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当嫁

nǚ dà dāng jià [ nv da dang jia]
繁体 女大當嫁
注音 ㄋㄩˇ ㄉㄚˋ ㄉㄤ ㄐ一ㄚ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女大当嫁 nǚdà-dāngjià

(1) 谓女子大了终须出嫁,不能久留于家

girl should be married upon reaching womanhood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41回:“愚兄想‘男大须婚,女大当嫁’,古来大礼。”

成语用法

女大当嫁作宾语、定语;指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

引证解释

⒈ 同“女长须嫁”。

《水浒后传》第三九回:“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理之当然。兄长之举,真为两全其美。”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七场:“英台,为父也何尝捨得你离开膝下,怎奈女大当嫁。”

女大当嫁的网络释义

女大当嫁 (汉语词语)

  • 女大当嫁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nǚ dà dāng jià,意思是指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
  • 女大当嫁造句

    若换了别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娶也就娶了,但是整个青山镇,有谁不知道龙家三少的恶名?陆轩绝对不可能看着自己姐姐踏入火坑的。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也不小了,我想多个事,给你说过男家。
    男大当娶,女大当嫁,也许是想去找女婿哩,不妨将计就计。
    呵呵,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小兰小姐正值青春年貌,工藤君也是一表人才,我看你们很是相配啊。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平阳乡下就是这么回事,只要没读书了,十七八九的妹子伢子,相亲看对象、定婚造孩子皆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夫妻双双传佳话;如今你已二十八,总当剩女为了啥?不如答应嫁给,咱俩牵手来成家;成家咱俩二合一,恩恩爱爱笑哈哈。
    男大当娶,女大当嫁,适应便是,不必脸红。
    既然是女大当嫁,我认为你也阻止不了她。
    志强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和王静相处已经两年零三个月了吧,俗话说,男大当娶,女大当嫁,你们是不是应该结婚了。
    婚姻习俗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且在民众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民俗传承事项,绝大多数人在生活实践中遵循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原则。女大当嫁造句。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攀高门夫贵妻荣这些道理都明白。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这两个孙女也都十六岁了,到了适婚的年龄,若是刘小兄有意,何不娶了她们?
    这事还没有跟陈三郎说,不过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本为纲常伦理,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足矣。
    山藏香认为还是雁好,随时南北,不失其时,象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雁有人道,秋南飞而春北返,来去有时,从不失信,象征男女双方信守不渝。
    月香乖,俗语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老马不也希望自己的闺女找个婆家吗?可以先定亲,大婚可以过一年啊。
    谁说适龄就必婚?男大当娶,女大当嫁。
    女大当嫁,女人想要家就得找个男人嫁;男大当婚,男人娶一女子叫结婚;男有情,女有意,俊男配靓女,郎才女貌正正好,我非你不娶,你非我不嫁,我俩还等啥。嫁给我吧,来个闪婚。

    汉字详情

    部首: 323
    笔画: 3
    五笔: VVVV

    英文翻译

    woman, girl; feminine; rad. 38
    dà,dài [da,dai]
    部首: 308
    笔画: 3
    五笔: DDD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
    四角: 40800

    详细解释

    dài

    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英文翻译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idad/day
    dāng,dàng [dang]
    部首: 316
    笔画: 6
    五笔: IVF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FSM
    四角: 90177

    详细解释

    dāng

    动词

    (1) (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2) 对等;相当于

    当,田相值也。——《说文》

    必当其位。——《吕氏春秋·孟夏纪》

    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

    朱也当御。——《国语·晋语》

    当之者戕焉。——《国语·晋语一》

    (3) 又如: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当才(才能与所任之事相当);当匹(匹敌;对等);实力相当

    (4) 面对着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如:当户(对着门户);当风(正对着风);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面对着某种有缺陷的人,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当头对面(面对面)

    (6) 担任;充当 。如:当辕(驾辕);当槽的(店房伙计、酒保一类的人);当值(值班);当御省禁(值班于官禁之内)

    (7) 承担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衍。—— 元· 关汉卿《窦娥冤》

    (8) 又如:当不起(谦词。表示担当不起他人的夸奖或款待);当不得(奈何不得);当不过(受不住;受不了)

