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

hóu wáng [ hou wang]
注音 ㄏㄡˊ ㄨㄤˊ

词语释义

猴群中的首领。 特指孙悟空。

词语解释

  1. 猴群中的首领。

    《宋史·外国传五·闍婆》:“本国山多猴,不畏人,呼以霄霄之声即出,或投以果实,则其大猴二先至,土人谓之猴王、猴夫人,食毕,羣猴食其餘。”

  2. 特指 孙悟空 。

    《西游记》第三一回:“好猴王,双手举棍,使一个‘高探马’的势子。”参见“ 孙悟空 ”。

引证解释

⒈ 猴群中的首领。

《宋史·外国传五·闍婆》:“本国山多猴,不畏人,呼以霄霄之声即出,或投以果实,则其大猴二先至,土人谓之猴王、猴夫人,食毕,羣猴食其餘。”

⒉ 特指孙悟空。参见“孙悟空”。

《西游记》第三一回:“好猴王,双手举棍,使一个‘高探马’的势子。”

猴王造句

折来枯木朽株,编了个筏子,又在筏上堆了许多果品给猴王当干粮。
因为老猴王性如烈火,手下总是躲着它走,生怕莫名其妙挨顿暴打。
猴王多好的天气呀!正是干活的好时候咦,八戒呢?
让我一个人去区别真假猴王?我是地藏王脚下的灵兽‘谛听?’你们把这颗热栗子推给我,叫我承担误杀好人的罪责。
爸爸属猴,之前叫“美猴王”,后来他觉得太张扬了,改成“丑猴王”,又觉得太自卑了,最终写实为“老猴”。
万圣节到啦,众鬼狂欢,忽然跳出一群小猴拜见你,众鬼慌逃,原来是因为你长得尖嘴猴腮,恰似它们的齐天大圣—美猴王,哈哈,万圣节,祝你和你的徒儿玩得快乐。
金猴年驾到,美猴王送福:愿你猴年身体猴灵猴灵的,挣钱猴多猴多的,心情猴好猴好的,运气猴顺猴顺的,吃睡猴香猴香的,爱情猴甜猴甜的。总之,愿你这猴年猴人猴起之秀,猴模猴样猴福无穷,一切都猴美猴美的!
他画风醇朴,功力深厚,尤以画猴、画熊猫见长,素有“猴王”之美誉,被视为当代写意花鸟画坛的领军人物之一。
我知道这是一个关于猴王的故事。
李白的运气不错,居然能在赤眼白猴王的眼皮底下钻进猴洞,不得不说鹏程万里这法宝的强大。
在下一刻,暴风雨降临到了颜大川的身上,没有了薛澤龙在中间碍手碍脚,火猴王的独臂疯狂地向颜大川砸去。
祖师那是相当的厉害,附耳低言,不知说了些什么妙法,猴王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老猴王远远地看见水妖驼着花跟在王子后边。
中科创庄家绿梁的折翼、郑百文事件、猴王事件、关联交易等等不一而足。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的经济界怎么了?
西游记经典改编,五人取经千年后,天地动荡,魔界重现人间,看齐天大圣美猴王如何再闹天宫,如何诛奸惩恶,再扬齐天之名!
如果没有吴承恩就没有西游记,没有西游记,就没有我们猴王世家四代人的表演。更重要的是没有玄奘大师就肯定没有《西游记》这部小说,所以说西游精神和玄奘大师的精神不光是民族脊梁的问题,更是中华民族每一分子都该感受到的奋发精神。六小龄童。
别以为你从石头里蹦出来就成了美猴王了。
这猴王拽开步,跳到涧边,使出那翻江搅海的神通,把一条鹰愁陡涧彻底澄清的水,搅得似那九曲黄河泛涨的波。
图为一只小猴子拿起美猴王的面具,但戴反了。
那怪石千姿百态,有的像美猴王抓耳挠腮,有的像盆景中重叠着的山峦,有的像额头丰满的老寿星。

