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派
词语释义
清代经学派系之一。导源于江永而成于皖南·戴震。
著名的篆刻流派之一。
词语解释
清 代经学派系之一。导源于 江永 而成于 皖南 戴震 。
段玉裁 、 王念孙 、 王引之 等都属此派。主张以文字学为基点,从训诂、音韵、典章制度等方面阐明经义和哲理。
著名的篆刻流派之一。
明 代 婺源 人 何震 开创, 程邃 、 巴慰祖 、 胡唐 等继之。篆刻专学 秦 汉 ,风格朴茂苍秀。也称 徽 派。
引证解释
⒈ 清代经学派系之一。导源于江永而成于皖南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都属此派。主张以文字学为基点,从训诂、音韵、典章制度等方面阐明经义和哲理。
⒉ 著名的篆刻流派之一。 明代婺源人何震开创, 程邃、巴慰祖、胡唐等继之。篆刻专学秦汉,风格朴茂苍秀。也称徽派。
皖派的国语词典
清代汉学家的一派。以戴震为首,段玉裁、王念孙等都属这一派。因戴震为安徽人,故称为「皖派」。
皖派的网络释义
皖派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春秋时国名 。汉置县。在今安徽省潜山县北
《禹贡》扬州之域, 春秋时为 皖国, 战国属 楚, 秦属 九江郡,二 汉属 庐江郡。——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2) 安徽省的简称,因境内西部有皖山(天柱山)而得名 。如:皖公山(又名潜山、皖山、天柱山);皖派(清代经学派系之一。源于江永而成于皖南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都属此派)
(3) 古地名 。如:皖口;皖北;皖城;皖南;皖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n3 fan3 [客英字典] fan3 van3 jen3 [台湾四县腔] fan3 fan3 [梅县腔] fon3 [宝安腔] fan3 won3 wan3 fon3 [东莞腔] won3 [客语拼音字汇] van3 vo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睆 | 戸板 | 匣 | 刪合 | 上聲 | 潸 | 合口二等 | 刪 | 山 | ghruanx/hoaan | ɣwa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水的支流)
(2) 同本义
派,别水也。——《说文》
百川派别。——左思《吴都赋》
九派乎浔阳。—— 郭璞《江赋》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3) 又如:九派(一般指长江的很多支流);派流(水的支流)
(4) 泛指江河的流水 。如:派合(水流汇合)
(5) 人物、事物的系统、流别 。如:派演天潢(宗族的支派。天潢:皇族);党派;左派;新派;旧派;宗派;死硬派;保守派;宫廷派;派衍(宗教支派,繁衍)
(6) 气派;风度 。如:派势(派头,气派);派式(派头,模样);派阔(派头);文艺复兴派的油画;正派;官僚派
(7) 由牛奶、奶油、面粉和不同馅料做成的饼。多作为甜食在饭后吃 。如:苹果派;巧克力派
动词
(1) 派遣;差遣 。如:派散(分派散发);派人去办;派拨(调遣);选派(挑选派遣)
(2) 分配;分摊 。如:派粮;派款;摊派;派索(摊派索取);派开(分配开来);派征(摊派征收);派取(分摊收取);派赏(分配赏给)
(3) 安排 。如:派拨(安排)
(4) 指责 。如:派不是(指责;数落)
量词
(1) 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字 。如:一派新气象;一派胡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ai5 [东莞腔] pai5 [海陆丰腔] pai5 [梅县腔] pai5 [沙头角腔] pai5 [客英字典] pai5 [宝安腔] pai5 [客语拼音字汇] pai4 [陆丰腔] pai5
◎ 潮州话:pa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派 | 匹卦 | 滂 | 佳開 | 去聲 | 卦 | 開口二等 | 佳 | 蟹 | phreh/phaeh | pʰ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