狎邪

xiá xié [ xia xie]
注音 ㄒ一ㄚˊ ㄒ一ㄝˊ

词语释义

谓行为放荡,品行不端。

狭斜。小街;曲巷。借指妓院或妓女。

词语解释

  1. 谓行为放荡,品行不端。

    宋 胡铨 《戊午上高宗封事》:“ 王伦 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先公固有隐忍处,何尝用此等狎邪小人。”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魁传》:“有妄人託 夏噩 姓名作《王魁传》,实欲市利於少年狎邪辈,其事皆不然。”

  2. 狭斜。小街;曲巷。借指妓院或妓女。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果报·守土吏狎妓》:“ 璧成 在南中游狎邪,所擕金不足,则贷之 魏公 府,凡数千金。” 明 徐霖 《绣襦记·汧国流馨》:“尔 李氏 狎邪而白坚贞之志,波靡而励中立之行,是则尤人所难者也。”《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列公切不可把这位姨奶奶误认作狎邪一路。”

引证解释

⒈ 谓行为放荡,品行不端。

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先公固有隐忍处,何尝用此等狎邪小人。”
宋周密《齐东野语·王魁传》:“有妄人託夏噩姓名作《王魁传》,实欲市利於少年狎邪辈,其事皆不然。”

⒉ 狭斜。小街;曲巷。借指妓院或妓女。

明沉德符《野获编·果报·守土吏狎妓》:“璧成在南中游狎邪,所擕金不足,则贷之魏公府,凡数千金。”
明徐霖《绣襦记·汧国流馨》:“尔李氏狎邪而白坚贞之志,波靡而励中立之行,是则尤人所难者也。”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列公切不可把这位姨奶奶误认作狎邪一路。”

狎邪的国语词典

放荡无赖。

狎邪的网络释义

狎邪

  • 狎邪,拼音xiá xié,意思是谓行为放荡;狭斜。
  • 狎邪造句

    所以武后自僭位以来,举凡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下至民间奇怪案件,皆由狄公剖断明白。
    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
    他的脸是一张绘制粗糙的丘比特型的脸:容貌端正,但上下嘴唇都是弓形,厚敦敦的,左右之间微凹的下巴显得怪里怪气的,样子有点狎邪。
    昔为城主坠镫之人,曾以老迈之躯跪无良之人,洎乎晚节,陷吾君于归雷,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
    、嬉笑怒骂之能事,什么“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

    汉字详情

    xiá [xia]
    部首: 324
    笔画: 8
    五笔: QTLH
    五行:
    仓颉: KHWL
    四角: 462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犬,甲声。从犬,犬善与人玩耍。本义:驯犬)

    (2) 同本义

    狎,犬可习也。——《说文》

    故欲以刑罚慈民,辟其犹以鞭狎狗也,虽久弗亲矣。——《新书》

    (3) 驯养

    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韩非子》

    驯乌逐饭磬,狎兽绕禅林。——南朝陈· 沈炯诗

    (4) 又如:狎兽(驯顺之兽)

    (5) 亲昵,亲近而不庄重

    稍近,益狎。——唐· 柳宗元《三戒》

    而狎风雨。——宋· 苏轼《教战守》

    自此狎媟无间。——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狎而不甘问焉。——清· 刘开《问说》

    (6) 又如:狎游(嬉戏亲昵);狎浪(淫秽放浪);狎侮(轻慢;侮辱);狎熟(亲昵、熟悉);狎慢(亲热轻慢);狎媟(亲昵而近于放荡);狎笑(亲昵嬉笑)

    (7) 亲近;接近

    狎习于乱而容于治,故郑人不能归。——《韩非子·南面》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论语·乡党》

    (8) 又如:狎弄(亲近戏弄);狎近(亲近);狎异(亲近异常)

    (9) 不重视或不注意

    礼,君不使无耻,不近刑人,不狎敌,不迩怨。——《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

    (10) 又如:狎侮(轻视;忽视);狎敌(轻敌);狎视

    (11) 交替

    自无令王,诸侯逐进,狎主齐盟,其又可壹乎?——《左传·昭公元年》。杜预注:“强弱无常,故更主盟。”

    (12) 又如:狎主(交替主持)

    英文翻译

    be familiar with; disrespect

    方言集汇

    ◎ 粤语:haap6
    ◎ 客家话:[宝安腔] ap7 [客语拼音字汇] gab5 hiab6 [台湾四县腔] ap7 [客英字典] ap7 [陆丰腔] ap7 [梅县腔] ap7 [海陆丰腔] a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二狎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甲入聲開口二等ghrap/heapɣap
    xié,yé [xie,ye]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AHTB
    仓颉: MHNL
    四角: 77227

    详细解释

    xié

    形容词

    (1) (形声。从邑,牙声。本义:琅邪郡。字亦作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诗·小雅·采菽》

    方直不曲谓之正,反正为邪。——《贾子道术》

    竹林,前正而后有枉者谓之邪道。——《春秋繁露》

    回邪曲直。——《礼记·乐记》

    (2) 又如:邪靡(倾斜披靡的样子);邪睨(斜视);邪绝(斜行度越)

    (3) 不正当,不正派

    虽有奇邪而不治者。——《礼记·祭义》

    亡正处邪。——《周书·王佩》。注:“奸术也。”

    愚乱之邪臣。——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是以邪氛岁增。——《汉书·元帝纪》

    放辟邪侈。——《孟子·梁惠王上》

    惧谗邪。——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去邪无疑。——《尚书》

    愤世疾邪。——明· 刘基《卖柑者言》

    辟邪说。——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又如:邪魔(恶习);邪皮(不正经,不老实);邪说诬民(用有严重危害性的言论欺骗人民);邪术(不正当的方术)

    (5) 异常。妖异怪诞

    性不信巫邪。——《南史》

    (6) 又如:邪螭(古代传说中之蛟龙,头上无角);邪教;邪传(怪异的传闻);异端邪说;邪魔外道(指各形各色的鬼怪。或形容事情不入正途)

    名词

    (1) 品行不正的人

    任贤勿二,去邪勿疑。——《书·大禹谟》

    邪曲之害公。(邪恶的小人妨害国家。邪、曲,不正,邪恶的人。名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邪丑(邪恶丑陋的人)

    (3) 中医指邪气 。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4) 又如:寒邪;风邪;灸刺和药逐去邪

    (5) 妖异怪戾之事或迷信人所称的神怪、妖异 。如:中邪;妖邪;邪魅

    (6) 另见

    (1) 见“莫邪”( mòyé)

    (2) 古同疑问词“耶”

    欺秦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令名不彰邪。——《世说新语·自新》

    何预我邪。——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是且非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肖于器邪。——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可迎之邪。——《资治通鉴》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语助词,表反诘,吗)!——《资治通鉴·汉纪》

    此画果真邪。——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真邪。

    (3) 另见 xié

    英文翻译

    wrong, evil, depraved, vicious, perverse, heterodox

    方言集汇

    ◎ 粤语:ce4 je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a2 [宝安腔] sia2 [台湾四县腔] sia2 ja2 ja1 [客英字典] sia2 ja2 [海陆丰腔] sia2 ra2 ra1 [客语拼音字汇] xia2 [陆丰腔] sia3 [梅县腔] sia2 ja2 [东莞腔] si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遮麻三開平聲開口三等jaj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