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白

hào bái [ hao bai]
注音 ㄏㄠˋ ㄅㄞ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皓白 hàobái

(1) 雪白;洁白

须发皓白
white

词语解释

  1. 纯白;洁白貌。

    《淮南子·原道训》:“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汉书·张良传》:“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餘,须眉皓白,衣冠甚伟。” 唐 元稹 《有鸟》诗之十三:“有鸟有鸟谓白鷴,雪毛皓白红觜殷。” 清 林则徐 《次韵答姚春木》:“时事艰如此,凭谁议海防?已成头皓白,遑问口雌黄。”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一○六:“这院长是一位须发皓白、和蔼可亲的老者。”

引证解释

⒈ 纯白;洁白貌。

《淮南子·原道训》:“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
《汉书·张良传》:“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餘,须眉皓白,衣冠甚伟。”
唐元稹《有鸟》诗之十三:“有鸟有鸟谓白鷴,雪毛皓白红觜殷。”
清林则徐《次韵答姚春木》:“时事艰如此,凭谁议海防?已成头皓白,遑问口雌黄。”
邹韬奋《萍踪寄语》一〇六:“这院长是一位须发皓白、和蔼可亲的老者。”

皓白的国语词典

雪白、洁白。

皓白的网络释义

皓白

  • 皓白是一个汉语词汇,
  • 拼音:hào bái
  • 释义是雪白;洁白。
  • 皓白的翻译

    英语: snow-white, spotless
    法语: blanc comme neige, impeccable

    皓白造句

    于亿万人群中与你相遇,只因你那明媚的笑容,只为你那皓白的贝齿,从此便不能相忘。全国爱牙日,爱护好你的牙齿,可能你就会因此遇见你的他。
    司徒易看到凌珞疑惑的眼睛,神秘的一笑,露出皓白的齿贝,眼睛眯的宛若月牙。
    他捧着这些心爱之物,敲响了主卧的门,一只皓白小手从打开的门缝中伸了出来,抓着衣服就迅速拉了进去。
    只为了追寻那块承诺之土的皓白海岸。
    皓白的牙齿,人人爱,让微笑增光添彩;健康的牙齿,人人羡,冷热酸甜胃口开;整齐的牙齿,人人,魅力无比乐开怀。好牙常在,幸福花开。祝全国爱牙日快乐!
    在自身的地盘里,抓这么一个“手无寸铁”的皓皓白发老者,进而大肆宣传和鼓动,只能再一次曝露金家的残暴与冷酷。
    到了傍晚,她伸出芊芊玉指拿出一截碧玉短笛,樱唇微启,皓白的牙齿与玉笛相得益彰,兰香律动,流转出阵阵缠绵低切的笛声。
    不过瞬间,女孩却突然颦眉而笑,露出了一排皓白的贝齿。
    女子亦是青色长裙,面容姣好,唇齿皓白,手持青色长剑,似乎是对旁边这男子不满,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正斜瞪着男子。
    大佛须眉皓白,衣冠甚伟,却也好奇。
    一根牙刷真可爱,两排牙齿白又白,三餐美味乐开怀,四季开心健康在,五味俱全味蕾开,六六大顺牙皓白,七彩八飘幸福来,九九归一牙不败,十全十美吃四海。全国爱牙日,祝您牙齿洁白。
    不知何时,更不知何处,一个年轻男子身穿一袭一尘不染的皓白锦衣,提剑撑伞,漫步走在雨中。
    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
    球型法阵周围以正五边形分布着五个半身高的皓白石柱子,这种魔导性极高的石材上镌刻着大量的魔法纹路,精雕细刻的白色石柱上还有一无色透明的水晶球。
    然而,这个少年脸色皓白,身子单薄,似有些有气无力,好似大病初愈一般。
    后来,陶仲文又向世宗引荐南阳方士梁高辅,此人年逾八十,须眉皓白,两手指甲各长五六寸,自言能导引服食,吐故纳新,并能制做一。
    梅茜在拼命写字,梅茜想陪着你,去你去不了的地方,带故事给你听,带所有的勇气给你,总有一天,你会到那些地方去,风抚摸脸庞,雪山皓白,湖泊明媚,听到全世界唱给你的情歌。
    牧泽为救冉紫车祸身亡,冉紫又和端木皓白坠下悬崖,临死前十指相扣。
    醒来之时,只见明月映窗,已然是到了中夜了,这时他才觉得心中好受了一些,漫步出门,但见天空云容皓白,月明千里,山中雾气蕴氲,露寒烟冷。
    仙姿玉貌的凌水清双足凌空,相交之前如花似玉的容颜,这次却玉惨花愁,黛眉上皓白的额头已经被香汗浸湿,一颗颗晶莹的汗水划过她的脸颊。

