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疗养
(1) 治疗、休养以恢复健康或体力
(2) 病后逐步地复原体力和健康
词语解释
治疗调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蹇偿债》:“﹝驴﹞驹与雄马同櫪,齕折脛骨……﹝牛医﹞谓公曰:‘乞以驹付小人,朝夕疗养,需以岁月。’” 邹韬奋 《萍踪寄语》九一:“此外还有一个特别膳食,是预备病人疗养用的,菜单由医生依病人特殊情形审定的。”
特指患有慢性病或身体衰弱的人,在特设的医疗机构里进行以休养为主的治疗。
巴金 《军长的心》一:“我们有几个伤病员在那里疗养。” 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在以前,卖力气淌汗水的工人哪有疗养的份儿?”
引证解释
⒈ 治疗调养。
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蹇偿债》:“﹝驴﹞驹与雄马同櫪,齕折脛骨……﹝牛医﹞谓公曰:‘乞以驹付小人,朝夕疗养,需以岁月。’”
邹韬奋《萍踪寄语》九一:“此外还有一个特别膳食,是预备病人疗养用的,菜单由医生依病人特殊情形审定的。”
⒉ 特指患有慢性病或身体衰弱的人,在特设的医疗机构里进行以休养为主的治疗。
引巴金《军长的心》一:“我们有几个伤病员在那里疗养。”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在以前,卖力气淌汗水的工人哪有疗养的份儿?”
疗养的国语词典
医治疾病、调养身体。
如:「他正因心脏病住院疗养。」
疗养的网络释义
疗养 (汉语词语)
疗养,汉语词语,治疗调养。
疗养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疒(
),表示疾病有关,尞( )声。本义:医治)(2) 同本义(含有对症下药之意)
疗,治也。——《广雅·释诂》
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周礼·天官·疡医》
不可救疗。——《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凡疗病者,必知脉之虚实。——《后汉书·王符传》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又如:疗治(治疗,调治);疗疾(疗病。治疗疾病);疗视(诊察治疗);疗护(治疗救护);疗妒(治疗嫉妒的病症);疗病(治病)
(4) 治愈,治好;止。如:疗狂(制止狂放或狂妄);疗贪(制止贪婪之心);疗忧(消除忧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2) 供养,奉养;抚育
养,供养也。——《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
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礼记·郊特牲》
殳能生之不能养之。——《荀子·礼论》
养不亏。——《韩非子·五蠹》
监门之养。
不食力而养足。——《韩非子·五蠹》
养公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供养卒大恩。
归养。——《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养父母。——宋· 王安石《伤仲永》
(3) 又如:养娇囡(因父母溺爱而性格骄纵的姑娘);养家人(担负赡养全家生计的人);养济院(孤老院。专收鳏寡孤独老人的慈善机构)
(4) 饲养
驯养一虫。——《聊斋志异·促织》
于盆而养。
笼养之。
(5) 又如:养鸡;养狗;养牛;养马
(6) 生育
家家养男当门户。——唐·张籍《筑城词》
(7) 又如:养孩子
(8) 培养,修养
立太傅少傅以养之。——《礼记·文王世子》。注:“犹教之。”
养其旁条。——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9) 又如:养息机(修养身心;修炼);养材儿(正处在教养阶段学习干活的少年);养廉银子(清朝按职务等级,在常俸之外另给官吏的银钱);养士(培养人才)
(10) 保养
养其根。——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养其身。——宋· 苏轼《教战守》
养之太过。
(11) 又如:养身(保养身体。同养生)
(12) 治,调养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
(13) 又如:养疴(调养疾病)
(14) 蓄养 。如:养痈贻患(养痈成患);养疥成疮(喻姑息小恶,酿成大患);养女吊妇(勾引妇女乱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养婆娘(男子与非婚女人发生私情);养女婿(养汉子。女人与非婚男子发生私情);养奸(使奸邪得以滋长)
(15) 贮藏 。如:养羞(把食物贮藏起来)
(16) 隐,隐蔽 。如:养晦(隐居匿藏以等待时机)
形容词
(1) 由非亲生父母的人养育的 。如:养娘(指乳母或婢女);养爷(扶养自己长大的男仆)
(2) 通“痒”。皮肤受刺激,产生欲搔的感觉
骨体肤理辨寒暑疾痒。——《荀子·荣辱》。杨倞注:“养与痒同。”
疾、养、凔、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荀子·正名》
名词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