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痕迹

bù liú hén jì [bu liu hen ji]
注音 ㄅㄨˋ ㄌ一ㄡˊ ㄏㄣˊ ㄐ一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指做事彻底,没有留下蛛丝马迹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王朔《我是“狼”》:“你甚至能和办公室里那些和你一样闲得难受的同事讨论怎么才能不留痕迹地杀人丝毫不会引起怀疑。”

成语用法

不留痕迹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不留痕迹造句

这速度不是一刮而过、不留痕迹的风的速度,不是追求一时快感、风驰电挚的“飙风”速度。
人的心本来是空虚的,应对万物而不留痕迹。
要赞扬某人,最好用白纸黑字写下来;若要训斥某人,则要用电话的方式,不留痕迹。
要怎样做才算是放弃呢,就是决定要放弃然后照那样去做吗,与自己的真心渐行渐远,那样的话总有一天那茶发的味道,冰冷的耳朵带来的触觉透过衬衫从后背传来的温暖,全部全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日子会到来吗,这种心痛的感觉也会全部全部,不留痕迹好象从开始就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
一席话是完全扣死了赵晓洁心底的弱点,一直强调着,只有亲人才是最牢靠的,顺带不留痕迹的打击陈如风的形象。
爱没有对错,只有愿不愿意。坐不惯可以选择扫人家兴,重新抢站回台上,当然也可以在灯光转为暗淡的时候转身离去,不留痕迹。
对手脚印或字迹的处理使用软橡皮、硬橡皮或细砂纸等简单工具即可去除,不留痕迹。
该产品无毒,清洗后零件表面不留痕迹,是一种先进的、替代三氯乙烷和的产品。
我们的名字是给夜里波浪上射出的光,不留痕迹就消失了。
善于行走的人,不留痕迹!善于说话的,语言无漏洞!善于计算的,不使用筹策!
皮亚杰对这个现象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他把鸭子再一次地放在她眼前,但当她正要来拿的时候,他慢慢地不留痕迹地把它又藏在了被褥里。
随着眼部整形技术的进步,如今的双眼皮手术已经做到了自然、不留痕迹,使许多单眼皮女性获得美丽双眼。
时间像大海沉默寡言深邃无边却难以琢磨,时间像鱼飞速滑过留下激情却不留痕迹,时间象酒越老越有味道。
我一向视生命为浮尘随清风掺落不留痕迹更落得清静。我不喜经营生命的长与稳固我只一心追寻生命的意义即使这意义渺茫不存也不能停下我逐日的脚步即使以生命做祭。
也许我们经常把这个字写在纸上却不愿念出声来,也许我们把这个字封闭在心里却羞于表白。它太沉重了,它太浪漫了,它总是不留痕迹地匆匆而去,又未曾预约地匆匆而来,以至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敢轻易地说一声:我爱。
青春如风,风刮过不留痕迹;青春如花,昙花一现就闪过;青春如梦,梦漓千山恍惚过。五四青年节,祝青春无极限、快乐向前冲。
这种吊诡的过敏性皮肤病症,来去突然,不留痕迹,于是有鬼风疙瘩的俗称。
秦海璐丝丝入扣地诠释出一个女人的复杂的心理轨迹,表演扎实不留痕迹。
我这人博闻而不广记,学东西如水过鸭背不留痕迹。
人生步履匆匆,踩过春夏秋冬;时间荏苒流逝,走过不留痕迹;关爱穿梭心田,温馨时刻相伴;让忧伤颓废在指尖,让快乐萦绕在心间,让阳光灿烂每一天,祝你幸福到永远。

汉字详情

[b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GI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F
四角: 10900

详细解释

副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古词

同“否”(fǒu)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形容词

(1) 通“丕”()。大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英文翻译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fau2
◎ 客家话:[宝安腔] but7 [梅县腔] but7 [东莞腔] but7 [客英字典] but7 [陆丰腔] but7 [沙头角腔] but7 [台湾四县腔] but7 [海陆丰腔] but7 [客语拼音字汇] bud5
◎ 潮州话:bug4 (puk 旧时:put) houn2(hóu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鳩平聲開口三等pĭəupiu/piou
部首: 521
笔画: 10
五笔: QYVL

英文翻译

stop, halt; stay, detain, keep
hén [hen]
部首: 513
笔画: 11
五笔: UVEI
五行:
仓颉: KAV
四角: 00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疒( 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艮( gèn)声。本义:疮伤痊愈后留下的疤)

(2) 同本义

痕,胝瘢也。——《说文》

创瘢曰痕。——《通俗文》

(3) 又如:痕瑕(瘢痕,斑点);痕挞(伤痕);痕瘕(疤痕。比喻曾犯过罪);伤痕

(4) 泛指痕迹

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贾岛《江亭晚望》

苔痕上阶绿。——唐· 刘禹锡《陋室铭》

空余泪痕。——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痕垢(污垢);痕印(痕迹;烙印);痕沫(水沫的痕迹);痕秽(污秽的痕迹);痕影(痕迹)

(6) 影子。特指阴影 。如:痕累(因事牵连而受累);痕路(指物体镶嵌的纹路)

英文翻译

scar; mark; trace

方言集汇

◎ 粤语:han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iun2 hien2 hen1 [客英字典] hen1 hien2 [海陆丰腔] hiun2 hien2 hen1 [宝安腔] hen2 [沙头角腔] hen2 [梅县腔] hen2 hien2 [东莞腔] hen2 [客语拼音字汇] fin2 h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四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恩平聲開口一等ɣənghon/hon
[ji]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YOPI
五行:
仓颉: YYLC
四角: 303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本义

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 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 又如:浪迹天涯;人迹(人的足迹);人迹罕至;迹蹈(重复走过的路);迹状(行迹);迹响(踪迹和声响)

(3) 留下的印子

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痕迹;血迹;笔迹;墨迹

(5) 前人留下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

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韩非子·难一》

(6) 又如:古迹;胜迹;古城墙的遗迹;史迹;迹相(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过去或将来)

(7) 通“绩”。功劳

如是则其迹长矣。——《荀子·正名》

动词

(1) 追踪;追寻

逻者见之,知非其国人也,迹其所憩执之。——岳珂《桯史》

(2) 又如:迹察(寻迹察访);迹盗(跟踪查捕盗贼);迹访(寻访)

(3) 遵循 。如:迹附(追随)

英文翻译

traces, impressions, footprints

方言集汇

◎ 粤语:zi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ak7 [客英字典] ziak7 [海陆丰腔] ziak7 [陆丰腔] ziak7 [宝安腔] ziak7 zit7 [东莞腔] ziak7 [梅县腔] ziak7 zit7
◎ 潮州话:z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資昔昔開入聲開口三等tsĭɛkciek/zi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