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爪,巴声。爪,手爪。本义:搔,爬梳)
(2) 同本义
爬,搔也。——《广韵》
怯烦类决痈,惬兴剧爬疥。——韩愈等《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
支分闲事了,爬背向阳眠。——白居易《自咏老身示诸家属》
(3) 又如:爬挲(爬搔,摩挲);爬栉(梳理,整理。同爬梳);爬耳搔腮(急切无奈貌);爬拉(频频拨饭菜入口)
(4) 爬行,匍匐。躯体贴地(如虫、蛇、龟)缓慢向前行
爬沙脚手钝,谁使女解缘青冥。——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5) 又如:爬蹉(来回爬动);爬沙(缓慢地爬动);爬坑缸弗上(屎尿失控,来不及上厕所;离死不远);爬滩弗动(趴在地上,无法走动)
(6) 攀登
他们为了出风头,向上爬,却把我们踩在脚底下!——《星火》1979年第二期
(7) 又如:爬树;爬上高枝儿(依附地位高的人);爬得越高,跌得越惨
(8) 俯伏 。如:爬蛋(方言。产仔);爬窝(方言。谓牲畜卧圈不起);爬伏(趴下,伏倒)
(9) 整治 。如:爬栉(整治清理);爬剔(剔除,挑剔)
(10) 疏导;发掘 。如:爬罗(发掘搜罗);爬棺材黄鼠狼(盗墓贼)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pa1 pa2 [沙头角腔] pa2 [宝安腔] pa2 [海陆丰腔] pa2 [客语拼音字汇] pa2 [陆丰腔] pa3 [东莞腔] pa2 [台湾四县腔] pa2 [客英字典] pa2
◎ 潮州话:bê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爬 | 蒲巴 | 並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麻 | 假 | bra/bea | bʰa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艹,滕声。本义:木本蔓生植物的枝茎) 同本义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
丹藤翠蔓。——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交加之藤。——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如:藤杯(滕制的酒杯。也特指酒杯藤的花,因可当作酒杯用而得名);藤子(某些植物的匍匐茎或攀援茎,可编制器物);藤牌(藤制的盾牌);藤鼓(鼓的一种。由藤蒙皮制成);藤轮(藤制的靠枕);藤萝(紫藤的通称);藤纸(古时用藤皮造的纸);藤椅;藤床;藤篮;葡萄藤;瓜藤;爬藤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ten2 [海陆丰腔] ten2 [梅县腔] ten2 [台湾四县腔] ten2 [东莞腔] ten2 [客英字典] cit7 ten2 [陆丰腔] cit7 [客语拼音字汇] te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騰 | 徒登 | 定 | 登開 | 平聲 | 蒸 | 開口一等 | 登 | 曾 | dong | dʰə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一种常绿乔木 ,树干分枝多,枝上又长出许多气生根,其向下长入土中形成一支柱,树冠大,叶互生,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果实倒卵形,黄色或赤褐色
榕,木名。——《玉篇》
(2) 福建省福州市的别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ung2 [海陆丰腔] rung2 [客英字典] j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陆丰腔] jung3 [宝安腔] jung2