汉字详情

hóu [hou]
部首: 324
笔画: 12
五笔: QTWD
五行:
仓颉: KHONK
四角: 472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猴子。即弥猴 。与猿同类,唯颊下有囊,可储食物,臀部有疣,短尾 。如:猴王(猴群中的首领;特指孙悟空);猴狲(猴儿,猴子);猴巴崽子,猴儿崽子(小猴子)

(2) 比喻机灵的人 。如:猴儿(戏称乖巧者);猴精(比喻机灵而又顽皮的人)

动词

(1) 像猴子似地蹲坐 。如:猴下身去

(2) 像猴子一样攀援纠缠

宝玉听话,便猴向 凤姐身上立刻要牌。——《红楼梦》

形容词

〈方〉∶乖巧,机灵。多指孩子 。如:这孩子多猴

英文翻译

monkey, ape; monkey-like

方言集汇

◎ 粤语:hau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eu2 [东莞腔] heu2 [陆丰腔] heu3 [梅县腔] heu2 [台湾四县腔] heu2 [宝安腔] hiu2 [海陆丰腔] heu2 [客语拼音字汇] heu2 [客英字典] heu2
◎ 潮州话:g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九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鉤平聲開口一等ghu/houɣəu
wáng,wàng [wang]
部首: 436
笔画: 4
五笔: GGGG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G
四角: 10104

详细解释

wáng

名词

(1) (象形字。王字的甲骨文为斧钺之形,斧钺为礼器,象征王者之权威。本义:天子、君主)

(2) 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小雅·北土》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说文》

王,天子也。——《释名》

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周衰,列国皆僭号自王。 秦有天下,遂自尊为皇帝。 汉有天下,因 秦制称帝,封同姓为王,名始乱矣。——《六书故》

故百王之法不同。——《荀子·王霸》

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柳宗元《封建论》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王公(天子与诸侯;泛指达官贵人);王土(天子的土地);王士(天子的士民);王宇(天子的宫殿);王志(天子的意向);王车(王之车乘)

(4) 春秋时,楚、吴、越等诸侯国国君也开始称“王”,战国时各诸侯国国君普遍称“王”

越王勾践栖于 会稽之上。——《国语·越语上》

请勾践女女于王。

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王人(国君);王女(古时封王者之女);王吏(天子或国君的官吏);王使(天子或王侯的使者);王政(国君的政令);王妃(侯王、太子之配偶;帝王之妾,位次于皇后)

(6) 从秦代开始,天子改称“皇帝”,“王”便成了对贵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即诸侯王

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王侯以下。——《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西汉初,刘濞被封为吴王;韩信先被封为齐王,后改为楚王

(8) 朝廷 。如:王庭,王廷(朝廷);王役,王徭(朝廷的徭役);王务(朝廷的公事);王机(朝廷的政事);王体(朝廷的大政方针)

(9) 王朝 。如:王轨(王朝的秩序、制度);王制(王朝的制度);王灵(王朝的威德)

(10) 首领;同类中最突出者

王久不至。——唐· 李朝威《柳毅传》

(11) 又如:擒贼先擒王;乐器之王;拜他为王

(12) 中国古代对祖父母的尊称

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尔雅》

(13) 统治者,主宰者 。如:王化(以仁义治天下的教化);王官(宗藩王府的小职官)

(14) 冠军 。如:拳王

(15) 姓

(16) 另见 wàng

wàng

动词

(1)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王此大邦,克顺克比。——《诗·大雅》

欲王关中。——《史记·项羽本纪》

秦地可尽王。

沛公为 汉王,王 巴、 蜀。——《史记·留侯世家》

(2) 作皇帝,称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

周不法 商, 夏不法 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商君书》

(3) 胜过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庄子》

(4) 另见 wáng

英文翻译

king, ruler; royal;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wong6
◎ 客家话:[陆丰腔] wong3 [客英字典] vong2 [海陆丰腔] wong2 [宝安腔] wong2 [台湾四县腔] wong2 [梅县腔] wong2 wong5 [沙头角腔] wong2 [东莞腔] wong2 [客语拼音字汇] ong2 vong2
◎ 潮州话:uang5(uâng) <姓>hêng5(h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雨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ĭwaŋyang/hv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