宝展艳压群芳!
    许昌奇思妙想、人面娃娃演绎时尚礼品盛典楼主图集。
    超级盛典才艺银奖博物志舞台照。
    据东方卫视总导演侯捷介绍,这次跨年盛典的主题定为“我们的梦”,将邀请众多海内外的明星,与观众共同辞旧迎新。
    去年年末,乖乖狗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就已经举办了表彰盛典,对优秀的代理商、经销商进行表彰。
    微博大号、音乐人梁欢本次也将被特聘为现场观察员,解读本届音乐盛典,近距离观摩演出,犀利评点各家艺人风范。
    鸟儿们飞回来了,蜜蜂们在嗡嗡叫,鲜花在盛开,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温暖的季节,预示着户外最盛大的音乐盛典即将开始。

    汉字详情

    shèng,chéng [sheng,cheng]
    部首: 510
    笔画: 11
    五笔: DNN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SBT
    四角: 53102

    详细解释

    chéng

    名词

    (1) 放在祭器里的谷物

    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说文》

    天子亲耕以共粢盛。——《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2) 又如:粢盛

    (3) 器皿,如杯、碗之类

    旨酒一盛兮。——《左传·哀公十三年》。注:“一器也。”

    食粥于盛。——《礼记·丧大记》

    (4) 春秋时国名 。即郕。故址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动词

    (1) 把东西放进去 。如:盛水不漏(喻说理严密);盛饭

    (2) 用勺舀或运送 。如:给他自己盛汤

    (3) 容纳 。如:礼堂能盛三千人

    (4) 〈方〉∶居住;生活

    豹子沟我也不想盛了,盛够了。—— 欧阳山《高干大》

    (5) 整饬;端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

    (6) 另见 shèng

    shèng

    形容词

    (1) (形声。从皿,成声。( chéng)本义:盛在祭器中的黍稷)

    (2) 旺盛;兴盛

    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论语·泰伯》

    国家之盛。——韩愈《送孟东野序》

    物盛则衰。——《史记·蔡泽列传》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盛古(指远古兴盛时代);盛族(名门望族);盛气(气势旺盛);盛阳(旺盛的阳气)

    (4) 茂盛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 白居易《游大林寺》

    (5) 又如:盛茂(茂盛)

    (6) 丰盛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论语》

    俯祭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7) 盛大;隆重

    官盛任使。——《礼记·中庸》。疏:“谓官之盛大。”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8) 又如:盛作(犹大作);盛烈(盛大的功业);盛乐(盛大的乐曲);盛礼(盛大的礼仪)

    (9) 众,多;极充足

    盛,多也。——《广雅》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李斯《谏逐客书》

    (10) 又如:盛多(众多)

    (11) 大,高,显赫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唐· 韩愈《师说》

    (12) 美好

    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红楼梦》第三回

    (13) 又如:盛心(深厚美好的情意);盛轨(美好的典范);盛则(美好的法则);盛美(美善;称美);盛藻(华美的辞藻)

    (14) 范围广大;广泛

    唐人尚未盛为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赵亦盛设兵以待 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5) 又如:盛行;盛传

    副词

    (1) 极力;表程度深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 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盛酌(盛情款待);盛言(极力申说);盛推(极力推许);盛道(极力称说);盛夸(极力夸大)

    名词

    (1) 极点;顶点

    尧者,圣人之盛也。—— 王安石《九变而赏罚可言》

    (2) 姓

    动词

    (1) 赞美

    盛夏后之致美。—— 张衡《东京赋》

    (2) 又如:盛口(交口称誉);盛尊(尊贵至极);盛介(盛价。对别人的尊称);盛使(对对方办事人员的敬称);盛从(称对方仆从的客套话)

    (3) 抚育

    周公盛养 成王。——《书·大传·金縢》

    (4) 又如:盛养(培育)

    (5) 另见 chéng

    英文翻译

    abundant, flourishing; contain; fill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4 sing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in2 shin5 [沙头角腔] sin5 [客语拼音字汇] sang4 sin2 sin4 [海陆丰腔] shin5 [宝安腔] sin2 | sin5 [台湾四县腔] siin5 [梅县腔] shin2 shin5 [陆丰腔] shin5 [东莞腔] si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是征清開平聲開口三等ʑĭɛŋzjeng
    diǎn [dian]
    部首: 201
    笔画: 8
    五笔: MAW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BC
    四角: 55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2) 同本义

    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

    典,经也。——《尔雅·释言》

    不可为典要。——《易·系辞》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

    司晋之典籍。——《左传·昭公十五年》

    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丘迟《与陈伯之书》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药典;字典;释典(佛经);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记载政典的文籍);典坟(《三坟》和《五典》的省称。都是上古的典籍)

    (4) 常道,准则 。如:典型(常刑;常规);常典(常法);典要(不变的标准);典式(典范,法式)

    (5) 法律;法规

    掌建邦之三典,轻典、中典、重典也。——《周礼·大司寇》

    (6) 又如:典例(可依为准则的成例);典常(常法,常规);典诰(古代文体名。典指常法;诰指诏令)

    (7) 典礼,仪节 。如:盛典;开国大典;庆典(庆祝典礼);典重涂山(比喻典礼重要,规模宏大。相传涂山是夏禹娶涂山氏及会见诸侯的地方)

    (8) 典故。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如:语出何典;典实(典故,史实);典证(出典和依据)

    (9) 典章,法令制度。又称“典度” 。如:典则(典章法则);典册(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典律(典章律令)

    动词

    (1) 主持;主管

    命汝典乐。——《书·尧典》

    或时下愚而千金,顽鲁而典城。——《论衡·命禄》

    专典机密。——《三国志·吴仪传》

    (2) 又如:典御(掌管统治);典诠(主持选拔);典守(主管、保管;看守);典历(掌管;经历)

    (3) 抵押,旧时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朝回日日典春衣。——杜甫《曲江二首》

    民间质典,利息重者至五、七分。——《金史·百官志》

    (4) 又如:典东西;典地,典田(典当田地);典衣(典押衣服);典身钱(卖身钱)

    形容词

    庄重高雅。指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 。如:典畅(典雅通畅);典则俊雅(典雅庄重);典辞(典雅的文辞);典藻(典丽华藻)

    英文翻译

    law, canon; documentation; classic, scrip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din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dien3 [东莞腔] den3 [客英字典] dien3 [宝安腔] den3 [梅县腔] dien3 [海陆丰腔] dien3 [客语拼音字汇] dian3 [台湾四县腔] dien3 [陆丰腔] t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七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多殄先開上聲開口四等tenx/teentʰ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