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
部首
白部(白部)
笔画
12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白部(白部),总笔画12画,五行属木,姓名学姓,常用字,多用男性,吉凶寓意:吉
基本信息
繁体
皖
叠字
--
五行
木
部外笔画
7
统一码
7696
仓颉
HAJMU
郑码
NKBR
四角号码
23612
电码
4111
区位码
4578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五笔
RPFQ
注音
ㄨㄢˇ,
吉凶寓意
吉
起名建议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325114451135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皖的五行属性木,推荐搭配:
宜配:水、火属性字
姓名学分析
根据姓名学分析,皖字: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吉凶寓意
该字在姓名中的吉凶寓意:
吉
性别倾向
该字在起名时的性别倾向:
适合用于男孩起名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皖公、皖山、皖派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春秋时国名。汉置县。在今安徽省潜山县北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为皖国,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二汉属庐江郡。——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安徽省的简称,因境内西部有皖山(天柱山)而得名。如:皖公山(又名潜山、皖山、天柱山);皖派(清代经学派系之一。源于江永而成于皖南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都属此派)
古地名。如:皖口;皖北;皖城;皖南;皖县
详细解释
名词
(1) 春秋时国名 。汉置县。在今安徽省潜山县北
《禹贡》扬州之域, 春秋时为 皖国, 战国属 楚, 秦属 九江郡,二 汉属 庐江郡。——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2) 安徽省的简称,因境内西部有皖山(天柱山)而得名 。如:皖公山(又名潜山、皖山、天柱山);皖派(清代经学派系之一。源于江永而成于皖南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都属此派)
(3) 古地名 。如:皖口;皖北;皖城;皖南;皖县
英语翻译
Anhui province
方言集汇
◎ 粤语:wun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n3 fan3 [客英字典] fan3 van3 jen3 [台湾四县腔] fan3 fan3 [梅县腔] fon3 [宝安腔] fan3 won3 wan3 fon3 [东莞腔] won3 [客语拼音字汇] van3 vo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n3 fan3 [客英字典] fan3 van3 jen3 [台湾四县腔] fan3 fan3 [梅县腔] fon3 [宝安腔] fan3 won3 wan3 fon3 [东莞腔] won3 [客语拼音字汇] van3 von3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二十五潸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睆 | 戸板 | 匣 | 刪合 | 上聲 | 潸 | 合口二等 | 刪 | 山 | ghruanx/hoaan | ɣwan |
百度释义
(名)安徽的简称。
现代汉语词典
皖wǎn
(名)安徽的简称。
康熙字典
皖【午集中】【白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戸版切,還上聲。《廣韻》明星也。《集韻》明貌。
又《集韻》胡官切,音桓。地名,在舒。《地理通釋》舒州,春秋時皖國。漢爲皖縣。縣西有皖山,皖水。《後漢·馬援傳》攻沒皖城。《註》在皖水之北。
又《宋史·黃庭堅傳》初遊灊皖,樂其林泉之勝。《註》灊山,一名皖公山。皖伯始封地。今屬安慶府。
又桐城。一曰皖江,皖桐。
又《集韻》戸袞切,音混。義同。《集韻》或从日作晥。《韻箋逸字註》皖與皖桐之皖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