    汉字详情

    hào [hao]
    部首: 501
    笔画: 12
    五笔: RTF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AHGR
    四角: 2466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白,告声。本作“皜”。本义:光明)

    (2) 同本义

    日出皓兮。——《诗·陈风·月出》

    皓月千里。——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皓月(明月);皓旰(光明亮丽);皓颢(明亮洁白);皓洁(明亮洁白)

    (4) 白;洁白

    皓,白也。——《小尔雅》

    白石皓皓。——《诗·唐风·扬之水》

    皓皓乎不可尚已。——《孟子·滕文公上》

    有五六老叟,庞眉皓发。——《后汉书·刘庞传》

    曼理皓齿。——《韩非子·杨权》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曹植《洛神赋》

    绛皓驳色。——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皓腕(素腕,指女子洁白的手腕);皓皓(洁白的样子;光明的样子);皓手(洁白的手);皓然(洁白的样子);皓齿明眸(洁白的牙齿,明亮的眼睛)

    (6) 通“昊”。广大的样子

    闇乎天下之晦盲也,皓天不复,忧无疆也。——《荀子·赋》

    皓天舒白日。——左思《咏史》

    太皓悦和,雷声乃发 。又如:皓然(元气盛大流行的样子);皓天(天的泛称;即昊天);皓荡(广阔天边的样子)

    名词

    借指老翁

    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 南山皓。—— 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

    英文翻译

    bright, luminous; clear; hoary

    方言集汇

    ◎ 粤语:gou2 h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au3 [hau2] gau3 [宝安腔] hau1 [陆丰腔] hau6 [客英字典] hau3 [台湾四县腔] hau3 [hau1] gau3 [梅县腔] hau3 gau3 [客语拼音字汇] hau4 ho4
    ◎ 潮州话:h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老上聲開口一等ɣɑughaux/hav
    bái [bai]
    部首: 501
    笔画: 5
    五笔: RRR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A
    四角: 260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2) 同本义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虚室生白。——《庄子·人间世》

    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

    白昼大都之中。——《汉书·贾谊传》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

    须眉交白。——《庄子·渔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目辨白黑美恶。——《荀子·荣辱》

    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雪白(像雪一样的洁白);白衣(白衣人。古代未仕者穿的白衣)

    (4) 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5) 又如:白心(使心得以澄明清静;指洁白明静的心)

    (6) 亮;明亮。与“暗”相对

    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7) 又如:东方发白;白日鬼(指日间公然招摇撞骗的人)

    (8) 一无所有

    白手起家成业。——《杂纂新录》

    (9) 又如:白文(不附加注解的书本正文;俗称“阴文”,碑文或印文虚白的部分);白手起家(自食其力而没有任何凭藉依恃而创建家业);白社(无人祭祀的土地庙,亦指荒无人烟的家乡);白大人(没有功名的人);白战(徒手相搏);一穷二白

    (10) 字形写错(如笔画错或误写为同音异义的字)的或字音读错的 。如:念白字;写白字

    (11) 显著

    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荀子·天论》

    (12) 真诚;坦白

    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

    (13) 观点或行动极端保守或反动的 。如:白军;白匪

    名词

    (1) 古时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

    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虞初新志》

    飞觞举白。——左思《吴都赋》

    (2) 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 。如:独白;对白

    (3) 地方话 。如:苏白

    (4) 指白话,跟“文言”相对 。如:文白夹杂

    (5) 姓

    白起,小竖子耳。——《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动词

    (1) 清楚,明白

    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高启《书搏鸡者事》

    (2) 又如:不白之冤;真相大白

    (3) 表明;说明

    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士节》

    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4) 又如:自白(自我表白);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5) 禀告;报告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6) 上告;控告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7) 使…白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副词

    (1) 白白,平白

    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红楼梦》

    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睢景臣《高祖还乡》

    (2) 又如:白死;白活;白等;白瞪(白瞪眼,束手无策的样子);白做了一天工夫;白得;白看戏

    (3) 单单;只是

    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有什么说,只管告诉二奶奶——《红楼梦》

    (4) 竟。与“不”连用 。如:叫了半天,白不答应;白当(竟;竟然)

    英文翻译

    white; pure, unblemished; br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ak8 [梅县腔] pak8 [沙头角腔] pak8 [客语拼音字汇] pag6 ped6 [海陆丰腔] pak8 [客英字典] pak8 [陆丰腔] pak8 [东莞腔] pak8 [宝安腔] pak8
    ◎ 潮州话:bê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傍陌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bʰɐkbrak/beak

    皓白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