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气
词语释义
◎ 爽气
[straightforward]
词语解释
明朗开豁的自然景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王子猷 作 桓车骑 参军, 桓 谓 王 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宋 张元干 《陇头泉》词:“送飞鸿、五絃寓目,望爽气, 西山 忘言。” 清 张恂 《江城子·登华山》词:“朝来爽气画图中,石崖穷,索垂龙。”
谓凉爽之气。
宋 陆游 《水亭独酌十二韵》:“清风扫鬱蒸,爽气生户牖。” 清 吴伟业 《大中丞心康韩公九月还自淮南生日为寿》诗:“閶闔清秋爽气来,尚书新自上游回。”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谁望着他就更亲切地感到新秋的爽气。”
豪迈的气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豪爽》:“ 桓 既素有雄情爽气,加尔日音调英发,叙古今成败由人,存亡繫才,其状磊落,一坐嘆赏。” 唐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异才应间出,爽气必殊伦。”
爽快;干脆。
钱锺书 《围城》五:“﹝ 方鸿渐 ﹞只嫌轿子走得不爽气,宁可下了轿自己走。” 徐兴业 《金瓯缺》第十五章:“他们的谈判,甚至比 耶律克定 还不爽气。”
引证解释
⒈ 明朗开豁的自然景象。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 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 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宋张元干《陇头泉》词:“送飞鸿、五絃寓目,望爽气, 西山忘言。”
清张恂《江城子·登华山》词:“朝来爽气画图中,石崖穷,索垂龙。”
⒉ 谓凉爽之气。
引宋陆游《水亭独酌十二韵》:“清风扫鬱蒸,爽气生户牖。”
清吴伟业《大中丞心康韩公九月还自淮南生日为寿》诗:“閶闔清秋爽气来,尚书新自上游回。”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三:“谁望着他就更亲切地感到新秋的爽气。”
⒊ 豪迈的气概。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桓既素有雄情爽气,加尔日音调英发,叙古今成败由人,存亡繫才,其状磊落,一坐嘆赏。”
唐杜甫《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异才应间出,爽气必殊伦。”
⒋ 爽快;干脆。
引钱锺书《围城》五:“﹝方鸿渐﹞只嫌轿子走得不爽气,宁可下了轿自己走。”
徐兴业《金瓯缺》第十五章:“他们的谈判,甚至比耶律克定还不爽气。”
爽气的国语词典
豪迈率直的气概。
爽气的网络释义
爽气
反义词
爽气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像人左右腋下有火,表示明亮(从于省吾说)。本义:明亮;亮)
(2) 同本义
爽,明也。——《说文》
时甲子昧爽。——《书·牧誓》
爽邦由哲。——《书·大诰》
二惠竞爽犹可。——《左传·昭公三年》
风泽清旷,气爽节和。——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
(3) 又如:神清目爽;爽旦(黎明,清晨);爽别(清亮);爽拔(清朗秀技);爽明(黎明);爽曙(明晓);爽豁(清楚而明显)
(4) 畅快;舒适
老太太心里不大爽。——《红楼梦》
(5) 又如:爽怿(舒畅愉快);爽利(痛快;干脆;利落);身体不爽;爽然(开朗舒畅的样子);爽节(天高气爽的气节)
(6) 明白;明智
兹心不爽,而昏乱百度。——《左传·昭公元年》
(7) 又如:爽明(明白);爽练(明达);爽慧(明慧);爽异(聪颖特出);爽悟(聪颖;明达)
(8) 开朗;豪爽
温豪爽有风慨。——《晋书·桓温传》
(9) 又如:爽伉(豪爽刚直);爽荡(大方;气派);爽恺(高亢利落;不拖泥带水);爽侠(有豪侠气概);爽慨(爽直慷慨);爽恺(豪爽而随和);爽俊(豪爽秀俊)
(10) 开阔;宽阔
沃野爽且平。——晋· 陆机《齐讴行》
(11) 又如:爽闿(高大宽敞);爽耸(形容地势高而开阔)
动词
(1) 差错,失误
女也不爽。——《诗·卫风·氓》
言爽,日反其信。——《国语·周语》
伦理无爽。——《文心雕龙·论说》
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爽忒(差失);爽缪(谬误);爽行(过失的行为);爽法(违背礼法);爽言(违背诺言)
(3) 丧失;失去
昔昭王娶于 房,曰 房后,实有爽德。——《国语·周语》
郭汲还州,尚不欺于童子, 文侯校猎,宁爽约于虞人。—— 唐· 李商隐《为张周封上杨相公启》
(4) 又如:爽越(丧失);爽误(失误);爽实(失实);爽德(失德);爽信(失信;不守信用);爽期(失约;违背约定的时间)
(5) 伤败;败坏
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
(6) 又如:爽口(伤败胃口);爽伤(败坏,病伤)
(7) 使清爽 。如:爽味(清爽的味道);爽心(使心情清爽畅快);爽神(使心神爽快)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ong3 [东莞腔] song3 [陆丰腔] song1 [梅县腔] song3 [海陆丰腔] song3 [宝安腔] song3 [台湾四县腔] song3 [客语拼音字汇] song3 [客英字典] song3
