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男婚女嫁
(1) 男子婚娶,女子出嫁。泛指成婚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向长》:“建武中,男女聚嫁既毕,敕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
成语用法
男婚女嫁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儿女成家。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男婚女聘”。
引语本《后汉书·逸民传·向长》:“建武中,男女聚嫁既毕,﹝长﹞勑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
《北齐书·白建传》:“男婚女嫁,皆得胜流。”
唐刘禹锡《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诗:“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男婚女嫁,理之自然。”
冰心《南归》:“男婚女嫁,大事都完了。”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没来由强风情,刚可喜,男婚女聘。”
男婚女嫁的国语词典
男女嫁娶成家之事。唐.刘禹锡〈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诗:「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男婚女嫁,是人生大礼。世上这些女孩儿,可臊的是甚么。」也作「男婚女聘」、「男室女家」、「女嫁男婚」。
男婚女嫁的网络释义
男婚女嫁
男婚女嫁 (词语释义)
男婚女嫁的翻译
男婚女嫁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田,从力。表示用力(一说指耒)在田间耕作。本义:男人,与“女”相对)
(2) 同本义
男,丈夫也。从男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说文》
乃生男子。——《诗·小雅·斯干》
则百斯男。——《诗·大雅·思齐》
男女奔窜。——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男事(古指成年男子应尽的职责);男夫(成年男子);男圻(犹男服);男教(对男子的教化);男德(有德行的男子);男权(男子在家庭、社会中的支配性特权)
(4) 引申为儿子
三男邺成戍。——唐· 杜甫《石壕吏》
(5) 又
一男附书至。
(6) 又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子是男。——晋· 干宝《搜神记》
两女一男。——《汉书·李广苏建传》
(7) 又如:男花女花(一男半女;引伸为孩子);长男;次男;生男育女。
(8) 又指儿子对父母的自称
男病已愈,胃口亦渐开。——鲁迅《书信》
(9)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五等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礼记·王制》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am2 [客英字典] nam2 [台湾四县腔] nam2 [宝安腔] lam2 [沙头角腔] lam2 [梅县腔] nam2 [陆丰腔] nam3 [东莞腔] lam2 [客语拼音字汇] nam2
◎ 潮州话:娜庵5 [潮州、饶平]罗庵5 ,nam5(nâm) [潮州、饶平]lam5(lâm) [澄海]nang5(nâ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南 | 那含 | 泥 | 覃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咸 | 覃 | nɒm | no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昏声。因为古时黄昏迎亲,故“昏”亦兼表字义。本义:妇家)
(2) 妻之家
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婚,妇家也。——《说文》。王筠句读:“下文:姻,婿家也。”
(3) 妻之父
妇之父为婚。——《尔雅》
妇之父曰婚,言婿亲迎用昏,又恒以昏夜成礼也。——《释名·释亲属》
(4) 通婚。婚姻关系
约为婚姻。——《史记·项羽本纪》
自附为婚姻。——《史记·魏公子列传》
便可做婚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婚友(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和朋友);婚媾(婚姻,嫁娶);婚阀(婚姻门第。和显贵的人家结为婚姻);婚会(婚礼;结婚)
(6) 姻亲,通过婚姻结成的亲戚 。如:婚家(亲家);婚戚(婚娅。婚亲。婚媾。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婚族(有婚姻关系的家族)
动词
(1) 男女结为夫妇,结婚
婚者,昏时行礼,故曰婚。——《白虎通·嫁娶》
娇逸未有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初婚三四个月。——清· 林觉民《与妻书》
秦昭王与 楚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婚姤(结婚);婚宦(结婚和仕宦);婚仪(结婚的仪式);婚币(婚娶的聘礼)
(3) 特指男子娶妇 。如:完婚;成婚。也指女子出嫁。如:婚田(女子出嫁时,陪嫁的田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un1 [梅县腔] fun1 [海陆丰腔] fun1 [客语拼音字汇] fun1 [宝安腔] fun1 [客英字典] fun1 [东莞腔] fun1 [沙头角腔] fun1 [陆丰腔] fu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昏 | 呼昆 | 曉 | 魂 | 平聲 | 元 | 合口一等 | 魂 | 臻 | huon/xuon | xuə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家声。本义:女子出嫁)
(2) 同本义(跟“娶”相对)
嫁,女适人也。——《说文》
归妹。——《易·序卦》。虞注:“嫁,归也。”
子嫁反。——《仪礼·丧服》。虞注:“凡女行于大夫以上曰嫁,行于士庶曰适人。”
自彼殷商,来嫁于 周。——《诗·大雅·大明》
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史记·滑稽列传》
(3) 又如:嫁杏(比喻婚期);嫁子(嫁出的女儿;孪生的女儿);嫁娶(嫁女与娶妇);嫁殇(男子未满十九岁而死,死后女子才嫁之为妻)
(4) 往,赴
列子居 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将嫁于卫。——《列子·天瑞》
(5) 又如:嫁怨(转怨于他人);嫁祸(将灾祸转移给他人);嫁罪(转移罪责);嫁名(假借名义);嫁非(委过)
(6) 卖;售
以嫁之齐也。——《战国策·西周策》
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韩非子·六反》
(7) 嫁接 。如:嫁李;嫁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a5 [海陆丰腔] ga5 [客语拼音字汇] ga4 [台湾四县腔] ga5 [客英字典] ga5 [宝安腔] ga5 [沙头角腔] ga5 [东莞腔] ga5 [陆丰腔] ga5
◎ 潮州话:gê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駕 | 古訝 | 見 | 麻二開 | 去聲 | 禡 | 開口二等 | 假 | 麻 | ka | krah/kea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