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録
词语释义
甄录
(1) 甄别录用,选择采用
词语解释
甄别录用;选择采用。
《陈书·袁宪传》:“ 高宗 曰:‘卿处事已多,可谓清白。别相甄録,且勿致辞。’” 宋 苏洵 《上皇帝书》:“臣所著《权书》、《衡论》、《几策》二十篇,乞赐甄録。” 明 唐顺之 《告病疏》:“臣某本樗櫟粗材,过蒙陛下甄録,使得待罪翰林。此宠荣之至极。” 叶圣陶 《穷愁》:“急投厂中,效 毛先生 自荐,念厂中工作,皆所素习,具辞以告,必见甄録也。”
犹选录。
《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序》:“近甄録其近雅驯者,以广见闻。”
引证解释
⒈ 甄别录用;选择采用。
引《陈书·袁宪传》:“高宗曰:‘卿处事已多,可谓清白。别相甄録,且勿致辞。’”
宋苏洵《上皇帝书》:“臣所著《权书》、《衡论》、《几策》二十篇,乞赐甄録。”
明唐顺之《告病疏》:“臣某本樗櫟粗材,过蒙陛下甄録,使得待罪翰林。此宠荣之至极。”
叶圣陶《穷愁》:“急投厂中,效毛先生自荐,念厂中工作,皆所素习,具辞以告,必见甄録也。”
⒉ 犹选录。
引《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序》:“近甄録其近雅驯者,以广见闻。”
甄録的网络释义
甄録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瓦。从“瓦”与陶器有关。本义:制做陶器的转轮)
(2) 同本义
如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汉书·董仲舒传》
若金受范,若埴(陶土)在甄。——晋· 潘尼《释奠颂》
甄陶品类。——《后汉书》
(3) 军了的左右两翼
使将军李恒督左甄, 许朝督右甄。—— 房玄龄《晋书·周访传》
(4) 姓
动词
(1) 制作陶器
既陶既甄。——《文选·张华·女史箴》。
甄工(甄者。制陶工人)
甄土(揉捏泥土)
甄冶(烧制陶器和熔炼金属。比喻造就人才)
(2) 甄别,鉴别
甄无名之士于草莱,指未剖之璞于丘园。——《抱朴子》。
甄升(甄别提升、晋升)
甄免(甄别。免除)
甄采(鉴别采用,选择采用)
(3) 审定,审察 。如
甄正(犹审定)
甄收(审核录用)
甄访(查访)
甄引(审察引用)
甄事(审察事理)
(4) 选拔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5) 又如:
甄赏(选拔奖励)
甄进(选拔任用)
甄擢(选拔擢用)
(6) 昭显;表彰
甄勒勋绩,永昭于后。——《成皋令任君碑》。
(7) 又如:
甄沐(表彰赏赐)
甄表(旌表,表彰)
甄酬(表彰赏赐)
(8) 造就,培养
臣里闾孤贱,才无可甄。——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
(9) 又如:
甄育(培养)
甄物(陶治百姓)
甄陶(化育;培养造就)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en1 zin1 [宝安腔] jen1 zin1 [客英字典] jen1 zhin1 [台湾四县腔] jen1 tsiin1 [海陆丰腔] ren1 zhin1
◎ 潮州话:zing1 ing1(ching ing) [揭阳]zêng1 êng1(cheng e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眞 | 側鄰 | 章 | 眞A | 平聲 | 眞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cjin/tjin | tɕĭĕ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