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皱眉
(1) 双眉紧蹙。表示不悦、忧虑等的神态
词语解释
双眉攒聚不舒,表示忧虑或不悦的样子。
唐 韩愈 《辞唱歌》:“復遣慳恡者,赠金不皱眉。” 宋 苏轼 《赠写真何秀才》诗:“不见雪中骑驴 孟浩然 ,皱眉吟诗肩耸山。” 清 李渔 《奈何天·巧怖》:“不须皱眉,不须泪垂。”
引证解释
⒈ 双眉攒聚不舒,表示忧虑或不悦的样子。
引唐韩愈《辞唱歌》:“復遣慳恡者,赠金不皱眉。”
宋苏轼《赠写真何秀才》诗:“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皱眉吟诗肩耸山。”
清李渔《奈何天·巧怖》:“不须皱眉,不须泪垂。”
皱眉的国语词典
双眉紧蹙,表示不满、不悦或忧愁。
皱眉的网络释义
皱眉
反义词
皱眉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皮,刍(
)声。本义:皮肤因松弛而起的纹路)(2) 同本义
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唐· 李贺《嘲少年》
面皮嘴唇烧的紫绛皱裂。——《红楼梦》
(3) 又如:皱皮(皮肤上的皱纹);皱文(皱纹)
(4) 衣、物等经折叠而显出痕迹
前低划开阔,烂漫堆众皱。——唐· 韩愈《南山诗》
(5) 又如:皱褶(褶皱。指衣服上折叠的纹路);皱彀(喻指水面的微波)
动词
(1) 收缩;紧蹙
琼窗春断双蛾皱。——南唐· 李煜《采桑子》
(2) 又如:皱白(指残花);打皱(起皱纹);衣裳皱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2)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眉,目上毛也。——《说文》
螓首蛾眉。——《诗·卫风·硕人》
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遗悲怀》
(3) 又如:眉心(双眉之间);眉间广尺(两眉间隔宽有一尺,表示人的相貌奇特);眉泉(眉头);眉寸(双眉之间);眉下添眉(比喻重复、多余);眉弓(额下长眉毛处突出如弓形的部位);眉尖(双眉附近处);眉柳(细长如柳叶的眉);眉脚(眉梢)
(4) 书页上端的空白 。又泛称上端。如:书眉;眉批
(5) 借指美女
眉,媚也,有妩媚也。——《释名》
下眉近戚。——《仲定碑》
(6) 又如:眉清目秀,眉目如画(形容容貌俊美清秀,借指美女)
(7) 古州名 。故地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形容词
(1) 形容隆起 。如:眉瑑(古代圭、璋等玉制礼器上下两头都有孔,孔与孔之间有沟,沟缘高出部分叫眉瑑)
(2) 老
眉,老也。——《方言一》
以介眉寿。——《诗·豳风·七月》
(3) 又如:眉寿(长寿);眉耇(高寿,长寿)
量词
多用于称新月。如:一眉新月;眉月(指新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mi3 [客英字典] mi2 [海陆丰腔] mi2 [客语拼音字汇] mi2 [台湾四县腔] mi2 [梅县腔] mi2 [沙头角腔] mi2 [东莞腔] mi2 [宝安腔] mi2
◎ 潮州话:bha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眉 | 武悲 | 明 | 脂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脂B | mi | mii/m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