◎ 潮州话:suang2 so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 同本义 气,云气也。——《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礼记·月令》 地有气。——《考工记·总目》 望其气。——《史记·项羽本纪》 此天子气也。 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气朔(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气祲(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气纬(指云气星象);气晕(日、月四周所生的晕气) (4) 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5) 空气 气谓嘘吸出入者。——《礼记·祭义》注 (6) 又如:气球(一种供游戏用的足球,用皮革制成,内充空气) (7) 气象 故在天为气。——《素问·天元纪大论》。注:“谓风热温燥寒。” 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诗 春气动。——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节气;节候 。如:气序(节气;季气;气候);气和(气候调和);气劲(气候寒冽) (9) 气味 香气环旋。——唐· 李朝威《柳毅传》 恶气袭衣裙。——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与饮食之气相薄。——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气子(气味);气韵 (11) 呼吸;气息 武气绝半日复息。——《汉书·李广苏建传》 缢即气绝。——清· 方苞《狱中杂记》 启时气绝。——清· 袁枚《祭妹文》 (12) 又如:气命(性命);气歇(缓一口气);气疾(呼吸系统疾病);气凑(呼吸急促) (13) 声气,语气 。如:气长(理直气壮);气拍(醒木;惊堂木);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14) 景象;气氛 以达秋气。——《礼记·月令》 (15) 指社会风气和习俗 。如:气土(犹风土);气尚(风尚,气节);气俗(风气习俗);气脉(风气,习俗);气习(风气习俗) (16) 指人、物的属性或一地的天然特点 。如:气秀(气质优美);气昏(气昏混浊);气品(指万物);气习(气质,习性);气孱(气质虚弱) (17) 气运 。如:气脉(犹气运) (18) 指人的元气 气者,体之充也。——《孟子》 气母(元气的本原) (19) 指精神状态,情绪 恢弘志气。——诸葛亮《出师表》 敢以矜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其气浩然。——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气叹(泄气);气不忿(不甘心;不服气);气不愤(气不忿);气合(意气相投);气志(指精神、意志) (20) 气派;气概 。如:气色(气势;气派);气性(气势;威风);气傲(气高;意气高傲) (21) 义气 。如:气谊(情谊;交情);气侠(义气豪侠);气义(义气;情谊) (22) 气焰;权势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 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民气尽。——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气沮(气势衰弱);气魄(气势) (23) 指作家的气质或作品的风格,气势 。如:气格(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气习(诗文的风格) (24) 作风;习气 。如:气重(气性大);气信(意气) (25) 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五气、五声、五色。——《周礼·疾医》。注:“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气疫(谓染疫气而得病);气脉(血气与脉息) (26) 指效力,作用 。如:气业(功业) (27) 通“器”。用具,工具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礼记·乐记》 动词 (1) 使生气;使气恼 。如:气人;他故意气她一下 (2) 愤怒;气恼;生气 。如:气闹(气恼;恼怒);气蛊(气恼);气寒(气恼至极点);气不舍(生气不过);气虎虎(气愤);气狠狠(形容生气发狠的样子) (3) 通“乞”。向人求讨 是若人气。——《墨子·非儒下》 后缀 (2) 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样子” 。如:秀气,俊气,美气 英文翻译steam, vapor; KangXi radical 84
方言集汇◎ 粤语:he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5 [宝安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陆丰腔] hi5 [海陆丰腔] hi5 k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八未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