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唱女随

nán chàng nǚ suí [ nan chang nv sui]
繁体 男唱女隨
注音 ㄋㄢˊ ㄔㄤˋ ㄋㄩˇ ㄙㄨㄟ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犹夫唱妇随。谓女方必须附和男方。后亦用以形容夫妻和睦。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孔丛子 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成语用法

男唱女随紧缩式;作宾语;含贬义。

引证解释

⒈ 犹夫唱妇随。谓女方必须附和男方。后亦用以形容夫妻和睦。

《孔丛子·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男唱女随的国语词典

比喻夫妇和睦,琴瑟和鸣。参见「夫倡妇随」条。

男唱女随的网络释义

男唱女随

  • 男唱女随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夫妻和睦,出于《孔丛子·嘉言》。
  • 汉字详情

    nán [nan]
    部首: 521
    笔画: 7
    五笔: LL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KS
    四角: 60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田,从力。表示用力(一说指耒)在田间耕作。本义:男人,与“女”相对)

    (2) 同本义

    男,丈夫也。从男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说文》

    乃生男子。——《诗·小雅·斯干》

    则百斯男。——《诗·大雅·思齐》

    男女奔窜。——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男事(古指成年男子应尽的职责);男夫(成年男子);男圻(犹男服);男教(对男子的教化);男德(有德行的男子);男权(男子在家庭、社会中的支配性特权)

    (4) 引申为儿子

    三男邺成戍。——唐· 杜甫《石壕吏》

    (5) 又

    一男附书至。

    (6) 又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子是男。——晋· 干宝《搜神记》

    两女一男。——《汉书·李广苏建传》

    (7) 又如:男花女花(一男半女;引伸为孩子);长男;次男;生男育女。

    (8) 又指儿子对父母的自称

    男病已愈,胃口亦渐开。——鲁迅《书信》

    (9)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五等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礼记·王制》

    英文翻译

    male, man; son; baron;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aam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am2 [客英字典] nam2 [台湾四县腔] nam2 [宝安腔] lam2 [沙头角腔] lam2 [梅县腔] nam2 [陆丰腔] nam3 [东莞腔] lam2 [客语拼音字汇] nam2
    ◎ 潮州话:娜庵5 [潮州、饶平]罗庵5 ,nam5(nâm) [潮州、饶平]lam5(lâm) [澄海]nang5(n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那含平聲開口一等nɒmnom
    chàng [chang]
    部首: 319
    笔画: 11
    五笔: KJJ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RAA
    四角: 6606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昌声。“唱”字经传以“倡”为之。本义:领唱)

    (2) 同本义

    唱,导也。——《说文》

    取其唱予和女。——《左传·昭公十六年》注

    唱和有应。——《荀子·乐论》

    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

    (3) 又如:唱和(唱歌时此唱彼和)

    (4) 倡导;发起。后作“倡”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唱义(倡导起义);唱谋(率先策划);唱始(倡始;首倡)

    (6) 歌唱,吟咏 。如:唱书(说唱演奏小说中的故事。用絃、琴伴奏的,称作唱书);唱诗(吟诗);唱月(对月吟唱)

    (7) 表演 。如:唱白脸

    (8) 叫,呼 。如:鸡唱三遍;唱晓(鸡鸣报晓);唱好(喝采叫好)

    名词

    歌曲 。如:唱论(书名。关于戏曲声乐方面的理论)

    英文翻译

    sing, chant, call; ditty, song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3
    ◎ 客家话:[梅县腔] chong5 [海陆丰腔] chong5 [客英字典] chong5 [东莞腔] cong5 [客语拼音字汇] cong4 [陆丰腔] chong5 [沙头角腔] cong5 [台湾四县腔] cong5 [宝安腔] c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一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尺亮陽開去聲開口三等tɕʰĭaŋchjangh/tcanq
    部首: 323
    笔画: 3
    五笔: VVVV

    英文翻译

    woman, girl; feminine; rad. 38
    suí [sui]
    部首: 212
    笔画: 11
    五笔: BDE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LYKB
    四角: 742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

    (2) 同本义

    隨,从也。——《说文》

    隨无故也。——《易·杂卦》

    隨山刊木循也。——《书·禹贡》

    无纵诡隨。——《诗·大雅·民劳》

    凡庭实隨入。——《仪礼·聘礼》。注:“不并行也。”

    距隨长武。——《仪礼·乡射礼记》

    列星随旋。——《荀子·天论》

    主失其神,虎随其后。——《韩非子·杨权》

    子行而我随之。——《韩非子·说林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随任(晚辈跟随做官的长辈在任所生活);随直(随班值日);随班(跟班值勤);随扈(随从);随身灯(点在死人脚头的灯);随坐(即连坐。受他人牵连而被判罪);随宦(跟从父兄做官在外);随随步口(步步紧跟);随起举哀(随同死者亲眷一起号哭)

    (4) 依顺;依从

    隨,顺也。——《广雅》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红楼梦》

    法和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北齐书·陆法和传》

    (5) 又如:随善善缘(佛教指见人行善心欢喜;自己行善结好缘);随邪(随斜。顺从邪恶,无主见);随愿(如愿;称心);随时制宜(作事善于变通,不拘常法);随缘不变(佛家语。意指随顺世间环境取舍行止,但有所不为)

    (6) 听任某人自愿去做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 韩愈《进学解》

    (7) 又如:随你的便;去不去随你;随念即到(指神仙佛祖能随意念之所至,立刻到达某一地)

    (8) 〈方〉∶相似,与某人、物、事相像 。如:他长得随他母亲

    (9) 接着,随即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晋· 干宝《搜神记》

    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随次(随即;马上);随宜(随即)

    (11) 按照;依据 。如:随例(按照惯例);随序(依照自然的次序)

    名词

    (1) 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兑上

    象曰:泽中有雷,随。——《易·随》

    (2) 中国周代国名 。姬姓。春秋后期为楚之附庸。地在今湖北随县

    英文翻译

    follow, listen to, submit to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