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

hén jì [ hen ji]
繁体 痕跡
注音 ㄏㄣˊ ㄐ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痕迹 hénjì

(1) 某物经过的可觉察的形迹(如船的航迹、足迹线或轮辙)

雪橇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
他的写作有着草率的痕迹
mark;vestige;trace

词语解释

  1. 见“ 痕迹 ”。

  2. 亦作“ 痕跡 ”。亦作“ 痕蹟 ”。事物留下的迹象。

    唐 寒山 《诗》之二○二:“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巖栖息离烦缘。泯时万象无痕跡,舒处周流徧大千。”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赵牧 不知何许人, 大中 、 咸通 中,斅 李长吉 为短歌,可谓蹙金结绣而无痕蹟。”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古语云:‘大匠不示人以璞。’盖恐人见其斧凿痕迹。”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古文模仿》:“古人作文,摹倣痕迹未化,虽 韩 柳 不免。” 老舍 《骆驼祥子》二十:“眼睛干巴巴的闭不上,他呆呆的看着那有些雨漏痕迹的顶棚。”

引证解释

⒈ 见“痕迹”。亦作“痕跡”。亦作“痕蹟”。事物留下的迹象。

唐寒山《诗》之二〇二:“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巖栖息离烦缘。泯时万象无痕跡,舒处周流徧大千。”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赵牧不知何许人, 大中、咸通中,斅李长吉为短歌,可谓蹙金结绣而无痕蹟。”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古语云:‘大匠不示人以璞。’盖恐人见其斧凿痕迹。”
清袁枚《随园随笔·古文模仿》:“古人作文,摹倣痕迹未化,虽韩柳不免。”
老舍《骆驼祥子》二十:“眼睛干巴巴的闭不上,他呆呆的看着那有些雨漏痕迹的顶棚。”

痕迹的国语词典

事物经过时留下的迹象。

痕迹的网络释义

痕迹 (汉语词语)

  • 痕迹,是汉语词语,
  • 汉语拼音为hén jì,
  • 释义:指事物经过后,可察觉的形影或印迹。
  • 如:航船的航迹;走路的足迹;树枝的划痕。
  • 反义词

    痕迹造句

    这块土地还残存着大风暴发生前的一些痕迹。
    看得出来,村长的讲话稿是他自己写的,一点儿没有寻章摘句的痕迹。
    作案现场总会留下一点痕迹的。
    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烈士的衣服上残留着血染的痕迹。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雪地上留下了一道道车轮的痕迹。
    从这些建筑上依然还能看到往日此处繁华的痕迹。
    家乡变化真大啊,旧日的痕迹几乎找不到了。
    岁月给枫树坪上的那棵参天大树留下了斑驳的痕迹。
    恋爱就像口香糖,时间长了会平淡无味,觉得平淡了就想放弃,而无论丢在什么地方,都会留下难以抹去的痕迹。
    是否记得,钥匙的尖锐在墙角留下的痕迹,那些痕迹汇聚成文字,叙述着一段邂逅的浪漫。
    狡猾的犯罪分子没有在现场留下一点痕迹。
    钢笔尖在纸上流利地来回走动,留下一些优美的痕迹。
    岁月在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那饱经风霜的脸,明显地刻着与海洋有着不解之缘的痕迹,蕴含着种种不平凡的经历。
    当时,虽然身在其中却全没在意,如今,才发现他们都在我生命中留下了痕迹。
    时间匆匆茫茫的亲吻了我们的脸颊,留下岁月的痕迹。
    我一看见腿上的痕迹,使我念念不忘上次烫伤脚的事情。
    雪花纷飞,白色小点在我眼前飘过,不留下一点痕迹,看地上以是厚厚的一片雪!

    汉字详情

    hén [hen]
    部首: 513
    笔画: 11
    五笔: UVEI
    五行:
    仓颉: KAV
    四角: 00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疒( 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艮( gèn)声。本义:疮伤痊愈后留下的疤)

    (2) 同本义

    痕,胝瘢也。——《说文》

    创瘢曰痕。——《通俗文》

    (3) 又如:痕瑕(瘢痕,斑点);痕挞(伤痕);痕瘕(疤痕。比喻曾犯过罪);伤痕

    (4) 泛指痕迹

    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贾岛《江亭晚望》

    苔痕上阶绿。——唐· 刘禹锡《陋室铭》

    空余泪痕。——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痕垢(污垢);痕印(痕迹;烙印);痕沫(水沫的痕迹);痕秽(污秽的痕迹);痕影(痕迹)

    (6) 影子。特指阴影 。如:痕累(因事牵连而受累);痕路(指物体镶嵌的纹路)

    英文翻译

    scar; mark; trace

    方言集汇

    ◎ 粤语:han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iun2 hien2 hen1 [客英字典] hen1 hien2 [海陆丰腔] hiun2 hien2 hen1 [宝安腔] hen2 [沙头角腔] hen2 [梅县腔] hen2 hien2 [东莞腔] hen2 [客语拼音字汇] fin2 h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四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恩平聲開口一等ɣənghon/hon
    [ji]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YOPI
    五行:
    仓颉: YYLC
    四角: 303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本义

    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 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 又如:浪迹天涯;人迹(人的足迹);人迹罕至;迹蹈(重复走过的路);迹状(行迹);迹响(踪迹和声响)

    (3) 留下的印子

    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痕迹;血迹;笔迹;墨迹

    (5) 前人留下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

    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韩非子·难一》

    (6) 又如:古迹;胜迹;古城墙的遗迹;史迹;迹相(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过去或将来)

    (7) 通“绩”。功劳

    如是则其迹长矣。——《荀子·正名》

    动词

    (1) 追踪;追寻

    逻者见之,知非其国人也,迹其所憩执之。——岳珂《桯史》

    (2) 又如:迹察(寻迹察访);迹盗(跟踪查捕盗贼);迹访(寻访)

    (3) 遵循 。如:迹附(追随)

    英文翻译

    traces, impressions, footprints

    方言集汇

    ◎ 粤语:zi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ak7 [客英字典] ziak7 [海陆丰腔] ziak7 [陆丰腔] ziak7 [宝安腔] ziak7 zit7 [东莞腔] ziak7 [梅县腔] ziak7 zit7
    ◎ 潮州话:z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資昔昔開入聲開口三等tsĭɛkciek/zi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