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词

xiàn cí [ xian ci]
繁体 獻詞
注音 ㄒ一ㄢˋ ㄘ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献词 xiàncí

(1) 献上敬语

开学献词
congratulatory message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献上敬语。 清 孙枝蔚 《鹧鸪天·乙巳初度三关》词:“膝下斑衣跪献词,老人微醉涕双垂。”

引证解释

⒈ 献上敬语。

清孙枝蔚《鹧鸪天·乙巳初度三关》词:“膝下斑衣跪献词,老人微醉涕双垂。”

⒉ 祝贺的话或文字。

如:新年献词。

献词的国语词典

祝贺的言词或文字。

如:「新春献词」。

献词的网络释义

献词

  • 献词(xiàn cí),出自《鹧鸪天·乙巳初度三关》,是献上敬语。
  • 献词造句

    献词:作者把他的一本书献给一个人的题字。是引文部份较多的项目之一。
    多次在烟台市市级大会作为学生代表献词,曾获烟台市芝罘区优秀学生干部。
    人们做完献词后,就分散在墓地周围田野里,享受着美味的野餐,倾听演讲,观看士兵表演,跟现在人们所做的事情一样。
    在麦卡特尼的时装秀里面有给嘉宾的节目说明,在封面上有她亲笔写的献词,几乎总是写着给“妈妈和爸爸”,还有丈夫和孩子。
    他在一八六三年十一月十九日所发表的献词虽然很短,但却是所有有关民主信仰最雄辨动人的阐述之一。
    南周新年献词“被改动”事件近日在互联网上扩散,有南周编辑称见报稿出自广东省委宣传部。
    在他的那些赠书之中,温特的德文名字和他后人的希伯来文名字出现在一起,还增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献词。
    我们可以把献词写在这页的上方。
    我想象我们每一代人带着献词来到这唯一的象征自由的纪念碑前,列举他们对自由民主的贡献。
    他的头上是一段拉丁语献词。
    去教堂的人可以向上帝献上他们新的献词。
    在(例如,一部文学作品)上题献词表示尊敬或爱戴。
    总统对那些建议的态度已在他的新年献词中表明。
    在小学的时候,合唱队、献词队、鼓号队、舞蹈队,只要是艺术队全部都有我。
    作为歌者,阿尔泰的诗歌,是他呈给故乡高原最精美的献词。

    汉字详情

    xiàn [xian]
    部首: 428
    笔画: 13
    五笔: FMU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BIK
    四角: 432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犬,鬳( 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

    (2) 同本义

    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说文》

    犬曰羹献。——《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

    献禽以祭祖。——《周礼·大司马》

    献羔祭韭。——《诗·豳风·七月》

    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仪礼·聘礼》

    (3) 又如:献尸(向代表死人的尸者进献祭品);献帛(祭祀礼仪之一,献上巾帕);献爵(祭祀礼仪之一,献酒);献台(祭台)

    (4) 下对上、卑对尊的进献

    献,进也。——《广雅》

    春献鳖蜃,秋献龟鱼。——《周礼·鳖人》

    有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

    称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

    称远近而等贡献。——《荀子·正论》

    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时而献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献之太常。——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献诸朝。

    (5) 又如:献馘(杀敌立功);献新(进奉应时的新鲜食品);献曲(进献乐曲)

    (6) 呈现;现露

    虽惠心妍状,愈献丑焉。——《后汉书·皇后纪上》

    (7) 又如:献地理图(比喻揭穿底细);献好儿(讨好);献台(比武台;赛台)

    (8) 进

    献岁发春兮,汩吾南征。——《楚辞》

    (9) 又如:献岁(一年的开始)

    (10) 古时特指主人向宾客敬酒

    为宾为客,献酬交错。——《诗·小雅·楚茨》

    主人坐取爵实之,宾之席前西北面,献宾。——《仪礼》

    (11) 又如:献酬(饮酒时相互酬劝);献酬交错(献酬)

    (12) 庆贺

    晋献 文子成室, 晋大夫发焉。——《礼记》

    (13) 又如:献寿(祝寿)

    名词

    (1) 熟知历史掌故的人

    文献不足故也。(文:典籍)——《论语·八佾》

    (2) 有价值的图书、文物等 。如:献状(字据,契约);文献

    (3) 进献的东西

    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汉书》

    英文翻译

    offer, present; show, display

    方言集汇

    ◎ 粤语:hin3

    宋本广韵

    [ci]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NGK
    五行:
    吉凶:
    仓颉: IVSMR
    四角: 377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2) 同本义

    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

    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杜甫《石壕吏》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

    (3)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

    (4) 诗文中的词语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5)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

    (6) 状纸;诉讼

    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

    (7)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

    (8)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动词

    说,告诉

    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

    英文翻译

    words; phrase, expre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