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录
词语释义
甄录
(1) 甄别录用,选择采用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employ by an examination] 甄别录用,选择采用严格甄录 .甄别录用;选择采用。
甄录的网络释义
甄录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瓦。从“瓦”与陶器有关。本义:制做陶器的转轮)
(2) 同本义
如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汉书·董仲舒传》
若金受范,若埴(陶土)在甄。——晋· 潘尼《释奠颂》
甄陶品类。——《后汉书》
(3) 军了的左右两翼
使将军李恒督左甄, 许朝督右甄。—— 房玄龄《晋书·周访传》
(4) 姓
动词
(1) 制作陶器
既陶既甄。——《文选·张华·女史箴》。
甄工(甄者。制陶工人)
甄土(揉捏泥土)
甄冶(烧制陶器和熔炼金属。比喻造就人才)
(2) 甄别,鉴别
甄无名之士于草莱,指未剖之璞于丘园。——《抱朴子》。
甄升(甄别提升、晋升)
甄免(甄别。免除)
甄采(鉴别采用,选择采用)
(3) 审定,审察 。如
甄正(犹审定)
甄收(审核录用)
甄访(查访)
甄引(审察引用)
甄事(审察事理)
(4) 选拔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5) 又如:
甄赏(选拔奖励)
甄进(选拔任用)
甄擢(选拔擢用)
(6) 昭显;表彰
甄勒勋绩,永昭于后。——《成皋令任君碑》。
(7) 又如:
甄沐(表彰赏赐)
甄表(旌表,表彰)
甄酬(表彰赏赐)
(8) 造就,培养
臣里闾孤贱,才无可甄。——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
(9) 又如:
甄育(培养)
甄物(陶治百姓)
甄陶(化育;培养造就)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en1 zin1 [宝安腔] jen1 zin1 [客英字典] jen1 zhin1 [台湾四县腔] jen1 tsiin1 [海陆丰腔] ren1 zhin1
◎ 潮州话:zing1 ing1(ching ing) [揭阳]zêng1 êng1(cheng e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眞 | 側鄰 | 章 | 眞A | 平聲 | 眞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cjin/tjin | tɕĭĕ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录声。本义:绿色金属)
(2) 同本义
録,金色也。——《说文》
(3) 记载言行事物的册籍
录,记之具也。——《广雅·释诂三》
皆辨其物而奠其录。——《周礼·职币》
(4) 又如:言行录;名人录
(5) 次第,次序
今大国越录。——《国语·吴语》
动词
(1) 总领
融为太尉,并录尚书事。——《后汉书·章帝纪》
(2) 又如:录公(对总领台阁尚书事者的敬称)
(3) 抄写(含有有选择地照样誊写的意味)
手自笔录。——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
余之手录。
(5) 又如:抄录(抄写);录黄(宋代中书省枢密院承旨抄录颁送门下省的文件)
(6) 记载
《春秋》录内而略外。——《公羊传·隐公十年》
录功而与官,则莫敢索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7) 又如:采录(采集并记录);笔录(用笔记录);录囚(审讯登录囚犯的罪状)
(8) 采取
君既若见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录用(录取任用);录遗(选录遗才)
(10) 记;惦记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1) 逮捕
吏录一犯夜人来。——《世说新语·政事》
(12) 收集;收藏
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世说新语·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