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瘢

dòu bān [ dou ban]
注音 ㄉㄡˋ ㄅㄢ

词语释义

人患痘疮后留下的瘢痕。

词语解释

  1. 人患痘疮后留下的瘢痕。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下·痘疮》:“马肉汁并洗痘瘢。”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黄痘子》:“ 宋 时面有痘瘢者即谓痘子,今所谓麻子也。”

引证解释

⒈ 人患痘疮后留下的瘢痕。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下·痘疮》:“马肉汁并洗痘瘢。”
清俞樾《茶香室三钞·黄痘子》:“宋时面有痘瘢者即谓痘子,今所谓麻子也。”

痘瘢的网络释义

痘瘢

  • 痘瘢,读音为dòu bān,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人患痘疮后留下的瘢痕。
  • 汉字详情

    dòu [dou]
    部首: 513
    笔画: 12
    五笔: UGKU
    五行:
    仓颉: KMRT
    四角: 0011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疒( chuáng),豆声。本义:病名。俗称天花,也叫痘疮或天疮)

    (2) 同本义 。如:痘疹娘娘(主管天花病的神);痘子(即天花);痘花(天花);痘疹(出天花时皮肤上出的豆状的疱疹);痘毒(痘疮之毒);痘疤(人患痘疮后留下的疤痕);痘客(出痘的病人);痘神(旧时所谓痘疮之神);痘瘢(人患痘疮后留下的瘢痕)

    (3) 指痘苗。特指牛痘苗

    英文翻译

    smallpox

    方言集汇

    ◎ 粤语:dau6
    ◎ 客家话:[陆丰腔] teu6 [宝安腔] tiu3 [海陆丰腔] teu6 [客英字典] teu5 [台湾四县腔] teu5 [梅县腔] teu5 [客语拼音字汇] teu4
    ◎ 潮州话:dau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田候去聲開口一等duh/dowdʰuk
    bān [ban]
    部首: 513
    笔画: 15
    五笔: UTEC
    五行:
    仓颉: KHYE
    四角: 00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创伤或疮疖等愈后的疤痕

    瘢,痍也。从疒,般声。——《说文》

    瘢,痕也。——《苍颉篇》

    视其面,果有瘢。——《汉书·朱博传》

    (2) 又如:瘢疣(瘢痕和赘疣);瘢夷(创伤)

    (3) 皮肤上的斑点

    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瘢。——《红楼梦》

    (4) 又如:瘢迹(瘢痕;痕迹)

    (5) 比喻缺点或过失 。如:瘢疵;瘢痍(比喻过失,缺点)

    英文翻译

    scar, mol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n1 pan2 [客英字典] ban1 [台湾四县腔] ban1 pan2 [宝安腔] ban1 [梅县腔] ban1 [客语拼音字汇] b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官平聲合口一等buanbʰu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