    (9) 主持

    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管子·五行》

    北邀当国者相见。——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张居正当国。——《明史·海瑞传》

    (10) 又如:当室(主持家事。今称当家);当家之事(理家立业);当家三年狗也嫌(主持家政的容易得罪人,讨人嫌弃)

    (11) 阻挡  的通路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庄子·人间世》

    (12) 又如:螳臂当车;别当道站着;当拦(阻拦)

    (13) 看待 。如:他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14) 用武力抵敌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 曹操者。——《资治通鉴》

    (15) 又如:万夫不当之勇;当关(守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6) 应当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 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17) 又如:当用的还得用;当立之年(指三十岁);当断不断(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18) 判决罪人,断狱

    臣知欺大王罪当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弃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名词

    (1) 过去的某一时间;以往 。如:当天(指过去);当时(指过去);当下(此时);当口(事情发生或进行的时候)

    (2) 空;空当 。如:插当;这里还留着一个当子

    介词

    (1) 在

    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当堂(当场,在现场);当出(当初);当来(向来;当初);当便(即便;即就)

    代词

    (1) 本,这

    病卒, 豹取急,亲送柩还乡,悲痛伤惜,以为丧当家之宝。—— 唐· 李延寿《北史·房豹传》

    (2) 又如:当家(本家);当晚;当夜;当境(本境);当坊(当方。本地);当港(此港,本港)


    铿锵声 。如:每座教堂的尖塔开始欢快地发出当当响声


    (1) 假使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 苏洵《六国论》

    (2) 另见 dàng

    dàng

    动词

    (1) 主领;典领

    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扬雄《甘泉赋》

    (2)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左传·哀公八年》

    虞所赍赏,典当胡夷。——《后汉书·刘虞传》

    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唐· 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

    (3) 又如: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4) 当作;算是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5) 又如:当三钱(一个钱当三个钱用。这是宋朝的一种制钱);当十钱(币值以一当十);当甚(算什么);当耳边风

    (6) 抵得上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一个当俩;以一当十;当抵(抵挡)

    (8) 顶替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形容词

    (1) 适合,适当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只要措施得当就没问题;用词不当;当家子(同一家族中的人)

    (3) 指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候或地方。相当于“本”、“此”

    当夜调度已定。——《三国演义》

    (4) 又如:当下(那个时候);当年;当天

    名词

    (1) 当铺(用于字号) 。如:当馆(即当铺);当水(骗局)

    (2) 另见 dāng

    英文翻译

    bear, accept, undertake; just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1
    ◎ 潮州话:多秧1 多安3 多秧3 ,deng1(tng) dang3(tàng) deng3(tg)

    jià [jia]
    部首: 323
    笔画: 13
    五笔: VPEY
    五行:
    仓颉: VJMO
    四角: 434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家声。本义:女子出嫁)

    (2) 同本义(跟“娶”相对)

    嫁,女适人也。——《说文》

    归妹。——《易·序卦》。虞注:“嫁,归也。”

    子嫁反。——《仪礼·丧服》。虞注:“凡女行于大夫以上曰嫁,行于士庶曰适人。”

    自彼殷商,来嫁于 周。——《诗·大雅·大明》

    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史记·滑稽列传》

    (3) 又如:嫁杏(比喻婚期);嫁子(嫁出的女儿;孪生的女儿);嫁娶(嫁女与娶妇);嫁殇(男子未满十九岁而死,死后女子才嫁之为妻)

    (4) 往,赴

    列子居 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将嫁于卫。——《列子·天瑞》

    (5) 又如:嫁怨(转怨于他人);嫁祸(将灾祸转移给他人);嫁罪(转移罪责);嫁名(假借名义);嫁非(委过)

    (6) 卖;售

    以嫁之齐也。——《战国策·西周策》

    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韩非子·六反》

    (7) 嫁接 。如:嫁李;嫁杏

    英文翻译

    to marry, give a daughter in marriag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3
    ◎ 客家话:[梅县腔] ga5 [海陆丰腔] ga5 [客语拼音字汇] ga4 [台湾四县腔] ga5 [客英字典] ga5 [宝安腔] ga5 [沙头角腔] ga5 [东莞腔] ga5 [陆丰腔] ga5
    ◎ 潮州话:gê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訝麻二開去聲開口二等kakrah/ke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